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下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机制分析

时间:2022-03-09 05:00:25

【摘要】政府公信力近年来成为众多领域学者关注的热度话题,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对政府公信力做出不同的界定。究竟什么是政府公信力,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即信用资源说、能力说、心理意识...

信息不对称下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机制分析

摘要: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发展,政府公信力近年来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度话题。高层政府和基层政府公信力存在层级差异,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作为委托方的公众和作为方的政府存在信息不对称,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探析政府公信力的影响机理,即逆向选择效应、道德风险效应和信息互动选择机制影响政府公信力流失的机制,以此为视角探讨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途径。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息互动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8003103

1 前言

1.1 政府公信力概念

政府公信力近年来成为众多领域学者关注的热度话题,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对政府公信力做出不同的界定。究竟什么是政府公信力,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即信用资源说、能力说、心理意识和政治认同说。信用资源说认为政府的公信力是政府长期积累的信用资源,如张旭霞、吴威威、吴光芸等人认为政府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意识形态合法性的信仰和对政府公务员的信任,这种信任的社会资本是政府公信力的基础。政治认同和心理意识说认为政府公信力作为一种公共信任关系,体现的是政府通过自身的公共行政行为赢得社会公众对其信任、认同与支持的一种心理状态,本质上是政治认同,持这一观点的如王大鹏、姚亮、陶振等。能力说认为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自身的公共服务提供能力、行政能力和政治能力,持这一观点的如燕继荣、陈潮升等。

按照英国学者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中关于“硬核”和“保护带”的分析方法,政府公信力可以划分为“公信力硬核”与“公信力保护带”。“公信力硬核”包括对政治共同体的信任、对政治制度的信任以及对政治价值的信任三个子系统,“公信力保护带”包括对公共政策的信任、对公共组织的信任以及对政治行动者的信任三个子系统,“保护带”与“硬核”及其子系统构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能力序列结构。我们认为政府公信力包括政治合法性、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三个方面的能力,再加上公众对这三个方面能力的感知(心理认同和满意度)就构成了我们所认为的公信力的完整的范畴。政府公信力是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内的整体政府体系的生存力和竞争力的一个层次的表现,即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生存力和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政府所有的表现会体现在公信力,公信力充当政府体系的眼、耳和鼻的角色。

1.2 问题的提出

按照常理,人性的情感通常随着对象的距离增加而减弱。我们不排除人与人之间并不随空间、时间而改变的真挚情感的存在,但在人际交往中确实有“远亲不如近邻”这样众所周知的常识。在对政府的态度上可以推导出,各地人民往往更加愿意信任他们的地方政府而非中央政府,“人们相信或者崇敬离他们近的政府官员,而认为离他们远的政府官员则是懒惰、不称职和不诚实的”。但是,当前我国公民对政府信任的强弱却呈现出与此相反的规律: 对基层政府及官员持低信任态度,对高层政府持高信任态度,表现出强烈的“反距离悖论”。2011年发生的广东乌坎事件很典型地表现出这一特征。在长达半个月的“无政府状态”中,乌坎村民始终理性有序地与当局和警力斡旋。最有意思的是当广东省委副书记出现时,当地村民居然打出了“热烈欢迎”的标语。

这种悖论的存在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基层民众的直接利益相关度不同、制度体系所致等,但说到底是政府与公民之间委托关系的矛盾。政府作为人,具有政务信息的绝对垄断权,这就使得与委托人公民之间具有信息不对称的根源。正是由于行政管理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地方政府和官员本身利益驱动和公众对政府监督困难,政府才会变成公众心中的利维坦。本文借助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探讨我国政府公信力悖论现象受信息不对称机制的影响机理。

2 信息不对称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基础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也是信息经济学研究者的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通过对旧车交易市场、保险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交易行为的研究,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人们对信息的了解有差异;掌握信息较多的人员,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掌握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容易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影响到社会的公平、公正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信息不对称”概念产生于微观经济学领域,但同时也广泛存在于社会政治和法律领域内。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组织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按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外生性不对称信息,即由个体从事的工作本身所具有的技术禀赋、内涵、性质特征等决定的,而不是由个体的主观意识造成的;另一类是内生性不对称信息,是个体利用管理者对其行为事前无法预测、事中无法观察和监督、事后无法验证而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在政府与公众的委托关系中,外生性信息不对称和内生性信息不对称不同程度地同时存在,不过后者表现的更加突出。政府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的垄断者,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地位控制信息的传播,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而公众则处于信息弱势地位,难以获得政府信息,最终可能会导致其权益受损。

3 信息不对称下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机制分析

类似于微观经济学中交易双方主体利益失衡,因政府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问题体现于政府运用公共权力中“败德行为”的出现和公信力的流失,这种“败德行为”发生的机制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此外,政府的公权力对信息传播的垄断使得政府经常无意识地将自己陷入公信力流失的被动局面中。

3.1 逆向选择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机制

“逆向选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劣币驱逐良币、次品占据市场的不利局面。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可能隐瞒自己的信息并借助提供不真实的手段来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这种行为会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也就是人比委托人更为熟悉自己产品的条件和提供服务的质量,委托人却因为人对信息和行动的隐瞒而无法进行最优的筛选,因此委托人所获得的并非最优结果。当委托人屡次都只能获得次优产品,委托人对人就出现了不满和不信任,而这种不满和不信任又反过来使得拥有好产品的人因环境或者体制不允许而被次优产品人所排挤,最终呈现的还是次优产品,这会成为一种恶劣的恶性循环。

上一篇:汉中柑橘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弥补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