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小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

时间:2022-03-07 05:34:44

如何加强小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加强小学生语文文字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语言文字;举一反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依据教材,挖掘出其中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从而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言语实践,学习运用文字呢?

一、品析关键词句,练习语言文字

词语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构成元素,通过品析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这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学习语文、感悟语言的有效策略。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语,来感悟文本情感,从而领悟作者的遣词造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呢?

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解内容―品析词句―文字练习”的模式进行教学。如,西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一篇课文《礼物》时,我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抓住老婆婆的特点――“孤苦伶仃”这个词语进行重锤敲打,结合课文的具体场景解读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探究老婆婆孤苦伶仃都表现在哪里,从而走进故事的背景,感悟老婆婆的孤单、困苦,无依无靠。接着反复品析描写孤苦伶仃的词句,让学生真正明白孤苦伶仃的意思,说说还有哪些人是孤苦伶仃的,用孤苦伶仃进行说话练习,学生思维活跃,对重点词句,不但能读懂,而且能迁移内化运用,把知识化为技能。

二、抓住空白之处,想象训练语言文字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优秀文学作品往往包含着许多“空白”,这种空白艺术成为我们语文教学训练语言文字的重要部分。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文中的“空白”,运用适当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形式有:续写课文,文中简略处补白,扩写课文,缩写课文,古诗新讲、读书笔记,读后感等,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的读写能力。

一篇文章可能有很多“空白处”,教师应恰当取舍,引导学生进行了充分合理的想象,既培养了学生了的想象能力,又加深了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如,《火烧云》这篇课文,作者具体写了火烧云像马,像狗,像狮子……可是火烧云还可能像很多很多的东西,作者没办法把它一一描述,于是我让孩子们观察前几段描写的特点,用相同的句式,在描写一种火烧云的形状,这里的空白既能让孩子们开动脑筋,充分想象,又训练了孩子语言文字的运用。

三、读、说结合,读、写结合,训练语言文字

品析重点词句,能引导学生领会丰富的人文内涵,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想象训练,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说话能力和写话能力。这些都需要反复的朗读,所以,现在越来越重视阅读教学,学生在多种形式、分层次的反复朗读中,自然而然地领略到了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只有读、说结合,读、写结合,才能引导学生反复咀嚼语言的表达形式,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语文教学应调动学生朗读兴趣,巧妙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悟,以悟促读,以读促悟。如,仿说、仿写,这是写作的一个单项训练,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仿写的基础就是读好课文,分析课文结构,才能举一反三,有话可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切实落实“以读促说、以说促写、读写结合”,就能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轻松提高。

“语文”中的“语”就是指语言,“文”就是指文字。由此可见,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语言,运用文字,即在言语实践中学语言,在文字运用中用文字。教师应善用教材和课外读物,挖掘读写结合的切合点,设计形式多样的小练笔,从读中悟,从练中用,切实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

(作者单位 重庆市渝北农业园区实验小学)

上一篇:培养学生数学“有序思考”的三点思考 下一篇:社会化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