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第1期

时间:2022-02-24 09:20:38

感,就是主体动用各种感官触及外物而有所得。看到一朵美丽的花,听到一首动听的歌,摸到一手透心的凉,闻到一阵淡淡的香,看到一个温馨的场面,听到一句暖心的话……都是“感”。

人生在世,均有万事万物可“感”,但不少同学作文时常常感叹“没什么可写”,或者下笔只能写出二三百字,便无话可说。这是因为有“感”而无“悟”。

悟,就是外触于物而心知其妙,意察其微,思接千载;就是外在物象引发内心联想,领悟生活之理,总结出一个规律。川端康成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这是“感”;进而想到夜里开的花也是这么美好,于是想到自然的美是无限的,而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因为人认识美的能力是有限的,这是“悟”。林清玄看到木棉花别样的美艳,想到人一生能看到多少这样的美艳。看到一位老妇牵着一位小姑娘,便想到那位老妇曾经也是位美丽的小姑娘,那小姑娘也会成为老妇,时光荏苒的感慨包蕴其间。

善用五官感触外物,又会用脑感悟事理,写作时就能展开联想的翅膀,打开文章的思路。

感悟,可以发自以下几种途径。

一、由眼前之物而悟形成之理。事物表面呈现出的物象,必然包含着它的形成之理!这潜在之理,需要经过细心体悟才能被感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天,你不经意间发现窗台上那盆绿萝的叶子半边绿,半边黄。你有没有想过何以这样?用心感悟,便会不由发出这样的感慨:同一株植物的叶子呈现不同的颜色,可见环境的影响多么重要,进而可能联想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先天与后天”、“事物的两面性”等蕴含其中的客观规律,由事入理,生发感悟良多。

二、由客观之象而悟主观之情。事物本无情,观者自有意。能在观物之时,生感,也是一种感悟。寒风来袭,校园里的银杏叶犹如美丽的蝴蝶般飘飞,地上覆上了一层娇艳的黄色。观此景而动情:多情的银杏叶啊,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不忘妆点美丽的世界,在空中化作蝴蝶翩然飞舞,舞出生命最后的精彩;飘落在地,犹如“满地黄花堆积”,画出生命最后的美丽;最终舍身为土,回报养育过它的银杏树。这样一个短暂的生命演绎的精彩,震撼我们的心灵。世间万物本应如此,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让世界因为我们而更精彩。

三、由具体所在而悟客观规律。具体所在即是表象,透过表象,探寻规律,便于打开思路。法国作家雨果,通过长期观察人的相貌,了解人的心灵,探究经历、环境等外界因素对人的影响,最终悟出了一个客观规律:人心灵的美与丑,与长相无关,人们常常以貌取人是错误的;同时,人的心灵有向善的一面,用美来唤醒美,用情感来唤醒情感,是人向善的一条道路。于是他把这种感悟借助艺术手段表现出来,就有了埃斯梅拉达与伽西莫多等鲜活的人物演绎的错综复杂、扣人心弦的故事。

感悟,还需经过不断学习与磨炼。

第一,拥有敏感的心灵。有一句名言,叫做“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写作也一样,生活万象,随时随地都有写作素材,但这些都是为那些有准备的人而存在的。我们需要准备的足一颗敏感的心。要像孙悟空一样,一阵异样的风吹过,就会感知妖怪要来。一个稍纵即逝的表情、一次短暂的分别、一个熟悉的手势、一首经久不衰的老歌……会不会让你浮想联翩?感悟需要关注,更需要用心。有一个同学第一次上晚自习,宁静的气氛让他感到是一种特别的享受,此时,邻桌同学突然翻开桌盖的“吱呀”声,显得特别刺耳,于是他以《打破宁静》为题写出了一篇不错的文章,记录了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了和谐的主题。还有一位同学早晨出门,觉得一股清香入鼻,特别好闻,待再吸一口时,却又什么味道都没有了,细心的他难忘此情此景,写了一篇文章,以《桂之味》为题发表在刊物上。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能不能取之为文,就看你是不是有一颗十分细敏、善于感悟的心。

第二,学习经典的感悟。很多优秀的文章都是非凡智慧的结晶,从中可以领略到作者独特高超的感悟能力。品读名篇佳作,引起我们情感共鸣时,不妨想一想,遇到同样的情境,我们自己的感悟如何,而与作者的感悟不同在哪里,有哪些值得我们用心体会、学习的思想与情感。尤今有篇文章《古井》,从古井的无人问津,感到它静静的深沉;从偶尔有人去打井里的水,感到它依然是有大用的,联想到生活中的人像古井这样“才美不外露”者,“已属难能可贵”;“大智若愚”者,“更是难上加难”。这样深沉的感悟,充满哲思,让我们不得不钦佩作者感悟生活的才情。

第三,培养感悟的能力。任何能力的形成都需要反复历练,感悟也不例外。精湛的球技,需要长期苦练,感悟足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怎么可能一讲就懂,一学就会?感悟的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练习,慢慢培养,不可能蹴而就,要耐得住性子,坚持反复练习,才会逐步掌握。感悟也不是“闭门造车”“胡思乱想”,生活是感悟的源泉,练观察,积累对生活的感性认识;练联想,丰富自己的积累;练思考,提升思想的高度……感悟能力就会在这样的’训练中逐步形成,不断提高。

上一篇:兼容并包 第1期 下一篇:“候鸟之飞”般地回窈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