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刑事补偿制度的思考

时间:2022-02-26 07:10:52

国家刑事补偿制度的思考

摘 要:全国人大常委会2007年立法计划别提出了18件建议项目,其中包括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法。“我国已经建立国家刑事赔偿制度,”陈兴良说,如果能够进一步建立国家刑事补偿制度,则更能彰显我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更能树立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关键词:形式补偿 制度

一、刑事补偿制度的概念

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是指对那些因受到犯罪侵害而遭受物质损失,且又无法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获得损害赔偿,并因此陷入严重生活困境的被害人及其家属,由国家通过法律程序给予其一定的物质弥补的方式,有关刑事被害人之补偿的对象、范围、原则、机构及补偿程序等一系列法律规定的总和。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对被害人而言是一种恢复性的刑事保护制度,从实质上来看是一种国家社会救济方式,且应以刑事诉讼的存在为前提。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在世界各国的建立,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符合当今时展的潮流。我国的国情和国家性质决定了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而且该制度的建立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是可行的。因此我国应制定一部专门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法》来保护刑事被害人的正当权益,实现社会的正义。

二、刑事补偿制度建立的现实意义

通常,如果是小一点的刑事案件,比如盗窃、轻伤等,被告人会考虑到赔偿能减轻刑罚,就会积极赔偿,这类案件通常在公安机关的侦查环节就有了明显的表现,与此相反的是,越是重大犯罪,比如杀人案件,被告人知道即使赔偿也难逃死刑,索性什么都不赔,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而这类案件的受害人所受伤害显然也是最重的。实际上,暴力型犯罪人通常文化素质更低,职业能力更差,经济条件也很不理想,靠这些人去赔偿,也不现实。

“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犯罪人特别是重案犯罪人会积极主动地赔偿被害人,但我们完全可以发动社会力量来补偿。”一位法官曾说道,犯罪是社会中必然存在的现象,对于某一个具体的犯罪人和受害人来说则是偶然的现象,从宏观方面而言,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实际上是在替社会承担这种必然的风险,因此,在这些人无法得到犯罪人赔偿的条件下,由社会来承担补偿责任,实际上是公平合理的。此外,刑事案件被害人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补偿或者赔偿,就可能会因为经济窘困而导致生活失去依靠继而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或者因情绪怨恨而对社会产生仇恨,继而可能引发犯罪行为。在现实中,绝大多数刑事犯罪分子都没有实际能力来履行法院判决的对被害人的损害赔偿金,并且这种状况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势必导致被害人不仅遭受犯罪行为侵害所带来的巨大的身心上的伤害,而且还得忍受损害得不到赔偿所造成的生活困难等不幸遭遇。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不论被告人受到何种刑罚的严惩,都无法改变被害人所受到的此种遭遇和所处的状况。而现有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根本无法解决被害人的权利保障问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突出,被害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应当受到社会的关注。在国家财力范围内,给予被害人以一定的经济补偿,乃亲民、惠民之举。况且,现在涉法上访案件中,被害人因没有得到经济赔偿而上访的案件占有相当比例,这都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通过国家刑事补偿,满足被害人正当的经济诉求,这是国家财政的正当用途。

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确立是国家人权保障观念的重大转变,即从先前侧重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转变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人权的均衡保障。对于国家而言,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都是同等重要的价值目标。在惩罚犯罪的过程中保障被惩罚者的人权是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忽视对被害人人权的保障。

三、实践的可行性

在国内,随着国家对被害人利益关注,一些比较重大案件中的被害人,国家一般都给予补偿了,而且有的补偿数额还很大。比如,乌鲁木齐市曾对1999年爆炸案受害人或其近亲属予以经济补助,石家庄市政府对2000年该市第二棉纺厂爆炸案的受害人及遇难家属发放补助; 2004年2月淄博市政法委、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建立犯罪被害人经济困难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规定当市民在刑事案件中遭遇伤害后,被害人不能从加害人及其他方面获得实际经济补偿,且生活特别困难的情况下,由政府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救助。特别具有意义的是,2009年5月20日,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批准了全国首部对刑事被害人进行司法救助的地方性法规――《无锡市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施行。在3.2,新疆7.5事件以及成都公交6.5事件等一系列特大案件中,我们的政府就积极给受害者及其家属发放了政府的补偿金,数额之大为近几年之罕见。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我们的政府已经意识了刑事补偿问题的重要性,其对抚慰受害人及家属起到了重要作用,让这些无辜的人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也让我们看到刑事补偿制度的可行性。在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把这种制度于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历程,其深刻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余菲,《刑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2] 贺卫方,《中国法律教育之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2页。

上一篇:住户车位使用权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民诉法公益诉讼当事人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