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怎样上活小学语文课方法探究

时间:2022-08-29 05:34:52

新课标下怎样上活小学语文课方法探究

我国新课改革风起云涌,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是新课标实施的重要目的之一。而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有教材,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因素。作为教师,我们要怎样才能上活小学语文课呢?

一、备课是关键,提倡写详案

孔子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师者“因材施教”。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对教材,教师,学生,教学环镜等因素进行优化,使之成为和谐互动的有机整体。而要协调好上述诸因素的关系,认真备课是关键。这是因为教师只有深入学习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关注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从而引领学生去探求知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这便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通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从而确定好教学目标。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是立足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机整体,是不能孤立,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知识技能目标,立足于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目标,立足于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立足于学生“乐学”,让学生明确记住什么,理解什么,会用什么,掌握什么技能,学会什么方法等。因此,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确定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其次,在备课中抓住教学的重点,设计好对重点的阐释,并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的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二、开放课堂教学

所谓开放课堂教学,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开放,同时也包括了课堂教学以外的开放,如怎么进行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相关综合实践活动等。通过民族化思想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体活动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开放教学,从而让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能力获得收获。

(一)教师的教学内容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活动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将语文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但语文教学生活化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回到重复的“日常生活”之中,教学与生活之间既要保持一定的沟通和平衡,又要保持必要的距离和张力。因此,我们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要使教学沟通生活,融入生活,又要使教学高于生活,引领生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优化,可以防止死读书,读死书,还可以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

(二)放飞学生思维,给想象插上翅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加强烈”。一个人的创新思维,就必须着力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鼓励学生敢提问题,善提问题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学生变学答为“学问”,启发学生多提问,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回答问题,不怕错答,就怕不答,不怕错误,就怕不想。学生一旦提出了问题,无论质量如何,正确与否,作为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并做出合理的评价,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钻研与创造,从而鼓励他们有独到的见解。

如案例一:《落花生》

师:学习了《落花生》这课后,你们想做怎样的人?

生:我想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虽然外表不好看,可是很实用的人。

生:我想做一个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有好看的外表,又对社会有用的人。因为现在是信息社会,如果一个人既有知识,又有能力,有内涵,还有美丽的外表,更容易被社会接受。

学生这一独特体会,即丰富了文本的价值内涵,又不违背当今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因为作者在文本中,并没有否定“桃子,石榴,苹果”的不好,只是把它们作为参照物,来说明花生“虽然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一特点。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善于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经思考后得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良好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喜欢问为什么,并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从而让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

(三)相信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自信受到成功率的制约,一个人的自信程度与他的成功率成正比,成功次数越多,自信心越强,反之,失败次数越多,自信心越弱。

教学期间,我教过这样一个班,班级中有一名学困生,各科成绩都很差,他自己也很自卑,对学习没有兴趣。我原以为这个学生成绩差是因为家长对他放任不管,可是在一次家长会中我意外的发现,其实他的母亲为了孩子的学习费了很多心思,做出了很大牺牲,尽管孩子学习不理想,可她还是一如既往地给儿子信心和帮助,我震撼于母亲的力量如此伟大。同时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们往往在重视学习成绩的同时忽视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我决心从培养他的自信心入手,机会终于来了,一次语文课上,这个“笨孩子”兴奋地举着手,迫切希望回答问题。看着他自信的表情,我暗想,等他回答完了一定要好好表扬表扬他。可没想到他站起来后,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我示意其他学生耐心地听他讲,可他绞尽脑汁还是不知道。怎么回事?看他举手的神情应该具有自己的思路的,难道是紧张导致暂时遗忘?想到这里,我对全班同学说:“XXX同学今天能主动举手,我很高兴,让我们为他的勇气鼓掌”。在大家的掌声中,他显得很意外,随即腼腆的笑了。我发现,这节语文课,他听得特别专心,而且举手也特别积极。在以后的语文课上,他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尽量挑一些适合他的问题让他回答,并适当地鼓励他,他逐渐有了自信。在一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我意外发现他有这方面的专长,后来经过推荐,他的一篇《我有一个愿望》竟在学校校刊得到了发表,并且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令我和全班同学目瞪口呆。

自信,不仅影响学生目前的学习,更是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教学中获得不同的发展”。要让学生“在教育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总之,要上活每一堂语文课,就在于教师深入学习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关注学生,设计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引领学生去探求知识,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

上一篇:摄影师任曙林:不能错过的青春 下一篇:试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