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中间件与国际巨头过招

时间:2022-02-27 05:27:15

国产中间件与国际巨头过招

虽然从整体实力上看,国产中间件仍难与BEA、IBM两大巨头分庭抗礼。但是,羽翼渐丰的国产中间件已经有了与他们“过招”的力量和勇气。

“BEA、IBM是中间件行业的巨人,只要你做中间件,你就不能不抬头看他们。” 在中间件领域做了10年,陈先生对国际中间件厂商的“威压”感触很深,“很长一段时间,国外厂商就像压在国内中间件厂商身上的大山,难以撼动。”

但是现在,形势开始有所转变。虽然从整体实力上看,国产中间件仍然难与BEA、IBM两大巨头分庭抗礼,但是羽翼渐丰的国产中间件,至少已经有了与他们“过过招”的力量和勇气。

凭内功与国际厂商短兵相接

2007年3月,金蝶公司的应用服务器成功中标国家“金宏工程”一期。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就此评论说:“政府在如此重大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中采用国产中间件,给国产中间件打了一剂强心针。”

“金宏工程”全称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被不少专家称为“十二金”之首,参与建设的开发商和集成商几乎都是业界各路“诸侯”。中间件在“金宏工程”中将起到基础软件平台的作用,各部委的子项系统都将运行在应用服务器这个基础中间件平台上,由此可见其对投标产品的“高标准、严要求”。

金蝶拿下金宏工程,只是近年来国产中间件颇多斩获中的一个。根据计世资讯的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国产中间件已经占据了国内将近1/3的市场份额。在东方通、金蝶等一批本土中间件厂商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用户已经开始认识到国产中间件的价值,一批重量级的用户都开始选择国产中间件。

而之所以国产中间件能逐步赢得用户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产中间件厂商练好了“内功”,在技术、性能方面和国外产品的差距不断缩小。东方通公司副总经理徐志东就向记者表示,在基础类中间件产品上,东方通的产品和国外产品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网通集团的一位工程师告诉记者,他们在执行项目、选择中间件产品的时候,的确首先会考虑该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我们担心系统上线后出问题,所以对于国内厂商的产品,我们不得不先选用他们的beta版本进行‘压力’测试,但测试效果往往都还不错。”

借SOA扩大发展空间

根据计世资讯的报告显示,中国中间件市场销售规模将从2006年的18.89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1年的68.22亿元人民币。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土炮”和“洋枪”间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如何在国外品牌的阴影下找到自己的市场空间,正是国内中间件厂商在努力解读的命题。

从2006年开始,SOA的实质性推进成为中间件产业的契机。本土中间件厂商已经认识到,谁把握住了SOA的巨大机遇,谁就能重新改变产业价值链格局,争取到更大市场空间,提升自己的产业话语权。徐志东表示,SOA作为中间件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需要各中间件厂商共同发力。“要让SOA更加贴近用户、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才能逐步将SOA落到实处,进而在中间件市场多分得一杯羹。”

东方通首席软件设计师朱律玮告诉记者,东方通 2006年推出了符合SOA标准的企业应用集成开发平台产品。此外,东方通还推出了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SOA研究与交流的俱乐部――中国SOA俱乐部,加快培养和储备SOA人才的步伐,力争通过建立人才优势获得决胜的长远力量。

消除用户疑虑才是关键

在几年前,曾经有业内人士指出,“资金、技术、用户”是摆在国产中间件厂商面前的三座大山。但是对于前两者,目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已经不是问题,国内中间件厂商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于用户。

“虽然成功的应用案例越来越多,但是很多用户对于国产中间件产品还是心存疑虑,认为包括中间件在内的国产基础软件都不行。这一方面是历史遗留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国内厂商市场营销力度不足造成的。”金蝶中间件总经理蔡军很无奈地说。

这种无奈并非只困扰着金蝶一家,记者在东方通也听到类似的声音。徐志东和朱律玮都对记者表示,国内的一些用户对于国产中间件的宽容度太低,“国外产品那么贵,即使有了Bug,感觉好像都不太着急。但是对于国内的产品,稍微有点小问题,就无法容忍。”

“以前可能国内的中间件厂商都在埋头做技术,现在我们也要扩大市场营销的力度,让中国广大用户了解中国人自己的产品。”蔡军说。

上一篇:如何提高农业科技培训教学质量 下一篇:书香浓浓的英国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