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任曙林:不能错过的青春

时间:2022-02-26 11:06:04

摄影师任曙林:不能错过的青春

上世纪80年代,摄影师任曙林在工作之余,潜入中学校园,用他的镜头定格下80年代的青春,那些不经意间的一颦一笑,那些美丽绽放的少年气息,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全被留在了照片里;30年后,一位当年的女中学生在参观《80年代中学生》摄影展时忍不住流下眼泪,因为她看到当时的自己是怎样用埋首伏案的姿态掩盖住青春悸动的心绪,曾经和她隔着一张桌子的男生,与她悄然相恋而后结婚,却又最终离开了她的生活。

采访任曙林,原本想请他谈谈当摄影照见青春,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妙用,80年代的青春又是怎样的肆意飞扬。可他却说,那只是当时的青春,每一代的青春都该有自己的内容。真正的青春是经历和感悟,是带着自己的想法独自闯荡世界,是批判和传承,是吸纳各种缤纷的色彩和声音,是走过和领略更多的风景。真正的青春没有固定的样子,每个人都该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发出独特的声音。

拒绝说教,只谈感受,分享自己的故事。他说好的摄影作品是摄影师独特观点的表达。

青春不是拿来怀念的

记者(以下简称记):这组照片在展览时曾引起轰动,现在也出版了同名书籍,请问您当时是怎样想到拍摄这一组照片的?

任曙林(以下简称任):当时我在国家机关任职,是中国煤炭科学院的准公务员,我有自己的工作,但摄影是我的个人爱好,拍这组照片完全是个人行为。其实拍摄这组照片,最早可追溯到1975年的时候。当时我爱爬山,有一天早起去爬山,看到北京五中的学生在学农劳动。我当时看着他们聚在一起指指点点的侧影,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忽然搅动我的内心,似乎有一种力量魅惑着我。我对那整个场景特别有印象,总在心中琢磨。后来,当我有了一定的拍摄基础后,就想拍一个专题来追寻自己内心那种感觉,就选择了“中学生”这个主题。

记:听说这组照片您前后拍了10年?

任:是的,最早的照片摄于1980年,最晚是在1989年3月,在87、88年之后去得少了。当时选这个学校就是因为近,离我的上班地点和我家都不远,5分钟就能走到。中午或者学生们放学的时候,我没事就溜达去学校拍点儿。几年稀稀拉拉拍下来,慢慢成了习惯,就把学校当成一个亲戚朋友的家,没事就去转转,感受一下。

记:能谈谈您当时拍照时的感受吗?

任:我特别喜欢放学的时候,这是我感悟特别深的时候,也是最难拍的时候。因为放学铃一响,学生就像潮水涌出校门,全骑着自行车,一眨眼走光,就剩下静静的校园。我特别喜欢坐在操场上篮球架下感受寂静的校园。我曾经写过一段话:“学生们越喧闹,校园越寂静,这寂静中各种声音都存在着,平时可能听不见,但只要你也静下来,各种声音就会滚滚而来,滚过你的心头,把你淹没。这是我最享受的时刻,这是我休养生息的时刻,也是我舔舐自己伤口的时刻。”我拍摄的时候,有很多强烈的感受支撑着我,也许是对学生的爱,也许是对童年的眷恋,也许是对人生奥秘的一种探索,对永不得解的压抑的一种探寻。校园空了之后,好像很多灵魂都轰鸣起来,压上你的身心,让你思考的同时,获得自由,畅快地呼吸。

记:有当年被拍摄的对象来参观您的展览吗?

任:印象最深的,是当年无意中拍了两个学生,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当时我比他们老师更能感觉到他俩之间有一种微妙的东西存在。后来两人好了,结婚了,又离婚了。那位女生现在45岁左右,在做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她来参观时说,“原来我以为我们的青春已经过去了,看了展览后,感觉青春留下来了”。因为那个年代的中学生活对他们来说更值得回忆,那是个挺幸福、诗意、理想、自由的年代。办展览时,有许多认识不认识的人,听到消息都来了,一看照片,就觉得,哎,真是那会儿的状态,自己都没有注意到。

记:所以您觉得青春是什么?

任:青春有内容,每个时代都不一样,有“五四”时期的青春、也有20世纪80年代的青春。80年代的青春的确有很多好东西,很多民国的、老一代传承下来的东西,逢着那个时代的气候和土壤,全部滋生出来了。所以80年代不是孤立的,这些东西在今天看来依然有生命力。但是青春不需要怀念,而需要创新。每个时代都有时空变化,都会有新的东西与时俱进地生长。有时候我们会想,比如,虽然80年代有很多问题,但为什么当时每个人心灵充实,特自信,还能写诗,而现在的很多中学生却感觉都戴了面具呢?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享受青春。因为青春是个过程,是释放,是成长,是不固定。它不是结果,不是功利的。从不懂事的少年到懂事的青年,这个过程特别应该珍惜。

不懂视觉文化的人是残疾的

记:再说说摄影,能谈谈您是怎样和摄影结缘的吗?

