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英语习得个人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2-03-01 11:15:45

高职学生英语习得个人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策略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二语习得理论中个人影响因素理论,分析高职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如何受到个人影响因素的影响,并提出如何能够引导高职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

【关键词】高职学生;英语习得;个人因素;解决策略

随着我国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不断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岗位需要大批毕业于高职院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特别是具有较好英语功底的技术性人才。由此可见英语教学在高职课程中的重要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各专业的英语课程所占比例约为10%,各专业在教材的选择上也各有不同,但是大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不高,认为学英语就是为了考试,他们还认为学习英语和他们以后工作没有关系,因此除了少数对英语感兴趣的同学,大部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都不高,导致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困难。本文从二语习得理论中的个人因素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能够更好的帮助高职学生习得英语的方法。

一、高职学生英语习得个人影响因素分析

Rod Ellis在《第二语言习得概论》中提到二语学习中的个人影响因素分两类:自身因素和普通因素。自身因素包括动态群体因素、态度因素和个人学习技能因素。普通因素包括年龄因素、智力因素、认知因素、动机因素和个性因素。本文将具体分析高职学生在英语习得过程中如何受到个人影响因素的影响。

(一)自身因素

1.动态群体因素Group Dynamics

Bailey(1983)认为许多语言学习者中竞争和焦虑对他们产生很大影响。一些课堂学习者会将自己和班级同学进行比较,同时他们也会对自己所努力的进程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Bailey(1983)也提出学习者会将自我形象与其他学习者形象比较,要么增强要么会削弱二语习得的作用。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学习过程中,英语基础好的同学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这样他们的焦虑感就会减小,他们会更努力使得自我形象趋于成功,因此他们会更好的学习英语。反之对于基础较弱的同学会在竞争的过程中焦虑感不断的增强,自我形象也趋于失败,这样的负面影响会使他们逐渐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态度因素Attitudes

态度因素包括对教师和对教材的态度。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对老师有一定的偏好。Strevick(1980)认为有些学习者喜欢教师给他们更多空间去发展自己,而有些学习者喜欢教师给他们安排更多的课程任务。学习者是否喜欢其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高职英语教师授课方式也各有不同,学生也会因此而受到不同的影响。此外教学材料的选择也会影响到语言的学习。目前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材的选择各不相同,而学生会期望教材能够更加贴近生活或是以后的工作内容,如果教材选择不当的话他们也会有抵触的情绪,从而影响到英语的学习。

3.个体学习技能因素Individual Learning Techniques

学习技能在不同的个体中的差异也是很大的。以语法学习为例,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常用的学习方法主要有:①按照语法书条目背诵语法规则;②运用语法练习册练习语法题目;③阅读并根据上下文学习语法;④通过写作来操练语法。我们可以看出,前两种的方法比较机械,而且容易忘记,没有把语法与实际内容结合,不能深入了解语法在文章中的使用。而后两种的学习方法比较灵活,不但了解语法内容,并通过使用语法来加深对语法的运用,这样记忆更为深刻。由此可见,学习技能在二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普通因素

1.年龄因素Age

年龄因素对二语习得的速度有着重要影响。儿童和成年人之间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成年人具备一个完整的掌握语言的系统。如何掌握语言系统是一个潜意识行为,虽然他们没有系统的学习如何去掌握语言,但是成年人会有一套他们自己的语言习得机制。也就是说年龄大点的学习者可以潜意识的掌握语言学习规则,并在习得语言的同时将这些规则运用到语言学习当中。高职院校在校生都以成年,他们习得语言的速度rate也应该比他们在以往的学习阶段快,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更多的学生认为自己以前很多年都没有学好,在校也不会有所长进,因此放弃了提高英语水平的机会。

