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耦合的研究

时间:2022-03-10 02:28:56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耦合的研究

摘 要: 当今社会,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社会变革、教育变革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出现了各种问题。注重个人价值、功利主义思想和取向多元化的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让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变得越来越迫切。本文展开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价值观的耦合研究,通过对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就业思维的转变和职业价值观的加强,使高职学生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 职业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要为社会输送有用的技能型人才,但是长期以来,注重对学生技能培养的高职院校却没有如预期一样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很多用人单位都对求职或入职后的学生有以下共识:学生的技能足够但职业素养不够,学生对团队意识、责任感、职业规划等的意识薄弱,影响了学生整体的职业生涯发展。因此,如何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成为了其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通过探索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把职业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不仅对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对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追求和职业生涯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概念和特点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让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出现了较大变化,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重个人价值

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会影响求职者的求职行为。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在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下,多数毕业生都处于对国家、社会的热爱服从安排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工作,那时候人们更关注社会价值。而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职学生首先考虑的是个人需求而非国家社会的利益要求,他们把自己的个人兴趣摆在首位,能否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展自己的专长、实现自我成了他们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他们也就更不愿意去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地方。虽然当代高职学生极强的自我性可以让他们更主动地学习自己想学的,并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但这种只注重个人价值的思想会与社会整体利益相悖,忽视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人生追求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二)功利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高职学生的择业凸显出了越来越浓厚的功利色彩。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毕业生既不谈个人利益又不谈物质标准,更多地关注个人的人生理想。但当今社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利益关系,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变得更加功利。他们认为,工作的目的就是赚钱,所以,在择业时只会考虑去发达地区,选择工资收入高的工作。在这些物质利益面前,他们不会考虑自己的专业是否对口,职业能否长期做下去,更不会考虑是否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取向多元化

首先是择业途径由原来计划经济时期的统一分配变成了现在市场经济时期的双向选择。以前上大学就代表着毕业后会统一分配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现在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使得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毕业生为了找到理想的单位,必须通过在校时期不断提高自己的成绩、参与社团活动及课外实习等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也会再次考察毕业生的各项素质是否符合本单位的要求,最后决定是否录用。其次是择业取向多元化,高职学生的择业范围越来越广,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趋势。计划经济时期,稳定是大学生择业时最关注的因素,并且毕业进入一个行业后就会一直留在这个行业,而如今,这种传统的职业价值观受到了冲击,高职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如果认为职业不符合自己的预期,那么他们就会勇于放弃并重新选择。

三、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职业价值观是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一种价值观体系,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价值观既要受到大学生自身性格特点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又容易受到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由于个人内部因素也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才形成,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影响职业价值观的外部因素。

(一)文化冲击

由于西方文化在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渗透,高职学生在学习西方优秀的文化和管理方法时,与中国传统的一些消极文化发生碰撞,就错误地认为其比传统文化更加优秀。这种强烈的文化冲击虽然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价值,但过度崇拜西方价值体系则会导致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滋生。高职学生本来就缺乏辩证思考,再加上没有合适、有力的引导,影响了高职学生对社会的分析和判断,容易模糊他们的职业价值观标准而被利益迷惑,最后出现部分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职业价值观的偏移。

(二)社会变革

职业价值观具有时代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生活方式和经济成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人价值的社会风气也必然受到这种社会变革的影响,竞争、协作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代名词。虽然高职学生在这种社会变革之下增强了拼搏意识,但在确立职业目标时仍以经济利益和短期利益为主要考量因素,功利性明显增强。他们也注重寻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愿意为他人付出的同时也会注意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给予的汇报。高职学生这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他们职业价值观的多元化。

(三)思想教育

高职学生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教育历程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研究表明,家庭的社会状况和成员的素质等都会对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现在父母对子女的期望都很高,很多时候毕业生的择业都取决于父母的决定。而学校的教育对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及发展影响更巨大、作用更直接。但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却不如预期,学校的思想价值标准与校外的价值标准矛盾重重,就业指导课程在实践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高职院校对于职业价值观的教育过于追求一次性就业率,忽视了对职业价值观真正的教育和引导,淡化了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在面向社会时难以抵挡各种诱惑。

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

本文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课堂教学引导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目前,高职院校主要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并因材施教,做好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工作。首先,思想政治课堂教育要尽量引导学生将社会需求作为出发点,可以用热点事件对学生进行现实教育,引导学生无私奉献,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其次,引导学生客观看待职业的社会地位,职业不分高低贵贱,要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出发点,找到最合适的职业,而不是只找大家所认为最有“面子”的职业,不要陷入急功近利的围城;最后,一定要加强理想和信念的引导教育,不断加强人格品质的修养,在社会需要的坐标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让学生明白只有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达到统一的事业才是值得发展的,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园活动转变职业价值观的思维

校园活动是衔接高校与社会的有效桥梁,学生可以通过校园活动更直接地感受到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在活动中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首先,高校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校园活动,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还可以开展各种职业意向测评和职业兴趣分析等,让学生有更明确的目标,转变之前“拍脑袋”的想法。其次,高校可以根据职业价值观开展一系列的专题讲座,主要针对目前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展开,让学生认清社会需要,转变消极依赖的态度,形成积极进取的择业意识。最后,高校可以根据就业情况、面试等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结合职业价值观的专题活动,仅靠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是不足以满足工作需要的,还需在校园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形成素质成就型的职业意识。通过对职业价值观整体理解的思维转变让学生可以为将来成为职业人做好准备。

(三)社会实践加强职业价值观的应用

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现实感和事业角色意识,让他们在真实的实习环境中得到熏陶和锻炼,并提前形成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实习训练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努力营造一个相对真实的实习环境,并将部分课堂搬到实习基地进行,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工作意识、社会责任感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当然实践过后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感受、具体实践情况等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再进行针对性教育,加强学生的就业心理和职业理想教育,将职业价值观落到实处。在整个实践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大学生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的基本能力训练,并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需求和新动态,将思想政治教育做得更深入更细致,为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五、结语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是价值观形成和成熟的关键时期,职业价值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职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时对他们的职业价值观进行引导,转变有偏差的职业价值观,最后在实践中加强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作出贡献,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洁,阎力.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11:11-16.

[2]刘自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12:107-108.

[3]解丹.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养[J].学理论,2011,03:217-218.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语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2012SJBFDY047)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新词“被××” 下一篇:浅析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