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

时间:2022-03-04 06:27:03

浅谈提高儿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

[摘要] 目的 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儿科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将对小患儿由于静脉穿刺带来的恐惧,疼痛等危害降到最小,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方法 数据调查我科5月9日至5月15日进行静脉穿刺的七名护士的穿刺情况,分析影响穿刺成功率的因素。结果 患儿自身静脉的特点,合作程度,家属的配合情况,护理人员自身的因素均可影响到穿刺成功率。结论 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护患之间的沟通,加强心理护理可有效的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关键词] 儿科; 静脉穿刺; 成功率;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4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088-02

由于静脉输液治疗手段直接,且见效比较快,而成为临床应用比较多的基础护理操作。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小儿静脉输液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其操作难度大,技术性高。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对小儿治疗措施的有效开展,对危重儿的救治争取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护士七名,一名主管护师,护龄十年以上;两名护师,护龄五年;四名护士,护龄两年。患者60人,连续七天静点。

1.2 方法 调查60名患者在这七天中每天的静脉穿刺情况,穿刺是否一次成功作好记录,未能一次成功的,记录好原因。

1.3 评定内容 患儿自身的静脉情况,患儿是否配合,家长是否配合,外界环境影响。

2 结果 见表1。

表1

由表1可知,患儿自身的静脉情况。患儿是否配合,家长是否配合,外界环境均可影响到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同时也可看出护士自身的因素也可影响到穿刺的成功率[1]。

3 讨论

3.1 患儿自身的静脉情况 (1)肥胖患儿皮下脂肪较厚,静脉不明显,穿刺时不好掌握血管的深浅度。可在手指探摸下进行穿刺。用拇指或食指尖顺静脉血管的凹陷方向探摸,沿静脉走向在皮肤上划一标记,消毒后顺标记线穿刺。(2)严重脱水及循环衰竭的患儿由于血管灌流量不足,血流缓慢,血管腔补充盈,穿刺后不易回血。对此类患儿穿刺针尖进皮后,沿血管方向缓慢进针,当针进入血管腔内无回血时,可稍等片刻再行抽吸,若仍不见回血,但有刺入血管的落空感时,可试注入液体,如局部不肿胀,即为穿刺成功。(3)高热患儿由于高热可使血管收缩,脆性增加,易刺破血管。可适当的给予热敷,待血管充盈一些再进行穿刺,同时进针可慢一些,防止由于血管脆而造成穿刺失败。(4)长期输液的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大量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皮下瘀斑,给穿刺造成困难。要注意保护血管。护士在为患儿拔针的同时,可告知患儿家属如何为患儿按压下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血管,是指不至于瘀血而影响以后的穿刺。可以告知顺着血管按压针眼,不只按针眼的部分,要按的面积稍微大一些,因为有的时候刺皮有一个针眼,而进血管也有一个针眼,这个针眼距离刺皮的针眼有一定的距离,往往患者家属就忽略了后一个针眼,而造成了淤青,也破坏了血管。(5)小儿可选择头皮静脉,因为头皮静脉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经脉浅表易见,不易滑动,便于固定,头皮皮下脂肪少,易寻找,在小儿头颅沿额缝、冠缝、矢状缝、人字缝均有静脉走行,额正中静脉、颞前经脉、耳后静脉均可见。其次是看静脉的颜色,正确判断动静脉,在小儿哭闹时,动静脉均可突起,但是动脉有明显的搏动感,而比较宽粗的静脉呈青色,细小的静脉呈暗紫色,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未见回血时经常能碰到的问题,有些小儿常因哭闹,头部皮肤变红甚至变紫,或有湿疹、药疹、麻疹等肤色变深难以辨别时,可用指压法稍用力按压局部皮肤来确定血管走向,并沿血管走向轻轻作一印记,穿刺时就可沿这一基线缓缓进入,从而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较多的呈暗灰色,在穿刺前一定要辨别清楚。

3.2 患儿不配合 (1)儿科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患儿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尤其是经常打针的小患者潜意识里这个环境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结果会产生恐惧而哭闹,不合作,在穿刺是躁动不安,穿刺无法固定。患儿常因陌生,恐惧,加上穿刺带来的痛苦,而嚎啕大哭,极不配合。对于合作的患儿在可能情况下,采取让患儿家属回避的措施,有其他护士协助固定好患儿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再将患儿送给家属,避免患儿家属的情绪给穿刺护士带来心理压力。对懂事的患儿可以亲切地说鼓励的语言,对小女孩则称赞长得漂亮,衣服也漂亮,如果哭了就不漂亮了。用激励法鼓励患儿或用小玩具和糖果哄着,使其分散注意力以配合治疗。在允许的情况下也可让患儿选择治疗护士、注射部位。要善于抓住小孩容易和护士接近的心理进行沟通,不断鼓励。对胆子小的患儿讲一些动画片的小勇士如何勇敢。还可以投其所好,这样就会减轻患儿心理负担,减少患儿的恐惧感,取得患儿的配合也增强了患儿战胜疾病的勇气。(2)与儿科患者接触,其实也是与患者的家属接触,因其没有独立的能力,而且有一些儿科患者的心理因素也受家长的影响,家长紧张会造成小儿也跟着紧张,同样的,家长相对放松一些,小儿也会表现得比较配合。家长都因为自己的孩子生病而焦虑万分,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同情和理解,向他们解释任何疾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可以用“我很理解您的感受,我们尽量在操作过程中减少患儿的痛苦”等语言来安慰家长的焦急和不安。(3)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时,要做到用心沟通。转变护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2]。要有父母般的关心、爱心、细心、责任心、同情心。要回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增进与患者的情感,增加患儿及家属对护士的信赖,获得宽容与理解,同时减少了纠纷的发生。即使某些家长因为孩子的病情不见好转而胸怀怨气、横加指责,护士也要充分的理解对方的心理感受,注重语言艺术,耐心解释。不要激化矛盾。过后家长反而觉得不好意思,变得顺从和依赖护士,更加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3]。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剂”,是人们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建立感情的重要手段。有了微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正因如此,所有行业的服务规范中列出了微笑服务的要求,医疗服务尤其是儿科医疗服务当然也不例外[4]。在人的真正体现。交流时刻以同情、真诚、博爱、尊重来最大限度的给予患儿及家属亲切感、信任感,从而可折射出护士的修养与人性,使患者感觉到护士的可敬可信。具体可通过与患儿交朋友及做游戏,与家属谈心及拉家常,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学习、爱好等来进行沟通。

