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人·职业人·幸福人

时间:2022-03-05 08:59:50

社会人·职业人·幸福人

2 013年,在全国高校毕业生遭遇就业困境时,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却供不应求。1197名毕业生,5人服兵役、329人升学,其余100%就业,专业对口率达到94.3%。

在这串漂亮数字的背后,彰显着求实近几年的强势发展。几年间,通过资源整合先后有北京市第130中学、北京市金融商贸职业技术学校、北京市民族文化艺术职业学校等多所学校加入求实,形成了占地近200亩、一校多址的办学格局;同时学校十分注重内涵建设,遵循“让教育适应学生、让学校适合学生、让幸福伴随学生”的办学理念,沿着“开放式、国际化、经营型、机制活”的办学轨道奋力前行。近两年,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性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立项单位;并获得“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首都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改革,理性而务实

都说职业学校的就业率很大程度上是由地区经济决定的。这话不假。求实所属的北京市朝阳区的确占有地缘上的优势。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无疑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但是机遇只在有准备的人面前才能变成现实。

“一定要有改革意识,如果没有,就是温水煮青蛙。”校长林安杰说。他认为:“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的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是直接面向大众、面向社会、面向行业和企业的教育。要真正办好,必须有与职教特点相适应的改革发展思路。”

事实上,改革和创新一直是林安杰弹奏的主旋律。还是在幸福村中学时,林安杰提出的学生营养配餐理念,曾在全国引起反响,他创办了全国第一个营养配餐专业;上世纪90年代,林安杰在北京市率先进行了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探索、深入研究和试验学分制改革;后来又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职教理念和课程,拓展校企合作、国际合作、非学历教育的途径,在学校内部试行以聘任制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时至今日,他倡导并实施的双证制、学分制、产教结合等一个个在当初颇具争议的构想,在实践中已被一一证实、推广。

因为林安杰的改革建立在理性的思考和务实执行的基础上,所以使他始终保持着非凡的勇气和意志力。在他看来,改革需要“勇气、鉴赏力、领导力、执行力”四个主导要素,改革者有了这四大法宝,便可迎接时代的挑战;便可引入与培养价值观一致的有品质的人力资源;便可团结、带领、激励其团队开展改革,达成目标;便可坚定不移、规范有序地推进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改革以及产学研合作。

正是基于这样的办学思考,2004年,林安杰在求实上任后不久,即掀起了一场大变革:实行“校长治校,专业主任治教”的扁平化管理,设立“专业主任”岗位,让懂专业的人办专业:从专业课程建设到发展,从招收学生到实习分配,赋予专业主任充分的自。这一改革,充分发掘了专业教师的潜能,使各专业与企业实现了更为紧密的结合。

林安杰坚信:“校长不用事必躬亲,关键是管理得法。”为了提高求实多校址办学的管理效率,林安杰着力搭建了教育教学管理、综合管理、社会联系、后勤服务四大管理系统,并建立各系统“横向定标准、纵向抓落实”的管理机制。这一机制迅速激活了学校的发展动力,释放了大家的工作热情。而后,又制定了“面向区域,需求第一;适时调整,打造精品”的办学策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专业建设与调整机制。成立了学校办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通过出台《办学指导委员会章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专业建设指导意见》《专业建设管理办法》《专业建设督导条例》等系列实施方案,明确专业建设的运行流程和管理规则。前者统筹指导学校总体专业设置、审核专业的动态调整内容;后者负责修订专业教学计划、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及其课程标准、改进教学实施措施,使之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需求。

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建设,求实在办学过程中没有盲目跟风开新专业,而是不断赋予其优势专业新的内涵,鼎力提升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文秘专业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推动专业培养向纵深发展,在“国际化”的大视野下引进BTEC商业管理课程,开发国际办公管理、商务英语秘书、商务日语秘书等方向的课程,积极与国内外院校相对接,积极契合现代服务业的国际化需求;他们依据市场将单一专业拓展成专业群,形成集群下的专业发展优势互补态势;在专业课程改革中,还提出了文秘专业课程整体解决方案,开发并出版核心教材8本,参与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创新示范教材的遴选。金融专业参与了北京市课程改革,开发出版校本教材6本。这样的动态调整,不但保持了学校稳健的办学规模,还被评为北京市专业创新团队,成为相关专业发展的领军者。

