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语用中的动态语境概观

时间:2022-02-28 09:18:56

跨文化语用中的动态语境概观

一、引言

语言的运用总是处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语境涉及语言交际的现实环境或具体情景,它由一系列同语言交际密切相关的主客观环境因素构成。这些因素决定了语言表达的特定意义。语境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如何参与交际以及在交际中如何发挥作用的基础。当词语进入到具体的语言活动后,它所具有的语义是非常丰富而又非常复杂的,有语言本身的意义,还有环境给予语言的意义。这些丰富而又复杂的语义,不能只从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去理解,而要联系语境进行分析。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多种理论一直试图揭示说话人的语言产出(speech production)中所需的不同过程。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分析,语言研究者们都一致认为,说话人的语言产出过程并非偶然现象,说话人在开口说话之前进行着合理而复杂的计划。这一观点受到了广泛的认同。不过这个复杂的计划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在计划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又包括哪些因素?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研究者们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本文则旨在分析语境在跨文化语用中的动态作用。

二、语境

1923 年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马里诺夫斯基提出情景语境的概念,认为交际环境对于语言交际来说是不能缺少的部分。韩礼德将语境因素归纳为三个部分:场境、交际者和交际方式。也就是说语境涉及到交际的时间、场合、当时的社会、文化及政治背景,与交际相关的人物和他们在交际推理过程中所产生的认知,以及交际者的面部表情、身势语等诸多内容。一般认为语境是言语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所处的境况,语境包括两大类:语言性语境或非语言性语境。综上所述,语言自身存在的环境,叫语言环境;语言进入运用阶段的环境,叫言语环境。语境是语言环境和言语环境的总称和简称,它指语言存在和运用的环境。

关联理论的语境观。Sperber和Wilson 1986年出版的《关联:交际与认知》一书,不但提出了话语理解和表达中存在关联性的假设,而且倡议将语用学的理论重点移到认知理论上,他们的学说被称为认知语用学。他们对由编码到解码过程的传统语码交际模式提出质疑,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语言交际的过程是以明示――推理的模式进行的。在明示――推理的过程中,说话人明示的目的就是通过使听话者明确说话者使某些假设显映的意图来改变听话者的认知环境。关联理论认为,在语言交际中。听话者对世界的假设以概念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构成用来处理新信息的认知语境。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对话语理解起作用的是构成听话者认知语境的一系列假设,而不是具体的情景因素。语言使用者通过经验或思维已经把有关的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了,这种语用因素内在化、认知化的结果就是大脑中的认知语境。Sperber和Wilson认为,语境是一种心理构建体,是听话者对世界的假设,它们以概念表征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构成一个人的认知环境。

三、交际过程中动态语境的构建

语境是在语言交际中形成的,而交际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HaUiday研究的是静态的语境,但他也认为,语篇的每一部分既是语篇也是下一个语篇的语境。Frank Dance提出交际过程是呈螺旋状上升的,随着言语交际过程不断发生变化和发展,原先的受话人将反馈信息传递给发话人,发话人已经接收到了新的信息,因此,当交际过程进入到下一回合时,交际双方所处的语境都将发生相应的改变。那么说话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使自己的语言交际符合语境的变化。而与此同时,说话人也可以利用一些语言手段来操纵语境要紊,以便更有效地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1.交际对象。同样一个意思,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说法,有时即使是同一个发话人,对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说法。因为,交际双方各自的特点及彼此的关系对语言使用所发生的影响。因此,在交际过程中,主客体需要知觉交际发生的社会文化语境,对交际对象的社会角色、性格特点及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等有充分的了解,这样交际才能顺利进行,否则会出现交际误解。

2.语体的选择。语体就是言语功能的变体,是由于语境不同而形成的使用语言特点的体系。语境的客观因素对使用语言起着很大的约束作用,这就是言语的功能变体――语体。语体首先是在特定语境中社会交际需要的结果,在不同语境中进行交际的需要影响到言语的特点,就形成不同的语体。根据在交际中对语体选择的要求,交际者应根据交际的情况慎重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语体,否则可能引起交际障碍。

3.词义的选择。语境与语言理解有密切的关系,尤其在中西不同语境中,词义的内涵、语言的组合搭配习惯表达方式等都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考虑到这些语言特征,在各自语境中正确理解和选择词义,否则,就会造成词不达意、语用失误。

参考文献:

[1]刘焕辉:《言语交际学》,江西教育出版社, 1987。

[2]刘绍忠:《语境与语用能力》,《外国语》, 1997.3。

[3]刘世理:《谈对语用意义的多层面语境理解》,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6。

[4]王得杏:《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孔韶辉、路雅琴、张丽英:大连工业大学。

上一篇:基于原型范畴的英语词汇直接学习 下一篇:社会语言学的得体性原则与英语听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