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床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及对检测质量的影响

时间:2022-03-09 01:45:07

浅谈临床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及对检测质量的影响

随着我国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血液的检测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先进的检测设备以及检测方法极大程度的提高了临床血液标本检测的质量与效率。为我国临床医学的研究以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血液标本检测质量的控制不仅仅在于检测分析过程、以及检测分析后处理,监测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据统计,临床血液标本检测质量不合格的原因中有80%可以归结为检测所用的血液标本质量不过关。而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与否严重影响着血液标本质量。近年来,血液标本逐渐成为常见的临床检验生物液体。在进行临床血液采集工作中首先要杜绝人为失误的影响,提高专业素质,杜绝出现血液标本的错采、漏采、采血量不足、血液标本储存不当等现象。所以为了避免出现以上血液标本采集问题出现,影响检测质量,造成误诊、医疗纠纷等不良后果。本文重点研究了临床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及对检测质量的影响。意在促进我院血液标本采集工作的规范,为血液标本检测的准确可靠提供坚实的基础。

1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材料。入组标准。本研究随机选取了2011年1月至2011年4月之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采集的案例共31668例。其中每个血液标本均是有专业的护士进行采集,并且所有的血液标本均送往临床检验中心检验。

1.2 研究方法。本研究对31668例血液标本按照标准的检验操作进行血样的检测,在检测之前先从血液标本的外观、采集时间、储存等方面进行筛选,将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确定并且进行详细的原因分析与登记,在通过血样检测分析结果、血液检测复查等各种途径确定漏选的不合格血液标本,最终确定血液标本采集对血液检测的影响因素,以及研究出正确的血液采集方法。

1.3 测评指标。本研究对31668例血液标本在血液采集过程中的外观、采集时间、储存等指标进行观察与比较,并且对血样检测结果的正确性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以及统计学分析。

2 统计结果

对31668例血液标本在血液采集过程中的外观、采集时间、储存、血样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分析等指标进行统计。不合格的标本一共有894例,占总数的2.82%。并且对血液标本采集对血液检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大致结果为采集血液标本过程中操作不规范562例,占总数的62.7%。其中包括:操作不熟练所导致的标本溶血386例、血液稀释或凝固125例、动脉血抽为静脉血51例。抗凝剂选用不当332例,占37.3%。

3 结果讨论

通过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临床血液标本的采集对检测质量的影响非常严重。采集血液标本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可以占到血样分析前误差的62.7%。由此可见,血液标本的采集工作对于整个的血样分析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但是这一环节往往被护理人员忽视。由血液标本采集对血液检测的影响因素分类可以发现许多非病理性因素是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比如:采集时间、采集部位、患者准备、采集操作等。所以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工作当中应当尽量避免出现类似的因素干扰。正确的血液标本采集方式如下:①采集时间。人体的血液中很多物质是随着时间而呈周期性变化的。比如早晨的白细胞记数相比于午后的普遍低一些,而血液中的钙在中午时候偏低。由此可见尽量要控制好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在同一时间进行标本的采集,从而减少由于时间不同所引起的血样检测结果的波动,相对理想的血样采集时间应当为早晨的7点至8点;②采集部位:通常情况下生物检验所用的血液标本的取血部位为肘静脉,与此同时压脉带的压迫时间尽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用血量较少的检测情况下,采集部位一般为手指取血,成年人应当取左手无名指,新生儿应当取拇指或足跟部。并且尽量避免从输液的同侧肢体进行血样的采集;③防止溶血。护理人员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要注意注射器以及盛血容器的干燥、清洁。尽量避免在血液采集过程中穿刺损伤组织过多的现象,从而控制红细胞破裂所造成的溶血现象。对于抗凝剂的选用要合理的按照不同的检测项目进行科学的选取。柠檬酸三钠主要运用在对凝血功能检测以及红细胞沉淀等方面的检测工作;④在进行多项目检测工作过程中,应当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采血:血液标本培养管—无添加剂管—血标本凝血管—添加剂管;⑤血液标本检送。血液标本在采集后应当及时送至检测,避免由于血液标本放置过久导致血清或者血浆与血细胞过多接触,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⑥患者的准备。在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中,患者的准备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首先应当保持空腹状态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采血前应当保持空腹12个小时以上,并且在采集前一天内不能食用过多的高脂、高胆固醇类食物。其次尽量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避免过量运动。这样才能够保证血液标本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丛玉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4(08)

[2] 谭晓玉,庞保军.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与处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3(08)

[3] 王超强,毛维荣,季广厚.标本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4(05)

[4] 李素珍,林福禧,沈波.人体改变对32项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3(02)

上一篇:正畸治疗在口腔康复中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38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