任:很小的时候,我父亲买了照相机,我和妹妹就跟着他去拍照,那会儿他不让我们动,只能当个小助理。到的时候,我父亲去了干校,照相机就落到我的手里,可以自己拍了。初中开始,我就拿着照相机出去,平时爬山、聚会啊,什么时候都拍。

记:你觉得摄影是什么?

任:简而言之,就是在记录生活,是观看、记录和传达信息的方式,然后再把这些三维的东西转换成平面,使人们在面对景和物的时候,产生感受和触动。陈丹青说过,现代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就体现在影像上。作为一种现代的、视觉的文化,相对于文字和声音,视觉语言是崭新的,摄影迄今才180多年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上天悲悯人类,赐给我们一种重新认识自己、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影像符合人类基因中天生的信息传递规律。人类从原始人进化,最开始就是画岩画、结绳记事。所以影像是最透彻的,它具备多义性和可能性,是最迅速、最有效率的传达信息的方式。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离不开影像,它是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你要是不懂,就是半残的。

记:现在我们有很多中学生也喜欢拍摄,从一个业余的拍摄爱好者到职业的摄影师,需要经历什么样的转变?

任:我要纠正一下你的说法。好的摄影者都应该是“业余”的。其实从摄影师诞生的那天起,真正的大师全是业余的。许多所谓的“专业”,把摄影掏空了。摄影无处不在,没有什么题材是不可拍、不能拍的。你在山中,何用寻山?

记:好的摄影作品需要具备什么元素?

任:不管拍什么,景(包括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物(人物、动物)都好,都得有你自己的东西,过去说文如其人,影像也一样,要有你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润物细无声地融合在里面。摄影基本功就不谈了,这是必须的,在这之上,你得具备“借尸还魂”的能力。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拍的东西是死的,但是有了你的魂,这东西才能活。比如齐白石画虾很柔,和山人那种阴冷就不一样。这里面有他的人生阅历,无可替代。所以,在注入魂的过程中需要各种磨练和基本功修养,才能达成这个结果。这个东西也许是一层窗户纸,也许是万水千山,一辈子都达不到,就看个人修为和幸运程度了。

记:中学生应该怎样训练自己的摄影技能?

任:首先训练的是眼睛和心灵。你不会观察,不会观看,不热爱生活就不行。过去我们上课看电影,通常是上午连看两遍,下午复述时99%都能背出来,包括台词啊镜头啊什么的。好的电影符合人的思维规律,懂得用视觉说话。另外,一个对周围世界没有感情的人,没有宽怀的人,知识不渊博,感情不丰富,不合群,没有激情,甚至太善良的人都搞不好艺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记:作为一名摄影师,想必您已走遍千山万水,中国有一句话叫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否谈谈您的理解?

任:不读书,光走道,就是一个普通的行者,没有自己的思想。而书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传承,变成你的,需要一个过程。青年人应该一有机会就多出去走走,这样才能把书上的东西消化成自己的,能拆开了,揉碎了,活学活用。在行路过程中,才能知道什么书值得读,怎么读书,包括和朋友聊天,也像是读书。出去走了之后,人的心情会特别开阔。你会学到慈善精神、宽恕精神、互助精神、感恩精神,很多东西是从花草鸟兽、天地日月中悟出的。你如何独立面对生存,比如买东西讨价还价等,也是行万里路。

记:您在行走中,有没有碰到特别值得纪念的时刻,就是有一种似乎摄影和人生的关窍被打通了的感觉?

任:谈两个。一是1978年的时候,我因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没考上,又不想一辈子当工人,于是请了几天假,独自一人上山思考自己的前途。我弄个小帐篷,带了一小捆挂面,呆在山上,天天看日出日落,写了一万多字的感悟,突然觉得很轻松了。下山后虽然还是工人,但觉得自己看清了很多东西,变得特别阳光,踏实地面对脚下的每一步,充满了奋斗的精神。所以,人在年轻的时候一定得独自出去旅行一次,把自己抛在陌生的环境,学会独立面对问题,对自己负责。再一个就是2012年,办完《80年代中学生》展后,无形中有了压力,别人对你的认识有了一个标准,我就想怎样把这些东西都打碎了,继续自由地活着。我先去了一趟,还是没解决,后来想找别的旅游点,就去找古镇。我到了浙江建德的梅城,那里有千年古寺和百年名校。我在那里呆着,天天睡到自然醒,回到放松状态,到处走走拍拍,游游荡荡,有点时光倒流的感觉。后来认识了一位僧人,跟他说自己的烦恼。他与我交流,送了我三句话,一.不管你做什么,都要把自己的事做到极致;二.你要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三.你走道的时候别把道挡死了,给别人留条缝。又给了我一个法门,就是用出世心做入世事。

采访手记:其实采访进行到最后,我们慢慢离开了摄影这个话题,指向了更深远的人生。在任曙林看来,摄影只是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手中的事做到极致,因为这才是一种活着的精神。他希望自己所分享的内容,像他的作品一样,都是开放的,而感悟世界和成长的方式,因人而异。

上一篇:对初中数学新课改的探讨 下一篇:新课标下怎样上活小学语文课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