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诠释

时间:2022-03-02 12:45:52

对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诠释

摘要:新媒体艺术是上个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用现代科技与传媒最新技术为基础,且不全部依靠艺术创作者的娴熟技能,而主要是运用艺术家的想象力来绘制新的视觉感受,由此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色也越发突出地展现在审美交互主体性与审美体验主动性两方面。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 审美诠释

新媒体艺术指的是用现代科技与传媒最新技术为基础,把人们的理智思维与艺术灵感合二为一的,用电脑、数码技术、录像与胶片技术、网络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的艺术模式,它包含有影像艺术、虚拟现实、电子游戏、动漫、网络艺术、数字图像和实验性音响等。以依靠新技术、重视现实问题为特点的新媒体艺术正渐渐走进当今人们生活的视野。新媒体艺术在迎合科学技术的进展和人们审美转变的需要方面,在传统艺术和新的艺术载体融合、革新方面,是对视觉感受的补充,也是对原来美学观点的冲撞,所以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点越发突出地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审美交互主体性:由独白到会话

在原来的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一直是在和审美客体的冲撞行程中获取自身的主体性规定。主体客体形式或主体中介客体形式会使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能够用一种“距离感”来看待种种艺术作品,并从中获取美的享受。在艺术的具体活动中,这种形式被分为作者作品的写作关系与读者作品的阅读关系。在这种形式中,作者和读者间的互相交流几乎没有。这种创作和欣赏主体的割裂关系主要是因为技术原因。特别是在纯文字书本的阅读中,阅读仅仅围绕着作者的主体性铺开,读者唯有以屈从的心态去阅读,而最后或者接受、或者拒绝。

技术的飞速发展变换了这一原有的主体审美模式,以电脑、数码技术、网络等技术相融合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正渐渐变换着主体关系和艺术交流的模式。审美主体性理论慢慢被审美的交互主体性理论取代。交互主体性理论用主体―主体方式或主体―中介―主体方式来确认人和人的相互交往关系,表示一种新型人与人关系的创立。在艺术具体创作中形成的乃是作者和读者密切联系的方式:作者―读者或作者―作品―读者方式。此种理论将使艺术的创作与欣赏密切关联,因此致使艺术的产生与接纳进入一个新的空间。为了提升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功效,平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运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作为支撑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是可以快捷和可靠地交流与变换信息,相当容易协助人们高效且快捷地交换文字、言语、脸部表情、影像等重要交流元素,所以能给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临场感受”与“好的交流情绪”,进一步协助作者和欣赏者建设起友谊之桥:对方能够相互尽可能地展示各自的想法,对那些都关注的主题能互相了解。“临场感受”乃是新媒体艺术在协助艺术创作和欣赏时,渴望达到交流目标的一种重要方法。

此种动态交互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由作者本人独自创作艺术作品,马上把作品公布于众,通过BBS或作者本人的Email,迅速从民众那里看到他们对作品的评论和看法,然后把这些看法和意见展现在作者对作品的整改或尚未完成部分的创作之中。第二种存在方式则是由作者与欣赏者一同创作作品。新媒体艺术冲破了原来的在特殊地点和特殊时间中的作品展现形式,任意一个人,无论在哪个地方,只要他拥有基本的上网设备和交流技术,他就能够参与到作品的互动过程之中。欣赏者能够依据自己的了解与爱好,对艺术作品作改变,创作出适合自己审美情趣与想象的新的艺术作品。这种新的艺术作品已不是留在欣赏者思想意识中的审美经验,而是被欣赏者的再度创作变成现实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原创者与欣赏者间的隔阂已不存在。作者依据欣赏者的变动还能够继续从事自己新的作品,这种互动坚持下去,事实上就导致了每位参加者都有两个身份:既是作者又是欣赏者。作为作者,他需要主动参与到原来那个作者的创作中去;作为欣赏者,他也需要准时地反馈欣赏者的看法。此种作者和欣赏者两方的互动就极好地呈现了审美的交互主体性,实现了由单独的作者的“独白”向双方的作者和欣赏者的互相“会话”。

此种“由独白到会话”的审美交互主体性特点展现了美学理念的一种当今变化。这种变化有其内在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人们思想意识的现代转变。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改进,人们的思想认知也发生了改变,人们已看到事实上没有这种死板的、唯一的视角,由此可见,就客体来说,社会的不完满性、多重性就得以展现,这也就意味着共生、互惠、共存,应是当今世界的根本之道,更意味着生命之所以是生命的最大可能是源自于各种物种间的会话。所以“会话”不是“独白”,就变成自然演化中公开的秘密。可以想象,审美活动中的此种“会话”终将变成一种主流。

