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程下数学教师的转变

时间:2022-02-28 12:30:59

谈谈新课程下数学教师的转变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动手实践,要把合作交流的空间真正还给学生。

关键词:转变;提高;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班级里每位学生的学习行动力,在对某一问题得出结论之前,要给所有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不能以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为标准,剥夺少数人的思维时间。应让所有班级成员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又能够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下面说说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行为的转变。

一、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

传统教学中,为了应付考试,很多时候教师只看重结果,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丰富经历和探索乐趣。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教学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不能单一地讲授知识,要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作为其中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思维过程发现真理从而掌握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在教学几个不为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个数之间的关系时,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几个不为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个数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列举多个非零数相乘,让学生独立分析、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并总结,这样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

二、由注重“教材”向注重“用教材”转变

新课程提出,课本不是教材的全部,教材也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也不是对每个学生都适用。也就是说,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对教材所给内容进行整合,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做一番科学的艺术处理,从而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思路,让每个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使每个学生得到新知。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多姿多彩的图形第一节几何图形时,可先用多媒体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引导学生回忆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习的立体图形,再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课桌上学具盒中的物体,哪些是自己熟悉的立体图形,哪些不是。对于类似于圆柱的茶叶盒和类似于圆锥的调线陀,它们的外形与圆柱、圆锥的有何区别,动手摸一摸,看看它们的表面与圆柱、圆锥的表面有何异同,这样就可使学生在自己观察、触摸中感知棱柱、棱锥与圆柱、圆锥的不同,从而让学生认识了两种新的物体――棱柱、棱锥。接着教师再演示圆柱变成棱柱、圆锥变成棱锥的过程,这样就使整节知识“活”了起来,使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学到了新知。

三、由注重“讲授”向注重“诱导”转变

平时教师讲解题目时即使格外用心,分析都很到位,可是学生遇到类同的题目还是不会做,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虽然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数学的例题是知识由产生到应用的关键一步,即所谓”抛砖引玉”。而有时教师可能就是机械的例题接例题,练习接练习,虽然一节课的任务也完成了,但并没有引导学生对每个题目进行反思和改变,学生只对例题的了解停留在表面,也就达不到理解,更谈不上会做变式题。新课标要求老师的角色不是知识的传递者,所以,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一节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把学生分成小组,每小组学生通过观察太阳光线和手提灯发出的光线,区别这两种光线不同,明确“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两个概念,然后再让他们动手操作一根直木条,一块长方形纸片分别与投影面平行、倾斜、垂直时木条、长方形纸片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在学生明白这一道理后,处理例1就势如破竹了。在这节课上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验探索,去发现规律,必要时教师作以引导,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这一知识过程的快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行为方面要大胆转变,熟练驾驭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自己成为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同时兼有导演、主持人、编辑的重任,真正让每个学生都学到知识,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涂荣豹.试论反思性数学学习[J].数学教育W报,2000(4).

[2]马忠林.数学教育评价[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刘彦.从高斯、阿贝尔、枷罗华的成才,看其导师的培育艺术[J].数学教师,1994(4).

上一篇:通航创业、创新,有艰辛、也有喜悦 下一篇:糟糕植入让中国元素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