2.智力因素Intelligence & Aptitude

智力因素有两个方面,智力Intelligence和资质Aptitude。智力指的是掌握并使用一种专业技能的能力,而资质特指在习得二语时一种必须的认知能力。智力可以影响到二语习得中技能的掌握,但是对口语技能的获得影响很小,也就是说智力会影响课堂中的二语学习,但当二语作为一种交流语言存在时,那他的影响就微乎甚微。而如果学习者有着很好的语言资质时,这样会加速他们在掌握这门语言的速度。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不如本科生,因此他们会自认为自己的智力水平不如本科生,从而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影响了英语的学习。

3.认知方式因素Cognitive Style

认知方式指人们感知、概念化、组织和回忆的一种方式。在二语习得理论中认知方式有场依赖Field dependence和场独立Field Independence。Hawkey(1982)分析了这两种认知方式的特点。场独立的学习者以一个人为中心,有很强的自我观念,他们热衷于分析,社会交际能力较弱。而场依赖的学习者立足于从整体出发,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因此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强,但是他们不善于分析,对任何信息都照单全收。从现在的研究来看没有论述能够说明到底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什么样的认知方式更好,Rod Ellis(1999)提出不是每个人都是绝对的场独立风格和场依赖风格,而只是倾向于某种认知风格罢了。其次,这两种认知风格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具有可塑性的。它们之间的界限是不明显的,有时候可以相互转化。 这两种认知方式同样在高职院校英语学习者身上有所体现。

4.动机因素Motivation

Gardner and Lambert(1979)将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和融合性动机Integrative。工具性动机是指学习者为了达到某个学习目的而产生的学习动力,如外语等级考试,找工作等。融合性动机是学习者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及风俗习惯的兴趣,从而希望能够更多的同该语言的人交流。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迫于毕业和就业压力去学习英语,当然也有通过深入学习英语对英语国家文化感兴趣,更加刺激了这类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5.个性因素Personality

个性因素包括了内向外向,交际技能和抑制力的影响。不同的性格会形成不同的交流和语言能力。善于交际的人性格一般会比较外向,在使用语言交流过程中他们能够更好的和人们沟通。而内向的学习者虽不擅长交流但能够比外向的人更加快速的掌握感念。

二、针对个人影响因素分析提出的解决办法

1.针对自身因素

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端正学习英语的态度,积极的参与竞争,通过竞争虽然会产生焦虑感和危机感,但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其变成成功的二语习得,教师要在课堂上不但要鼓励那些竞争中的胜利者,还要帮助那些在竞争中处于弱势的学习者,从而提高他们对英语的信心。其次,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向教师和具有成功经验的同学请教,尽快找到适合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高职英语教师应在课堂上传授多种学习方法,教材的选择应重在英语和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应注重语言的交际,以及同本专业相关的阅读等内容。适当的教材可以使学生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学习方法的传授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获取英语学习的最高效率值。

2.针对普通因素

首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自主能力不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如何利用多年的学习经验,发挥母语在二语中的正面影响,借鉴母语习得总结出最利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其次,不要过分看重智力因素,教师应该鼓励那些“笨鸟”,所谓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同样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对于语言的天赋,有些口语能力强而有些写作能力强,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再次,教师要在教学中去提高学生的二语认知度。经历过高考的学生总认为只要学好语法,会阅读,写文章就可以,但是想要真正的学好语言就要熟悉它的文化背景,要对英语国家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要有所了解。最后,要根据自己的性格选择学习方向。如果是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注重实际交流,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分析个人影响因素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影响,让我们从二语习得理论了解学生在学习英语所受的影响。教师应该深入学语习得理论,帮助学生利用好这些语言规律,及时引导与调控自己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自己的优势,更好的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Rod Ellis.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上海:上海外语教学教育出版社,1999

[2]蒋莹. 二语习得的动机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J]. 职教论坛,2009,(6):95-96

[3]杨柳青. 二语习得理论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启示[J]. 科技教育创新,2010,(10):290-291

[4]何培芬. 二语习得理论与外语教学[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10):118-120

[5]冯炜霞. 自主学习策略与二语习得[J]. 英语教学,2009,(2):4-5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师教研素质现状探讨 下一篇:TQM视角下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集中实习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