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新文化的旗手

时间:2022-02-26 11:18:36

鲁迅 新文化的旗手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意识到了时间的不可退性,旧有的必将逝去,新的一定会到来。

他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主斗士;他没有做成医生,却用自己的文字尽了一个做医生的责任;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他用笔尖锐乃至刻薄,但在尖刻的笔调背后,却含有对国民和国事的悲悯。他就是中国的“民族魂”――鲁迅。

从百草乐园到世态凉炎

鲁迅1882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他的爷爷是翰林出身,曾经担任过知县,后来在北京担任内阁中书,他的父亲则是一个饱读诗书的秀才。因此,名门望族的鲁迅在温暖与欢乐中过着士大夫家庭里的少爷生活,在百草园里快乐的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这样的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使得少年鲁迅获得了良好的教育,加之他自己聪慧过人,因此,展现在鲁迅面前的应该是一条光明的仕途之路。

1893年,在鲁迅的家庭中,发生了一场决定他命运的风暴。这场风暴,无情地摧垮了周家的安乐世界,也从此彻底改变了鲁迅的生活。祖父因为参与了一个科举考试行贿的案子被判“斩监候”。定为“斩监候”,祖父年年都有被处死的威胁,特别是到了“秋决”的时候,家里人为了避免危险,每年都得花一大笔钱去通融,监候了八年,通融了八年,钱财几乎被搜刮光了。

而祸不单行,鲁迅的父亲也得了重病。作为长子的鲁迅,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的重担。然而,家境已经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唯一的办法是靠变卖衣服和首饰来维持。于是,鲁迅几乎每天都到当铺里去,把衣服或首饰送上比他高出一倍的柜台,在轻蔑的眼光中接过了一点可怜的钱,然后再到药店里,给久病的父亲买药。到了后来,他的父亲也病死了,家里仅有的二三十亩水田也卖光了,鲁迅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在家庭没落的凄凉气氛中,鲁迅切实地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因为家庭的贫困,鲁迅不能像别人的孩子那样正常发展,不能考科举,谋一条生存之道。而鲁迅走的则是被当时人最看不起的一条道路:进“洋学堂”。它被世俗的人们看成是走投无路而把灵魂出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1898年,16岁的鲁迅离开故乡,揣着母亲多方设法筹借的8块银元,进了南京水师学堂。第二年,他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南京路矿学堂。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

日本留学的《彷徨》

1902年4月,鲁迅怀着寻求真理、找一条救国救民道路的强烈愿望到日本留学。他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鲁迅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那时的革命者极力鼓动剪掉象征清朝统治的辫子,在异国人的眼里,这条多余的、直拖到臀部的长辫,仍然是一种耻辱与失败的象征。鲁迅在这种革命气氛的影响下,在1903年3月,他决然地第一个剪掉了辫子,以表示对清王朝的憎恶和与之彻底决裂的决心。

1906年,鲁迅和同学在课间看了时事的幻灯片,两个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土地上打仗,日军抓到一个中国人说他是俄军的间谍,要砍他的头,围观的都是中国人,这些中国同胞面无表情,像看杀鸡杀狗一样地看自己的同胞在中国的土地上被外国军队枪毙。“万岁!”此时课堂里爆发出一阵欢呼。顿时,愤怒、屈辱、悲痛一起猛烈地在鲁迅的心中燃烧起来。他意识到解救人民最要紧的不是“医”,而是需要打开思想上的枷锁,唤醒民众起来斗争。于是鲁迅决定弃医从文,拿起拯救灵魂的手术刀。

鲁迅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鲁迅确信文学艺术可以救国,可以改变人们的精神,进而使祖国赢得新生。因此,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友人商定办一个文艺性的杂志《新生》,期望《新生》大胆探索自己民族的灵魂,从而使古老的中华民族,能够获得新的生机,新的活力。

鲁迅不想把《新生》变成政治活动的园地,只是想发表一些唤起祖国人民新精神的启蒙之音。然而,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已迫近眉睫,周围的人都热心于实际的革命政治活动,对文学艺术很冷漠,用文艺刊物来陶冶精神的意义,还很难被人们所理解,因此尚未问世就流产了。蕴藏着许多美好憧憬的《新生》之梦的幻灭,使鲁迅感到一种失败的苦恼和彷徨。