在理性而务实的改革中,求实形成了文秘、金融事务等龙头专业引领下的现代办公、金融商贸、信息技术、民航服务四大专业集群和学前教育特色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探索了“学岗对接、阶梯成长”的新模式,深入开展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等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从而形成了集群专业优势、校企资源共享新格局。

到社会中去学做社会人,到企业中去学做企业人

“你是阳光广告公司行政办公室秘书,今天你收到以下五种信函,请你分析如何处理这些信函。

任务1:私人特快专递、发票、询价单、商榷函、求职信;任务2:私人邮包、取款通知单、客户投诉信、商榷函、求职信;任务3:私人信函、期刊、宣传材料、商榷函、求职信”……

这是求实行政文秘班实训课上的一个环节。信函处理是秘书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对信函提出准确的拟办意见和按照领导意图协同各部门处理信函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课上,老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设计教学。执教的张志佳老师说:“任务设计的内容源于企业调研的一手资料,在这里我们进行了恰当的处理,设计成了三个任务,使本节实训课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课上还特别设计了让学生对行政公文收文处理和企业来信来函处理进行比较的学习。”

在求实,各专业都在围绕由知识、学历本位向能力、素质本位转变,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在专业课的实训教学、综合实践项目中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悟、悟中建构。林安杰说:“职业教育,是能力导向的工作过程的教育。只有按照工作岗位流程设计课程,按照课程的需要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按照岗位能力标准进行实训基地的管理与使用,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才是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为此,求实致力于改变过去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传统课程和相对封闭的设置模式,根据市场变化和经济发展需求不断调整课程内容,不断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为给学生提供“做”的真实环境,学校以联想、华为、工商银行、北辰集团、西安飞豹、国际展览中心等行业领军企业为依托,在19个专业均建成了多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文秘、金融事务、计算机网络技术、民航运输等骨干专业实训基地部分高端设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还以“校企合作、互惠共赢、短期实践”为模板共建了205家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就业分配提供了一体化服务。比如,工商银行无偿为学校实训基地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为教师提供新业务、新技能培训,每年接纳150名学生顶岗实习,为学生就业提供技能指导和帮助。计算机网络专业与华为的金牌商――金商祺系统集成公司、华为3com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按行业技术要求建立网络综合实训基地。同时,与企业的密切合作,还解决了教师去企业进修的渠道问题。

这些年,学校先后派出师生与三荣企业形象策划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为广州宝洁公司“第八届国际美容皮肤科学大会”做整体会议设计,以展位设计合理、布置美观等优势最终得到认可与实施;在宝洁公司飘柔品牌“头发静电测试仪”的研发工作中,教师进入到了研发与产品外观设计等环节;在“2010年麦当劳北区全明星大赛”杂志设计中,经过教师与学生的不懈努力,设计方案得到客户的认可;信息技术专业的师生为北京中北杰珩汽车租赁服务有限公司量身定做网站;会展专业长期为国家博物馆进行场馆疏导;民航服务专业师生到机场航站楼参与引导旅客办理值机、转机手续和咨询服务工作;文秘专业多次参与国际教育博览会、京交会、外语游园会等企事业活动策划与会议服务……所有这些,都为学生贴紧真实的工作岗位、锻炼“实战”能力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林安杰始终强调:“职业教育办学不能把师生限制在学校里。要让他们走出校园,到社会中去学做社会人,到企业中去学做职业人。学校教育再好,也教不完知识,教师要教学生提升能力;要让他们去实践、去摔打,哪怕摔跟头、失败都不怕,回来我们还有机会给他们补‘缺’、疗‘伤’。教师再棒,也设计不出社会上和职业中会发生的每一件事;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己还有哪些本领没学到手,还需要哪个老师的帮助。”

文化育人 技能育才

这是发生在求实学生身上的一个真实案例。有位学生进入某大型企业毕业实习,她在送茶时发现总经理办公室有一套茶道用具,学习时养成的习惯使她爱惜地擦拭着。这个举动被总经理发现了,就问:“你会茶道吗?”学生回答:“我在茶艺选修课上学过。”总经理看了她的茶艺后将她调了过来。

