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群众文化组织建设的对策

时间:2022-03-09 04:07:31

加强群众文化组织建设的对策

【摘 要】群众文化组织是指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由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社会团体。深广的群众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加强群众文化组织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加强;群众文化;组织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78-01

群众文化组织是指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由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社会团体。我国群众文化组织主要由三大类构成。第一类是由全国各级文联、作家协会等人民团体组成的网络体系;第二类由基层文化馆、群众艺术馆、文化站等构成的基层群众文化组织;第三类是村级组织或社区举办的文化组织,包括社区群众基于共同兴趣爱好自发形成的以健身、娱乐、休闲、公益服务等为主要活动内容的松散的社区群众组织,如曲艺演出团队、书画社等。

一、完善布局,健全设施网络

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填补基层文化馆、文化站空白点的步伐,把文化馆、文化站设施建设列入当地城乡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并提供资金保证。有条件的市、县、乡,要抓紧建成一批能够展示本地群众文化形象,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文化需求的文化馆、文化站的标志性工程。对于现有的文化馆、文化站设施要充分利用,被挤占、挪用的文化场所,要限期收回。要健全群众文化系统,实现全国有中央群众艺术馆,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州、市)有群众艺术馆,县及大中城市的区有文化馆,农村乡镇及城市街道有文化站的布局,要完善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群众文化工作网络,吸引农民积极参与文化作品的生产和文化服务,农民参与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2007春节戏曲晚会上,华山老腔《将军令下震山川》豪放、狂野、高昂、悲壮的演奏和演唱,征服了所有在场观众,唤起人们内心的原始激情,引发阵阵如雷掌声和大声地叫好。有观众感叹:这是真正中国民间的摇滚乐。

二、提高工作质量,发挥职能作用

文化馆、文化站要结合新形势带来的新特点,进一步充实活动内容,调整项目设置,发展特色活动,注重参与性和知识性强的项目。要根据不同层次群众的不同需求,实行多方位服务,以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要在抓好普及的基础上,注重培育群众文艺精品和优秀业余文艺创作人才。要改革辅导、指导方式,不断拓宽服务领域。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社会,进一步开门办馆(站),力求辅导方式的多样化。要运用多种文艺手段和形式,生动活泼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宣传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要搞好科学文化知识普及、人才培训、信息传递等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的社会教育职能。

三、稳定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

(一)城乡群众自己办的文化工作队伍。群众文化直接扎根于城乡基层,面向广大群众,寓教于乐,也是情感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城乡群众自己办的文化工作队伍,长期扎根基层,默默奉献,担着把精神文明的任务落实到千家万户的重任。对这一类机构要尽最大努力关心他们,支持他们的工作,在物质上尽可能提供资助,在业务上要通过轮训、岗位培训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要在大中专院校开办群众文化的专业、系和班,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要大力表彰这支队伍中的先进人物,充分肯定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开拓精神,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

(二)基层文化馆、文化站等机构。基层文化馆、文化站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地方财政投人是其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有些地方把文化馆、文化站混同于一般的经营性文化实体,对其减少投入,甚至简单地予以“断奶”的做法,是一种短视行为。这种做法与文化馆、文化站的性质、任务相悖,严重影响了文化馆、文化站的发展和当地群众文化的繁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馆、文化站的性质不能变,任务也会越来越繁重,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在群众文化工作者中存在的定编定岗难、工作待遇低等实际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稳定这支队伍。

(三)各部门办的文化活动机构。群众团体及各部门办的工人文化宫、科技站、俱乐部、青少年宫等,与政府部门办的文化馆、文化站一样,同属公益性文化事业,都承担着繁荣群众文化的重要任务。与文化馆、文化站不同的是,这些机构的服务对象具有定向性的特点,一般服务于特定的社会成员。而文化馆、文化站,则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在办好文化馆、文化站的同时,大力办好上述各类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充分发挥它们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1]常玉琴.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搞好群众文化工作[J].艺术科技,2015(03).

[2]秦曦.浅论新形势下应做好群众文化工作[J].通俗歌曲,2014(08).

[3]李杰.新时期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J].大众文艺,2014(13).

[4]信伟佳.关于当前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开展的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4(13).

上一篇:公益广告的文化表达与创新研究 下一篇:论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