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毁灭的表露

时间:2022-03-04 01:19:46

自我毁灭的表露

摘 要 郁达夫由于有留日背景,其文学作品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很大。类似于日本“私小说”一类的小说在中国被称为“自叙传小说”,而郁达夫的作品在国内亦被划入“自叙传小说”。本文通过对郁达夫早期的作品《沉沦》和日本相关私小说研究的对照分析,发现郁达夫的作品与日本私小说中的“破灭”型私小说特征相似,受其影响颇多。

关键词 郁达夫 私小说 自叙传小说 沉沦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The Disclosure of Self-destruction

――Yu Dafu's "Sinking" and the Japanese I Novel

ZHENG Meiyuan, HUANG Chengxiang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4)

Abstract Since Yu Dafu had been studied in Janpan,his works have been great influenced by the Japanese I Novel. Works simulated to the Japanese "I Novel" in China is called "Autobiographical Novel", and Yu Dafu's works in China has also been classified as "Autobiographical Novel". Based on the analysis between the early work of Yu Dafu "Sinking" and researches related to Japanese I Novel, we found that Yu Dafu's works have similar features with Japanese "Destructional" I Novel, and affected by it a lot.

Key words Yu Dafu; I Novel; autobiographical novel; sinking

“私小说”是见于日本近现代小说中的,作者直接以自身经历为题材写作的文学体裁,以田山花袋的《被团》(1907年)作为私小说开始出现的代表的说法曾被广为接受。但是,日本文学评论家平野谦认为,私小说开始确立应该是从1913年近松秋江的《疑惑》和木村太的《牵引》开始的。私小说被称之为日本近现代小说的潮流。我们知道,小说是文学创作,阅读小说时不能和阅读散文、日记、传记等一样,将作品中的主人公和作者混为一谈,然而,在阅读私小说时常常会发现作品的主人公往往与作者合二为一了,而且把作品主人公的经历与作者本人生平作对比,就会发现两者有高度吻合之处。

平野谦在《艺术和现实生活》(1958年,讲谈社)中提到,私小说虽然都以表达人生的生存危机感为主要特征,但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由原有的白桦派发展而来,以挖掘自我并克服生存的危机感为主要特点的“调和型”私小说;第二种是写实主义的自然主义派衍生出来的以暴露自我弱点,表达生存危机为特点的“破灭型”私小说。其中“破灭型”私小说主要描写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为人知的病态心理等来表现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绝望,揭露人性的美丑善恶。

郁达夫在日本留学的时期从1913年到1922年,长达10年之久。留日期间,郁达夫不仅广泛地接触了当时涌入日本的西洋文学,同时还大量阅读了当时日本的各种名家文学作品,比如当时久负盛名的近松秋江、田山花袋、谷崎润一郎等的作品。1921年6月,郁达夫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一起创办了创造社,并担任编辑。同年10月,由郁达夫创作的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出版了,同名短篇小说《沉沦》便是其中的一篇。短篇小说《沉沦》写作于作者留日期间,这一期间又是日本私小说兴起的时候,作品的风格自然受到私小说的影响。细细品读《沉沦》会发现作品中许多作者自我告白的文段。

1 《沉沦》与作者的经历

郁达夫,原名郁文,1896年生于浙江省富阳市的一户富庶人家。从小就聪慧过人,能吟诗诵词,热衷于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学习。三岁时父亲早早离世,剩下郁达夫与母亲、两位哥哥一起相依为命。1910年,进入杭州府的中学堂念书,后相继转入嘉兴府中学、当时的美国教会学堂等学习。1913年,17岁的郁达夫在大哥(郁曼陀)的建议下,随前往日本考察的兄嫂一起到日本求学。1914年,郁达夫考试合格进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学系学习。1915年进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并于1917年毕业。其后考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系。1921年6月,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一起创办了创造社并担任编辑。同年10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沉沦》,同名短篇小说《沉沦》收录其中。1922年4月,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7月乘船归国。

郁达夫的短篇小说《沉沦》的创作是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完成的,文中处处可见作者本人的影子。这篇小说主要描写的是随兄嫂到日本求学后与兄长闹翻的忧郁青年在日本生活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以第三人称“他”展开描述,主人公身处异国,满怀着弱国弱民的自卑心理,对爱情渴求却怯于表达,对祖国的软弱和兄长的离叛无比怨愤,最后选择了葬身大海。小说塑造了一个内心苦闷,怨国怜己的文学青年形象。文中的第三部分对主人公的生平做了详细的交代。主人公出生在离杭州不远的一个小镇上;家里兄弟三人;小时候便痴迷于古典文学;三岁时父亲离世;来回转了好几个学校就读,特别提到了美国教会学校等的一些学校生活细节;19岁时进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就读;一年后从第一高等学校的医学系预备课程毕业进入N市的高等学校就读。故事就发生在主人公就读于N市高等学校期间。

在小说中并没有准确的年限记载,但是从主人公就学阶段的各个年龄看,发现是和作者本身的经历基本吻合。里面的N市也没有明确表明就是名古屋市,但是文中出现了“N市是产美人的地方”、“火车过了横滨”、“他的学校是在N市外,刚才说过N市的附近是一个大平原”等,此外,日语的名古屋的罗马字母是“NAGOYA”,首字母就是“N”,这些都可以从侧面推断出N市的高等学校就是作者就读的名古屋高等学校。当然,小说毕竟是文学创作,自然不可能完全等同于现实,我们只能在文中找到作者的种种生活迹象,再从这些描写中判定《沉沦》类属于私小说,即中国的“自叙传小说”。