心灵的《呐喊》

1909年,鲁迅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1912年初,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教育部迁至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同时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担任校外兼职讲师。

尽管鲁迅热爱文学,并且期望用它来振奋同胞们的精神,然而冷酷的现实并不尊重和珍惜他的抱负,无情地逼迫着他为谋生而消耗着宝贵的时光和才华。鲁迅没有力量扭转眼前的命运,他只能面对严峻的现实,把对文学的酷爱深藏在心底。然而,鲁迅知道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是可以同医治国民精神这一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的。所以鲁迅十分认真地翻译、讲课、编写讲义,而且注意介绍最新的科学知识。由于他尽量结合当前世界科学的新成就来编写讲义,所以他的课程,得到学生们的喜爱。

然而,隐藏在鲁迅心中的文学救国之火从未熄灭过。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狂人日记》的发表如同在中国上空打了一个霹雳,整个天幕好像被撕开了一般。这篇小说,大胆揭露了人吃人的封建理念,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也宣告了现代文学新时代的到来。从此鲁迅一发而不可收,在同旧世界的斗争中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成为文化革命的主将,并将文章集于《呐喊》中发表。

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1919年鲁迅发表短篇小说《药》,《药》讲述的是纯朴善良而又愚昧无知的农民华老栓一心想用人血馒头给患肺病的儿子治病,并在革命者夏瑜被杀的时候得到了人血馒头,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与群众的麻木与冷漠,鲁迅把它总结为“要救群众的人反被群众所害”。

民族魂

鲁迅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热情支持青年学生的正义斗争,揭露段祺瑞执政府镇压学生运动、制造“三・一八”惨案的罪恶行径,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后期,他反对政府对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的血腥镇压,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写下了《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一系列充满义勇正气的文章。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

鲁迅用他的文学创作战斗,也用其他一切他所能采取的方式战斗。他创造了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的论文的新式体裁,在他大量的论文里,他评论着当前的政治、社会、伦理、科学、文化、艺术各方面的问题,为反对人民的敌人和发展人民的文化进行了辛辣无情的斗争。鲁迅后期的论文里表现了坚定和成熟的革命世界观,对于当时的人民革命事业作了杰出的贡献。这些论文跟他的小说、散文诗、回忆同样是鲁迅留给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此外,鲁迅还进行了很多翻译工作和有关中国文学史的科学工作。他始终是青年文艺工作者的最热心的教师和朋友。在鲁迅的一生中,他不但用笔参加革命斗争,而且也直接参加了许多支持革命斗争的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

鲁迅由于长年累月处在紧张工作和战斗之中,多年的肺结核病加重。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寓所中与世长辞,终年55岁。巨星殒落的噩耗传来,全国人民以及世界进步人民十分痛惜,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在宋庆龄主持的鲁迅葬礼中,人们用一面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旗覆盖在鲁迅棺木上。“民族魂”,这正是中国人民对鲁迅的最高褒奖。

鲁迅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许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译成英、俄、德、法、日多种文字。鲁迅是一百年来最受瞩目的中国近代文坛泰斗。他是苦难深重、罪孽深重的中国历史给中国人民的伟大馈赠。他用一生的文学、文化实践,昭示了具有现代意识的中国知识分子反对封建专制传统,反对国内外压迫,争取人的解放和民族的解放的历史方向,为中国和世界留下了一份丰厚的具有永久魅力与价值的精神遗产。

历程评述:

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灵魂,鲁迅的一生是启蒙的一生,救赎的一生。鲁迅的文章内容包罗万象,笔锋对准了千奇百怪的病态社会的方方面面,观察、分析问题深刻,逻辑上无可辩驳,而且挖到历史的根脉、现实的底蕴、人的灵魂深处,充分显示了他的持久性和韧战精神。今年是鲁迅逝世75周年,然而,更值得纪念的是他锋利如刀的文字在时下社会中的应验与镜鉴。近日佛山发生的一起18路人漠视小悦悦被两车撞到碾压事件,仿佛又让我们看到先生小说《药》里描摹的“看客”的形象。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外衣下,人情的冷漠,令我们心头一惊,原来在鲁迅早已离去75年之后,他笔下冷漠的看客们依旧生活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让我们不得不再次直面自己灵魂深处的一道道丑陋的疤痕。

上一篇:邹凯 勇者归来 邹凯誓言伦敦“复仇” 下一篇:黄奇帆 共同富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