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思考

时间:2022-03-06 10:39:52

农村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思考

内容摘要:数学合作学习与农村初中存在不谐调的因素,现有的评价体制与数学合作学习的效果让人有些焦虑,提出问题共同思考,对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更有实践意义,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但在采用这一学习方式时,还存在许多误区,本文将结合几个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典型问题加以说明,并谈谈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应采用怎样的对策,以保证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效。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合作学习 问题 对策

正文:

在课程改革蓬勃发展的今天,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和重要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的一个新的亮点,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也不甘落后地走进这种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中,但随之而来的不足之处也是日益突出,课堂“热闹”的背后也隐藏着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概念的思考

合作学习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兴起于美国,九十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验,具说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师生的教学相长”给出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为主要形式的目标导向性活动,由老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系统利用教学的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其基本流程为:合作学习目标呈现集体讲授小组合作活动测验反馈与补救。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水平要比在传统教学中水平更高,同时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利用学生动态因素之间互动控制教学进程,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合作学习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一)重视形式,,缺乏实质

农村初中的班级的学生数基本都达到五十多个人,老师一般也就是前后桌作为一组,这样做一是简单,二是老师在讲授时学生不须要走动,班级也会现太大骚动。.但这样也就影响了合学习的效果。笔者曾听过一节线段的练习课.老师给出题目:已知直线上有2个点、有3个点、有4个点、有5个点、有6个点,它们各构成几条线段?若有N个点呢?学生前后桌围在一起每个人都在数,数完后他们争着对答案,小组的交流很少,基本上是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有的学生讨论也中只是说你少数一条,或重复数一条,讨论也很肤浅,没有一个学生说到应该怎样数才不会多数或少数。真正的合作与讨论没有。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合作意识差,基础差,,老师也没有及时提醒和指导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认为学生前桌转后桌,四人围在一起说一说就是合作学习,有时是为跟形势,这样学习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二)合作学习中教师难以控制课堂秩序

在合作学习环节中,学生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行其道,甚至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争执、吵闹,加上班上人数多的话,教师难以全面顾及,过程失控。这样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合作讨论完全失去了意义,教师对教学方式本身产生怀疑,进而排斥,又返回老路。

(三)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不管教学内容性质、难度,也不管是否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一律交由学生讨论解决,合作完成。这样会导致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要么讲闲话,要么无精打采保持沉默,不利于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教学的重难点淡化或遗失,教学费时多,收效微,长期下去,将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因为教师怕耽误教学时间,完成不了自己设计好的教学程序。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问题的探究总是浅尝辄止,容易挫伤参与的积极性,浇灭创造性学习的热情,滋生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提高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成效的对策

(一)认真学习课改的新理念,不断实践、总结、反思

从以上几个问题,我们不难看出有很多是因为教师新、旧理念冲突造成的,最根本的还是教师对新理念的理解不够,跳不出过去的教学的圈子,怕搞合作学习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没有看到学生在这种互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探讨出了教师课堂教学中无法预设的重要问题,没有认识到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素质的过程,是学生发展、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新课程是新观念和新实践的结合,这个过程需要磨合,开始出现些不适应是正常的,但是想要尽快进入状态,就要在理念与实践结合的前提下,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从中汲取好的做法发扬光大。

(二)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小组4~6人。这样既能保证优势互补,又便于开展公平竞争。教师还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合理分工,也可以由合作小组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在参与全班交流中,小组成员轮流发言,消除优等生的权威,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平等,培养学生的平等参与意识。另外,考虑到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同一形式使用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后,就会失去新鲜感,降低学习兴趣,所以合作小组应该至少每学期调整一次,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三)精心设计、有效讨论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在各课时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要了解学生特点、吃透教材,对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正确的判断。要对合作内容、自主学习、环境氛围、交流反馈、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时,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讨论,为了避免讨论成为学优生的个人表演,可以丰富讨论的形式。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也可以每人独立思考,抽签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意见,大家再发表见解,更可以互相提问,再共同讨论。这样的讨论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

(四)善于创设合理氛围,诱发合作需求

合作学习应是学生学习的主动需求和自觉行为,教师要积极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创造性地活化教材,使之成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活动情境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合作。例如,在“频率与概率”这一内容中,我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我们都玩过掷军棋的游戏吗?一枚军棋被抛在桌上,会出现几种情况呢?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再来做这个游戏,看看其中有什么规律? 这节课的实验活动必须由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师利用学生喜欢的“掷军棋游戏”,巧妙地创设了合作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合作兴趣和求知欲望,接下来,教师只需因势利导,合理调控,学生就能带着兴趣,直奔主题。因此,巧妙的问题情境,合理的组织调控,不但能激发学生自觉产生合作愿望,而且成效绝非一般。

总而言之,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切不可为图课堂的“热闹”而滥用合作学习,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想学生在“愤悱”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不必太强调哪种的教学方式。能着眼于现实、着眼于实践,又能利于学生知识学习的教学都为上策。

参考文献:

[1]沈小珍,《数学课堂呼唤真正的合作》,[J]。绍兴教育,2004,4:36- 37[2]毛飞飞、姜春林,《浅谈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合作与交流的整合效应》,中学数学教育(初中).2006.4 ,18-22

[3]王旭东、 朱辉,《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及解决策略》,中学数学教育(初中).2006.6 , 17-19

[4]张明生,《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0-53

上一篇:爱的力量 第10期 下一篇: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培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