2 破灭的自我表露

前面说到,在日本私小说也是有更细化的分门别类的。根据平野谦的论述,私小说可以分为“调和型”和“破灭型”两类。“以挖掘自我并克服生存的危机感”的是调和型私小说,“为了艺术而不得已将自我生活进行毁灭化处理”的是破灭型私小说。《沉沦》的主人公最后以自杀死收场,作为一个悲剧人物的存在,生活的无奈和内心的悲苦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绘,给予读者的是负面的,悲惨的印象。笔者认为拥有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情节的《沉沦》,可以将其归入“破灭型”私小说一类,郁达夫在作品中展现了一个消极的自我,抒发了自身愁苦的情怀。

2.1 弱国子女多磨难

20世纪前半期,中国不断遭遇外来侵略,战乱不断,国不复国,正是半殖民半封建的时代。唐朝以来自诩的“天朝上国”早已沦为“东亚病夫”。尽管国内人民在不断抗争,努力改变、创造新的时代,人民的生活依然穷苦不堪,受尽煎熬。这一时期留学海外的学子们也是受尽了日美欧等先进国家的种种歧视和精神虐待。留日的如伟大文豪鲁迅等也常常在作品中提到相关情形和内心的痛苦。

郁达夫前往日本留学时正值中国辛亥革命结束不久,离开柔弱多病的祖国前往异国他乡,一个人孤独地求学,却遭到种种嘲笑,种种精神煎熬,主人公很容易地就产生了自卑心理。人一旦产生了自卑心理,怨天尤人的心态也会随之而来。作品中的主人公,被日本的同学孤立、对日本的女生有倾慕之心却无追求之胆。主人公腹诽着“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再隐忍过去了”、“我何苦要到日本来,我何苦要求学问。既然到了日本,那自然不得不被他们日本人轻侮的”。最后自杀时也是这么想的“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对于自己的抑郁的命运,主人公觉得都是国家、世道的错,自己生逢乱世,命运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2.2 欲爱不能

主人公身处异国,孤身一人,不但要与内心的孤单做抗争,还要面对外界的对弱国公民的鄙视,心中的抑郁无比沉重地压在心头上。为了排解或者说是转移心中的苦闷,主人公认为只有爱情能治愈自己受伤的心。主人公在自己的日记里说到“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若有一个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肯的。”“若有一个妇人,无论她是美是丑,能真心真意地爱我,我也愿意为她死的”,“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

然而,这么一个渴望爱情,希求爱情的人,现实当中却连跟女性打声招呼也做不到。在路上遇到迎面走来的几位女学生时想打声招呼却又紧张过头,觉得是种冒犯,只能低着头匆匆走过。羡慕能说出“上哪去呀”的男同学的同时更觉得自己没用。对房东家的女儿明明很喜欢,却要故作矜持,对人爱理不睬,坐在一起也会觉得难受;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却又躺在被窝里竖着耳朵听房东女儿上下楼梯的声音,甚至还偷偷看其沐浴;最后自己也觉得自己恬不知耻,羞愧地逃离了现场。现实跟理想的矛盾让他内心更挣扎,更苦闷。为了排解,要么,要么上青楼,主人公两者都试了,却完全无法得到解脱,反而加深了自己的罪恶感,感觉对不住自己的身体,对不住社会伦理,在从青楼的归途中走进了海里。死的时候仍然没有得到解脱,精神上依然很痛苦。

2.3 众叛亲离

主人公由于某些原因,竟至于要与自己的经济支柱――自己的大哥绝交。明明是骨肉血亲,却要闹到如此决绝的地步,主人公甚至给身在北京的兄长寄去一封绝交信,改变当初兄长建议选择的医学系的志愿转入文科学习,用这种幼稚的行为表达对兄长的怨恨。遭到同是留学生的中国人欺侮他说他是“染了神经病了”时,便常想“自家的弟兄,尚且如此,何况他人呢!”他也只能以此来自我安慰自己受伤的灵魂了。这是可怜又可悲的主人公的扭曲了的心理。

同时,主人公不但怨恨着自己的亲友,对于自己的无能他也是非常无奈加恼恨的。每每想到,自己的祖国这么弱小,兄长朋友也不曾护着自己,而自己又这么的无能,这些都让他相当的痛苦,苦苦寻不到出路。无论如何也想要自己解脱出来的想法一旦战胜了别的心思时,主人公能想到的只有自杀,最后他也毅然选择了这条路。

小说中像这样的充满消极负面的遭遇和主人公的感情处处可见。读完之后让人觉得主人公就是这么的可怜可悲,在他身上没有发生过一件好事,所有的现实对他而言都是灾难和讽刺。这样的人生让他觉得无望和绝望,导致了最后的结果……

3 结语

如上分析,作者把主人公的生活撕裂开暴露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去品味主人公的悲剧生活和悲惨人生,从而达到揭示人的生存危机感和人内心幽暗、悲观的世界的目的。与作者生平的比照中发现,小说中很大一部分是作者留学生活的写照。当然,作者的留学生活肯定不是只有悲惨的经历。作者在这里是在自己经历的基础上,把生活进行了毁灭化处理,来强化自己内心对现实的批判和理解。这样的破灭型的私小说,一方面给予读者震撼般的阅读体验,另一方面在毁灭自我中使作者的感情得到释放。

参考文献

[1] 郁达夫.沉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2] 郁达夫.郁达夫散文[M].甘肃: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

[3] 平野谦.艺术和现实生活[M].日本:大日本雄辩会讲谈社,1958.

上一篇:英语师范生微格授课中的教师话语特征 下一篇:橙汁色拉新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