3.3 外界因素

3.3.1 外界光线不足 较暗环境下操作容易导致穿刺失败。做好准备工作保证光线充足,选择合适血管、针头,剃去局部毛发,充分暴露血管,姿势要适宜,固定好穿刺部位。

3.3.2 气温低 尤其是冬季,导致血管收缩变细,导致穿刺困难。可适当的对局部皮肤进行热敷,对于打手针的小患者护士也可用手为其揉搓,同时可与小患者聊天,也可消除他的紧张感与恐惧感,待其血管相对充盈一些的时候再进行穿刺。

3.4 护士因素

3.4.1 护士基本功不熟练 欠缺小儿扎针经验;熟练的注射技术是沟通效果的重要体现。“一针见血”效果就显得及其重要,容易赢得患儿和家长的信赖。因此作为儿科护士,只有在平时工作中多看、多练,使自己的注射技术娴熟准确,尽量做到镇静自如、有条不紊、一针见血,才能使患儿和家长从心理上接受[5]。努力提高业务技术,争取穿刺成功率95%以上。不断学习理论知识,苦练基本功,努力做到理论基础扎实,技术水平过硬。

3.4.2 紧张、烦躁或者焦虑等心理问题导致的穿刺失败 护理人员在静脉注射前应情绪稳定,不要总想着注射失败后会受到患儿家长的指责,心理上的不平衡,会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及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高度的责任心。如果穿刺失败,患者不满时,护士不能推脱责任,说些抱怨的话,这样容易激化矛盾。如果主动说“对不起,请原谅。”找另一个经验丰富的护士扎针,并通过两人配合顺利完成高难度的静脉穿刺,令家属满意。

3.4.3 选择血管不适当 选择血管时要注意看血管是否充盈,是否有弹性。有一些长期输液的患儿血管表面看着挺粗挺直,其实由于长期穿刺已经对血管造成破坏,没有弹性,用手指按压的话,会感觉发硬,这样如果穿刺的话,很容易使血管破裂,从而造成穿刺失败。选择什么样的血管更适合,这需要时间的积累学习,在工作的同时多总结经验。

3.4.4 进针角度不适合 选择血管的时候就要作到心中有数,胖的孩子血管相对较深,进针的角度可偏大一些,瘦的孩子血管比较表浅,进针角度就要放小,防止刺穿血管。

3.4.5 进针角度太快 还未见到回血但已穿破血管下壁,导致穿刺失败;血管大概要进针多少就能够刺入,这也是需要经验的积累,如果血管一目了然,而且足够充盈,完全可以快点进针,这样还可以减少穿刺带来的疼痛;如果相对的觉得血管不是很好,可以适当地放慢进针的速度,这样就可以多注意一些回血情况,而不至于导致穿刺失败。

3.4.6 见回血后潜行过多 导致穿破血管下壁,穿刺失败;同样的进针多少要看血管的情况,血管好可以进针多一些,防止患者淘气导致针尖滑出血管;但是血管不好的话,可以少进一些,甚至可以不用在进针,做好穿刺部位的固定工作就可以[6],可以提醒家属多注意一些,防止滚针。

4 结论 小儿静脉穿刺是一项技术难度较高的操作,经常会有穿刺失败的情况发生,但是只要认真寻找影响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寻找改进工作的最佳方法,努力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7],在熟练地掌握穿刺技术的基础之上,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热爱本职工作,一定会逐渐提高穿刺成功率,使患儿顺利地接受治疗,从而减少患儿不必要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何国喜.儿科门诊护士静脉穿刺情况调查及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9):72-73.

[2] 君.儿童医院门诊室输液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J].中国护理管理,2005,5(2):44-45.

[3] 杨景芳,黄艳红.搞好护患关系的几点技巧[J].中外健康文摘,2009,22(12):26-27.

[4] 刘艾平.浅析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J].中外健康文摘,2009,19(5):12-14.

[5] 姜虹霞.儿科静脉穿刺技巧[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8,7(11):48-49.

[6] 孙印华,高艳.儿科头皮静脉穿刺针的两种固定方法[J].中华现代而科学杂志,2006,4(5):28-29.

[7] 张齐放,倪颖,李秀霞.综合性医院儿科门急诊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相关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7,7(10):49-50.

上一篇:高压氧治疗中对不同情绪状态的心理护理体会 下一篇:高龄胃溃疡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内镜检查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