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堂中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时间:2022-03-03 07:23:36

语文新课堂中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新课堂教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手段,本文就在语文新课堂实践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作阐述,并结合当前教学实践中的误区谈点看法。

【关键词】新课堂;现代教育技术

Using new Chinese class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Zhang Jiashang

【Abstract】Has become the new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classroom teaching a very important tool, this paper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practice and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y, modern education methods to explain, and with the current teaching practice of misunderstanding about point of view.

【Key words】new classroom;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一些教学公开课、比武课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常常会借助一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实现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但是由于使用不当或制作的课件还略显粗糙,在许多课堂上并没有充分展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越性,使得这种技术手段成为评课者口诛笔伐的对象。许多教师从而对此技术手段产生了偏见,把课堂教学的不成功和教学效果的不明显都归罪于它。而实际情况是不然的。笔者是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多年的教师,在教学别青睐这种教学辅助手段,在课堂中经常使用,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且容量大,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阔的时域空间,既可以超越现实时间,生动地展示历史或未来的认知对象,又能够拓宽活动范围,将巨大空间与微观世界的事物展示在学生面前加以认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占有的时空不断扩大;解决课堂教学的诸多弊端,快捷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符合新课堂的要求。笔者现将教学实际中的几点做法谈出来,请行家指正。

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入许多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制造一种阅读的期待

“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学生学习的投入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引导和激趣。因而教师可以在“导入课堂”这一环节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或展示优美的风景图片,或播放配乐朗诵,歌曲欣赏,或剪辑电影片段……

如讲授《边城》一课时,教师就可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播放 “湘西风景图片”和作者“梦回古里”的一段读白,让人直接感受了美丽的湘西凤凰,唤醒了那种发自内心渴求。又如在教《兰亭集序》一课时,教师也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再现“墨池”和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营造出了课堂文化氛围。在教《荷花淀》时,教师可剪辑一个描写战争场面的片断。展现那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战斗场景,接着打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水上荷叶图”。这样一来不用教师多说,学生就从鲜明的对比中得出写作中“巧选视角”的方法来。

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合理地处理教材,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如何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是至关重要。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就成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

一幅动态的优美自然画面,一个人物动作的特写镜头,一段悠扬悦耳的歌曲可能超过教师千言万语的效果,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轻易地化解了。如在讲授《兰亭集序》时,学生对“流觞曲水”一场景难以理解,也就对王羲之笔下的“兰亭宴乐”无法懂得,教师又可制出情景图片,再现“宴游之欢”的情境,突出“流觞曲水”的美好场景,从而宴游之乐的缘由也就不言而明了。又如在讲《边城》时,对爱情象征物的“虎耳草”,学生毫不了解,不知何物,更谈不上明白这“虎耳草”是爱情的象征物了。如果用传统的讲授方法是无法让学生明白的,那么就可能成为理解翠翠的心理变化的障碍,更不用说理解翠翠人情美和人性美的特征。讲授教师如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虎耳草”及翠翠采摘“虎耳草”的梦境制作了动态的画面,就将翠翠对爱情的憧憬这个心理特征真实再现。“虎耳草”这一爱情象征物也无需用很多语言来说明了。

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示学习活动,进行学习导航,还可以将教科书和语文读本进行整合进行专题研究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学生主体性地位越来越突出。衡量学生学得怎样,不仅仅是看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还得看他在学习活动中具备了什么样的学习精神,是否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就能够将教科书与语文读本进行整合,将课内与课外的活动进行最有效的结合,从而在活动中进行学习方式和学习精神的培养。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点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讲授《咬文嚼字》时,就挑选出历代文人锤炼词语的例子,由课本作有机的延伸,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和落日圆”,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杜甫的《旅夜抒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指导学生对“炼字”的词作品味,既达到了鉴赏能力的培养,又进行了理论的实践。教《说“木叶”》时,提取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作用,从积累和鉴赏的角度出发,将课本中与课外具有相同或不同意象的诗歌进行品读。这样一来已是专题研究的探索了。还可以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比较、鉴赏。既解决理论知识,又进行了学习实践。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而且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素质的有效手段。其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仍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把教学课件搞成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成果展览。我认为,这是偏离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的初衷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毕竟只起辅助作用,不过是自己学习和教学的一种工具,就像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思想的现代化,要远胜过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的运用要大力提倡,要敢于实践,但不能盲目使用,甚至当成杂耍来用。

上一篇:高中英语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师要跟上新课程的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