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石油文化的发展浅析

时间:2022-03-02 07:59:10

国内石油文化的发展浅析

作者:马风胜 单位:胜利油田胜北社区文体中心

一、我国早期石油文化发展的历程

(一)石油文化发展的开端———玉门精神

玉门油田开发于1939年,是我国第一个采用现代技术开发石油的油田,是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工业基地。抗战爆发,“洋油”断绝,老君庙第一井出油,揭开了玉门油田工业开发的序幕,生产的石油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此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玉门油田形成了具有石油摇篮特征和优良传统的“玉门精神”。包括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一厘钱”精神;设备缺乏,自己修造的“穷鼓捣”精神;原材料不足,改制代用的“找米下锅”精神;人员不足,多做贡献的“小厂办大事”精神;修旧利废,挖潜增效的“再生产”精神。[1]从此,玉门精神揭开了中国石油文化发展的序幕。

(二)困难时期石油工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大庆精神

大庆油田于1959年被发现,1960年投入开发,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砂岩油田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新中国面临严峻的考验,国际敌对势力妄图用石油卡住我们的脖子,三年自然灾害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物质条件极端困难。一方面大庆油田地质情况复杂,另一方面我国石油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力量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外国人预言,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开采出这个大油田。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几万会战职工,经过三年半艰苦卓绝的夺油大战,一举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实现石油产品基本自给,结束了中国人使用“洋油”的时代,促进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主要包括: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科学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概括地说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为石油企业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石油人不断的奋发进取,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2]

(三)早期石油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胜利精神

胜利油田是在华北地区早期找油的基础上发现并发展起来的。1961年4月16日在这里(时称山东省广饶县东营村附近)打出了第一口工业油流井———华8井,日产油8.1吨,标志着胜利油田的发现。油田会战初期,正值我国在国际上遭到重重封锁,国内遭受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后经济尚未恢复时期,参战职工在“青天一顶、碱滩一片”的恶劣环境中,在生产生活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优良作风,人拉肩扛,战天斗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石油会战的胜利,在一片盐碱荒滩上建起了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同时也形成了胜利石油职工不怕艰难、艰苦创业、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会战传统,这就是“胜利精神”最初的含义。[3]

二、我国石油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建国初期“血与肉”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迫切渴望快速地摆脱贫穷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而石油是工业发展的血液,工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因此石油工业就成为了那个时代最重要的经济命脉。当时新中国刚成立,缺乏石油工人,军队就成为了石油工业的主力军,因此,传统石油文化深受军队文化的影响。军队文化的特征是服从命令、目标高度一致、吃苦耐劳、不怕牺牲、英勇无畏。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也只有这样的精神才能支撑我国的石油工人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斗志,开进戈壁、荒漠、盐碱地、无人区,进行了数次大大小小的石油会战。从此,油田在我国的西部、东北部、华北平原等地遍地开花,我国的石油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新时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的石油文化

仅仅依靠顽强的斗志是不能使石油工业持续发展的。随着油田基地的逐渐完善,外来人口在油田居住的稳定化,人力、物力、环境条件的逐渐改善,如何稳住油田,如何使油田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油田发展的理论难题,计划经济的瓶颈作用越来越明显。所以,经济发展对石油企业改革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新时期的石油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也有所创新。为了配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石油企业开始进行转型转制的改革。1998年我国石油石化系统重组改制,正式走上了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崭新道路。我国各油田在继承和总结传统石油文化的基础上,纷纷对本油田的石油精神进行了新的诠释。

三、新时期石油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新时期的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石油企业的文化建设也必须跟进。但是在新时期石油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既不能刻意淡化政治色彩、强化企业角色,也不能将意识形态与企业管理规则相混淆,更不能将文化本身同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相混淆,同时还要注意对石油文化诠释的深度和广度,注意区分内文化和对外文化的区别。石油文化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整个社会的普遍价值观,是人们观念之中不必解释、深信不疑的处世之道、行为指南。新时期的石油文化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源泉,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作为央企,我国三大石化企业对国家经济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面大旗。因此,央企的文化必须要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相一致,必须要同我们党的优良作风相一致,必须要同我们党中央的思想相一致。新时期的石油文化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脱离我党思想政治的先进方向。我们在选择性地将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融合到企业运营中的同时,要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诚然,吸收西方先进企业管理经验对于发展企业经济是必要的,然而强化企业角色属于现代化企业管理范畴,并不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一切文化宣传和基于文化所表现出的具体形式都不是文化本身。

内文化与外文化的区分实质上是解决企业内部矛盾和解决企业外部矛盾的价值观和态度。将文化细化为“内文化”和“外文化”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文化本身的内涵很广,将其分解、细化有助于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理清文化发展的方向。其次,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决定了不同的意识形态群体中的文化必然不完全相同。企业内部文化针对的群体应该是企业内部职工,如艰苦奋斗、爱国敬业、分工协作、敢于创新、和谐发展等,企业外部文化针对的群体应该是国外同类企业,如利益均沾、合作双赢、稳中求拓、走出去请进来等。总之,新时期我国石油文化的发展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未来仍需要理清思路,继续做深入的研究。在继承早期优秀的石油文化精髓的同时,新时期的石油文化要与时俱进,积极吸收我党的先进政治思想成果,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发挥出文化对与我国石化企业的巨大作用。#p#分页标题#e#

上一篇:中韩历史教育德育实效性分析 下一篇:职校工程教育德育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