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建工程设计与施工阶段的裂缝防治措施

时间:2022-02-25 01:41:03

浅谈土建工程设计与施工阶段的裂缝防治措施

摘要: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建建筑规模逐渐的增大,相对应的工程质量也逐渐提升。但是我国目前的土建工程项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最常见的就是裂缝问题。虽然土建工程项目出现裂缝的原因比较复杂、控制难度比较大以及影响因素比较多,但是在土建工程设计与施工阶段能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其进行解决。本文通过对土建工程设计与施工阶段中出现的裂缝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来谈一谈如何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字:土建工程设计施工裂缝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施工项目进行质量问题的分析,是正确制定处理质量事故方案的主要前提,是对出现质量问题进行责任明确的主要依据。为此,我们在分析质量问题的时候要力求准确、全面,对那些客观事故的危害、性质、责任以及原因也不能遗漏。要有科学合理的判断与论断,论之有据、言之有理,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一个统一的认识。在土建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多数混凝土在其内部湿度的变化上相对比较小,并且变化的速度也比较慢,但是其表面的湿度却呈现出变化剧烈的现象。如果出现时干时湿以及养护不周的情况,混凝土表面的干缩形变会大大受到混凝土内部的约束,这种情况往往会出现裂缝。因此,如何有效解决上诉常见的裂缝问题,是土建工程设计者与施工者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出现裂缝的原因

(一)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缝

通过相关的研究者对温度的长期分析与观测发现,水泥具有快硬、高强以及水化热大等特性,在通常情况下进行房屋主体建设的季节一般发生在春季,工程混凝土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会比较容易出现试水收缩的现象,如果没有及时对其进行浇水养护,混凝土没有得到充足的水分补充,其释放水热化就会变大。当混凝土出现硬化的时候,房屋制作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现浇板,这就比较容易出现裂缝。但是这种裂缝一般都出现在工程相对比较薄弱的部位,我们把这种裂缝也被称作为微裂缝。

(二)混凝土的收缩会出现裂缝

在通常情况下,因为混凝土的收缩所造成的裂缝现象是非常常见的,究其原因就是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以及缩水收缩所造成的,此外,还有碳化与自生收缩。

1.混凝土的塑性裂缝主要是指当混凝土完成浇筑成型以后,但是还没有呈现硬化,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还是处于一个可塑状态,这个时候就会容易出现裂缝。混凝土出现这种裂缝,不仅给混凝土的外观形象带来巨大的影响,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会降低混凝土的性能以及容易引起钢筋出现锈蚀的情况等一些不良的后果,最后直接对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造成巨大的影响。

2.混凝土的缩水收缩主要是指当混凝土开始结硬之后,混凝土的表层水分随着周围温度的逐渐降低渐渐蒸发,以此使混凝土的体积呈现缩小的趋势,这种缩小的现象就是混凝土的缩水收缩。由于混凝土的表层水分损失的速度较快、内部水分损失的速度较慢,因此,这就容易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一种不均匀的收缩。并且表面的收缩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内部收缩的制约与限制,当表层混凝土承受到相应的拉力以及此拉力已经远远超过其抗拉强度的时候,混凝土就会出现收缩裂缝。

(三)钢筋的锈蚀会造成裂缝。

当混凝土的保护层的厚度不够以及质量相对比较差的情况下,钢筋将直接受到二氧化碳的侵蚀,这就使得依附在钢筋四周的混凝土出现硬度降低的现象,或者是有关氯化物的介入,其不仅能够增大存在于钢筋四周的氯离子的含量,还能够破坏依附在钢筋表面的氧化膜,当水分与氧气同时侵入的时候,钢筋就会出现锈蚀的情况。这种情况的产生会导致混凝土的表层保护层出现脱落以及开裂的现象。对钢筋在混凝土的作用下产生的握力进行削弱,降低其承载力,从而出现裂缝的情况。

(四)冻胀会导致裂缝

当温度小于零度时,就会使混凝土出现冻胀的情况,使其的体积不断的膨胀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导致出现裂缝。尤其是混凝土在初凝的时候,受冻的情况最为严重,在混凝土已经成龄之后,会给混凝土的强度带来巨大的损失。如果是在冬季进行施工的时候,在对其进行灌浆以后,没有采取一些保温的措施就会使混凝土出现冻胀裂缝的情况

二、土建工程防治裂缝的主要措施

(一)土建工程在设计过程中的防治裂缝措施

1.土建工程设计阶段为了有效的控制因为温度变化而出现的裂缝问题,在进行建筑项目设计的时候应该将那些工程所需的构件用保温层对其进行包裹,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混凝土因为温度的变化出现裂缝的情况。

2.混凝土因为收缩产生的裂缝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的扩大,并且当混凝土的强度越高就越容易出现收缩裂缝。所以在设计建筑物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避免采用具有高强度的混凝土。而对于那些土建工程项目比较容易出现裂缝的部分,应该根据相关构造的要求去配置相应的钢筋。

3.在进行土建工程项目设计的过称中,应该尽可能避免那些因为非承重性而产生的裂缝;对于其中比较容易出现裂缝的部分,应该尽可能使收缩作用与温度作用同时出现,这样能够帮助土建工程项目对混凝土出现的变形问题进行协调。例如尽可能降低土建工程项目的平面体量,楼面以及墙面不应该支撑在那些刚度以及强度相对比较差的支座上,以此来避免土建工程项目在局部出现严重的削弱现象。

(二)土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防治裂缝措施

1.在对混凝土进行拌制的时候,在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满足施工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水泥以及绝对用水量的用量,因此,在进行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拌制混凝土的用水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如果土建工程条件允许的时候能够适当在拌制的过程中添加相对比较高效的减水剂。

2.在进行土建工程施工时可以通过对施工工作的顺序进行有效的安排,这样能够有效的对土建工程项目的各个构件之间所存在的应力作用进行降低,以此来避免混凝土在早期就出现裂缝的情况。例如首先对土建工程项目的墙板进行施工,然后再对底板进行施工,这样就能够避免因为墙板与底板的约束而导致墙板出现裂缝的情况。

3.在进行土建工程施工时应该注重对混凝土的养护。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如果在水中对普通混凝土进行养护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因为收缩出现的裂缝情况,因此,在对混凝土进行浇注以后,就要以最快速度用草帘等对其进行养护。这样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以及降低混凝土相应的收缩量。

4.在进行混凝土养护以及浇注过程中所使用的模版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形状以及支撑混凝土自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拆除模版的时候应该保证混凝土本身的强度可以承受来自外部的荷载作用,并且拆除混凝土模版的时间应该根据混凝土的养护条件以及强度的发展过程来进行确定,以此来避免由于拆模的时间过早造成出现荷载裂缝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唐林,李建海.浅谈土建工程在设计与施工阶段如何防治裂缝[J].中国科技博览,2010,(25):64-64.

[2] 孙柳明 .浅谈土建工程在设计与施工阶段如何防治裂缝[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0).

[3] 李静,尹光涛.浅谈土建工程在设计与施工阶段如何防治裂缝[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7).

[4] 吴兵,成军平.浅谈土建工程在设计与施工阶段如何防治裂缝[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3).

上一篇:浅议发展绿色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 下一篇:公路工程软基处理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