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命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时间:2022-02-25 02:36:26

校园“生命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一、校园生命教育”的理念和定位

1.学会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

学习生存的首要任务是关注自己的生命。一方面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生产结构剧烈变化,劳动力市场大幅波动,导致每一个人必须学会生存;另一方面,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能耗增多、社会分化加剧等等,对人的生存造成威胁。所以,学会生存至关重要。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生存》报告,督使每个人获得包括生命教育在内的生存技能。

2.学会负责是生命教育的重要体现

当前的社会十分强调个性和民主,为了社会的公平竞争和正常秩序,谋求利益和追求个人发展时,要学会对自己负责,这是生命教育的体现之一。因此,学校教育也不能忽视学会负责的生命教育。因为只有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才能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注周围的一切,并形成较强的责任感,继而对他人、集体、社会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反之,一个连自己生命都不负责的学生,将来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呢?

3.关注生命质量是教育的核心

关注生命质量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在教育中要融入学生的主体意识及其个人的发展,并赋予其生命意义、意识及价值的生成,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二是教育过程中,积极渗透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内涵,学会自我接纳与肯定,学会关注生命,理解与追求生命的价值。

4.尊重主体的成长规律是教育的重要方法

生命教育方法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生活内涵和相关理念为教育切入点,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让学生真正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承担和体验自己的角色,感悟生命的唯一、具体与不可替代的特性,正确选择与判断生命价值,实现自我与他我、大我与小我、历史与现实、个性与共性,构建生命的内涵,发展生命的精神空间。

二、学生生命个体的消失扫描及其成因剖析

1.生命个体的消失扫描

许多生命个体的消失令人震惊与心痛。请看近几年学生生命消失的案例。

青海新闻网讯(2009.11.27),西宁市大同县景阳镇某校五年级学生“小程程”,使用自己的红领巾上吊死亡。

南方日报2010年4月22日报道,佛冈县石角镇某校四年级学生黄×欣,放学回家后服农药自杀。

九品健康网2010年6月25日报道,某县17岁高三学生因自觉在考场发挥不佳,跳河自杀;27日,另一学生因为预估自己的考试成绩与实际得分相差太大,无法承受这一结果,在家自缢身亡。

华商报2010年7月4日报道,陕西扶风县某小学5名学生,相约在一古庙喝农药集体自杀,被村民发现,及时送往医院,均脱险。

山东电视台2011年1月14日报道,深圳10岁小学生跳墙自杀,原因是学校因其成绩差,不让其考试。

现代快报2011年3月21日报道,江苏海门市海门镇某校11岁的学生张某,因怀疑自己的考试成绩不好,心理压力承受不了,从自己所住的居民楼上跳下,身亡。

……

2.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剖析

解读上述学生生命个体的瞬间消失现象,与全国学生数相比,尽管仍属于个例,但不能不引发社会对学校“生命教育”的思考。

(1)学生生命世界的肢解

透析上述现象,生命教育的主体——人的教育受到强烈撞击,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关注人性的完善等全部成为一句空话。在现实学校生活中,只要分数、考试、排名、荣誉,没有学生的自由发展空间,见不到学生生命的鲜活。学生的生命情感被忽视,失去很多快乐,学生过早地步入成人阶段,在他们的生命世界里少了自然、快乐、体验,少了对生命应有的理解、爱护,个别学生生命的良知因此而萎缩,甚至于消亡。

(2)学生生命意识的消失

生命意识是学生生命存在中的一种自我意识,其实质是要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即只有具备生命意识,才能珍惜生命的价值,发现生命的美好,并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现实中,由于客观要求的压力,学校和师生的主观愿望和要求,许多学生缺失或没有生命意识,对生命缺乏理性的思考,只是按照预设的生命模式,沿着现实中的生命轨迹,顺应着竞争,成为现实规则的忠实践行者,稍有不平衡的情况如遇到考试分数不理想、师长批评、同学矛盾等,便用生命来作了结,结局必然是悲哀和可怕的。

(3)学生对“死亡”的无知

上述现象明显地告诉大家一个存在的事实,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学校、教师来说,一直回避“死亡”二字,往往谈其色变,认为生死与学生无关,也不应该是现在的学生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长此以往,学生无法获得关于“死亡”的一些正确的概念和相关信息,不了解“死亡”的真正涵义,更不理解死亡对亲人与朋友、社会造成的伤害,也无从对导致死亡的各种打击、挫折、损失等有所准备,从而更加不去珍爱自己的生命。

三、校园“生命教育”的实施对策

1.正确认识人的生命教育

学校“生命教育”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生存教育,即拯救生命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教给学生基本的生存技能与技巧,以满足学生现在与将来的生命生存的基本需求。二是生命价值的教育。生活在于发展,即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它自身的重要意义所在,从而珍惜生命,珍惜相关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内容的主要方面。三是死亡教育。从案例中可以了解到,对于学生来说,死亡知识不可回避。让学生知道“死亡”的含义,死亡对于自身、亲人、朋友及社会的伤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容应对与死亡相关的各种打击、挫折、失败等,并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

生命教育的前提是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理性地认识生命,充分理解生命的特殊性与完整性,尊重并热爱生命。作为学校,应当恢复并赋予学生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发展性、多样性、自主性,让学生得到自主的发展,及时关注学生的生活,包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感。

2.倡导“人本化”的教育视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报告中指出,每个人要有实现自己的潜能,并享有支配自己创造未来的勇气和权利。从这方面讲,在学校生命教育中,学校要倡导“人本化”的教育视野,尊重学生的人格、自由与选择,尊重学生生命的发展与呈现。教师要以人本意识和前瞻性、战略性眼光,专注学生的生命个体,实现学生生命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承担与体验、感悟生命,发展学生的精神空间;教师还要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善待所有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生存困境,了解学生的烦恼和问题;教师更要常常进行换位思考,为学生创造优良的身心环境,让学校和班级充满平等和民主,充满友善和真情,充满安全和温暖,杜绝焦虑和警惕等情况的发生。

3.创设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

实施生命教育,学校应首当其冲,家庭和社会更要密切配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

一是教师自己要清晰地理解“生命”的含义,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为学生作出尊重生命的示范与榜样;同时,针对当前社会上关于生命的话题展开讨论与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并采取必要措施让学生体验生命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感受实现自我价值与收获人生的快乐。

二是通过学校课程这一重要载体,渗透生命教育的价值观及维护生命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自觉珍惜生命。

三是整合生命的教育内容和环境,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各种环境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从而学会关心和感恩,让每一位学生都会爱护自己的生命。

4.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是生活的起点,也是教育的起点。健康的涵义很广泛,然而现实中,许多学校和家庭,仅仅关注学生的生理健康,如吃穿住行等,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仅仅关注学生生理的训练与教育,而很少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训练与教育,导致学生心理问题严重,造成生命危险。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抓住以下两点: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大力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承担各种挫折和适应各种不良环境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二是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早期补救和矫治,帮助这些学生不断调节自我,走出不良阴影,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从而发展自我,改造自我,恢复生活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钟晓琳.从自然生命到精神生命:走出生命教育的困境.少年儿童研究,2010(16).

[2] 陈晓琦.生命教育隐性课程开发的意义与途径.文学教育(中),2010(5).

[3] 冯建军.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2).

[4] 余丹.青少年生命教育探析.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5).

上一篇:中学历史传统教学的弊端及改革实践 下一篇:中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考试归因与学习倦怠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