其实,这个案例的发生不仅是学生幸运地遇到了伯乐,而首先是他们做人做事的态度得到了认可,其次是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如那位学生所言:“幸运的是我学习了学校的人文素质类课程。”

何谓人文素质类课程?林安杰说:“学校的发展,其实并非仅仅是硬件规模的扩大和生源的增加,最重要的是学校品牌含金量的加大,这又源于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提高。没有素养的人,技能多高,都不会发展好。”素养如何培养?他强调,“我们的职业教育不但要教会学生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欣赏,会欣赏人、会欣赏美的事物;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生活,会经营所获、会营造氛围;不但要告诉学生规则,还要让学生认同规则,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自愿融入企业文化、自主进行创业创新。学校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德与行、好与恶、言谈与举止等细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文化素养与专业素养双馨的人才”。

为此,求实专门设立了与专业教研室并列的文化基础理论研究室,将它建设成为能够承担教育理论探讨、教育案例分析和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的学校人文发展理论核心研究室。

为了强化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开发和对社团活动的组织管理,求实专门成立了与校团委、学生管理处相配合的学生活动处。几年来,在两部门的共同指导下,学生活动处组织了合唱团、中英日文话剧团、诗社、杂志社、书法协会、礼仪队、茶道队、舞蹈队、篮球队、啦啦操队等,这些社团在市区乃至全国的各类比赛中均获得非常优异的成绩。学校亦定期举办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素质拓展训练、专业技能竞赛等大型活动。

在课改专家指导下,求实还特别建构了新课程体系,进行特色课程建设。为了更有效地加强文化素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逐步形成了“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特色课程+素养提高课程”的课程体系。根据中职特点,学校开设了许多素质修养课程,如人文系列课程(包括中国文化、北京文化、欧洲文化、日本文化等)、软硬笔书法、音乐欣赏、心理健康指导、职业礼仪和职业指导、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设计等校本课程和茶道训练、舞蹈表演、京剧欣赏、球类运动、瑜伽修习等选修课程。

以中国文化系列课程为例。这个课程体系涵盖了历史文化常识、中国茶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三大模块。学生以完成模拟任务或承接真实项目作为考核成绩,事半功倍地做到了文化课程与专业能力的无缝对接。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知识需求和专业需要,又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求,有效地引导学生提高了文化品位。

这几年,求实每年都拿出近百万元经费,专门支持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英国、新加坡感受英语文化,到日本、韩国体验日韩文化,到香港参加国际中学生合唱节演出,到西安参观碑林、兵马俑,到杭州、武夷山考察茶文化等。虽然每次活动只有短暂的几天,但是学生们的收获却很大。实地考察时,学生们徜徉青山绿水、博览异域文化,寻访传统文化之源,探寻记录鲜活的历史,观察社会状况,品味人生真谛。他们说,“社会真是一个大课堂,有学不完的知识;人生就是一本书,我想在每一页展现生命的精彩”。

求实的老师说,“文化育人,技能育才”所触动的是学生追求美好人生的按钮,它所开启的是学生通往幸福生活的智慧之门;它所承载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责任;它所传递的是职业教育实践育人的课改理念。而这种富有特色的教育创新,大大拓展了求实职业学校的发展前景。3年的职业教育,使学生达到了学校“社会人、职业人、幸福人”的培育目标。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很多毕业生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如北京市仲裁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程力、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乘务部乘务长焦萌、百度科技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客户经理孙超,等等。

看到学生们成长成才,于林安杰而言,是最欣慰的。也正因为这样,身兼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编委,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民进北京市委常委,民进北京市委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市、区政协常委,北京市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等数职的他,尽管面对的平台越来越大,却始终坚守着自己“一生中对教育悟出点一二来,实实在在为教育做点事”的朴素理想。

“职业教育首先需要一份服务平民大众、托起孩子一生幸福的人文情怀,其次更需要一份服务区域经济、服务‘中国制造’‘中国品质’的责任担当。”――林安杰和他领导下的求实职业学校正凭借着这种对职业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执着前行。

上一篇:电子收费(ETC)创新研究 下一篇:“特色”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