审美体会主动性

原来的艺术观念认为,艺术产生过程结束于艺术作品的完成之时,艺术品的产生之日就是艺术产生的结束之日。而自上个世纪60年代风靡欧美的接纳美学理论却勇敢提出“欣赏者中心理论”的艺术理论来反驳原来的“创作者、作品中心理论”。

显然接纳美学特别注重读者中心作用的观念不无偏颇,可它对读者在艺术作品欣赏过程中能动作用的表述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根据接纳美学的看法,艺术家创作了艺术品,仅仅给读者提供了创造艺术价值的机会而并不是价值本身。多数产品的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但艺术品的价值反而是由劳动者与消费者一同创造的,艺术作品唯有透过接纳主体的主动赏析与参加过程才能把内在的艺术转化为现实的艺术,所以艺术作品的赏析同时也是艺术的再创造。尽管在作品赏析过程中,接纳主体不一定能创造出实物化的艺术作品。可是,一个艺术作品历经很多人的审美内化,融合了众多极富个性特色的生活体会、审美情趣后,原来实物形态的作品就在每个人的内心“活灵活现”,转化为审美意象,舞起生命之舞蹈,闪耀生命的光辉,用各种感动方式烛照着每个人的精神生活,艺术创造到这里才最后结束。

接纳美学有关艺术生产以接纳主体的主动赏析为结束点的看法是正确的。但在现实运作过程中,对那些普通文本的各种解读让最后的审美创造不能达到一致的结果,这也阻滞着人们设法在同一文本的艺术赏析中获得大家一致的审美创造结果的努力,因此,接纳美学提出的这一理论由于不能进行实际操作而变成了一种理论假设,真是让人感到遗憾。可这种缺憾在电子网络高度发达的现在,在新媒体艺术中最后得到了化解。当一个艺术作品在网络展示的同时,人们就进入了艺术赏析部分,作品展示完毕或作品还在展示过程中,赏析者就会通过网络发来信息描绘各自对作品的内心体会,其中肯定有相同点,更有不同点。作者自己,或网页的版主是作品的发言人协助赏析者了解作品内涵,也在持续接纳赏析者欣赏过程中迸发的心灵火花,就会对作品有更深的理解,还能深化作品的主旨,并对出现歧义的赏析者的感想解析评论,从而理顺出更适合作品本质的认知。这样在受众和作品的发言人、受众和受众之间持续不断的审美沟通中,对作品的赏析和认知达到了某种共识。此种共识的获取是很有深意的,它一方面预示着艺术生产在接纳主体的审美创造行程中最后能够完成;另一方面在达成赏析共识的行程中,培育了受众的审美感知力、审美领悟力、审美想象力等众多审美能力。而受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对于提高人们的整体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从审美心理视角解析,审美体会的主动性,即“我审美故我在”,迎合了人们的沟通需求与表现需求。它让个人行为得到大众的重视和确认,从而提升了艺术作品赏析者的主人公意识。比如,纽约州立大学的乐芙乔依的艺术作品《我的转折点》,用一段Flash创作的黑白动漫开始,一些不知名的小情节,把欣赏者带进一种告解的境界。走进主画面后,欣赏者能够挑选看他人的故事,或把自己生活中的转折点和他人共享。为了体现群体性,乐芙乔依把收集到的小故事,按照内容划分为:教育、紧密关系、健康、意外事情、工作、移民、战争和政治、经济、成长与家庭等十二大类。赏析者不但能用这十二大类来找寻自己关注的故事,还可运用性别、民族、年龄或者号码来寻找。在这里,赏析者不但能赏析,而且还能主动加入创作,事实上是赏析者在全部过程中由被动转变成主动,他们用自己的加入佐证了他们在艺术中的存在。总的来说,新媒体艺术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已变成牵动我们社会心理的一道风景线,对人类的发展,特别是对艺术理念、美学理念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英]著,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天津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2.尼葛洛庞帝著,胡冰、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

3.张朝晖:《什么是新媒介艺术?》,《美术观察》,2001(10)。

4.汤因比[英]等著,王治河译:《艺术的未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编校:施 宇

上一篇:报业数字化面临的问题与解决路径 下一篇:用历史的眼光挖掘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