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和对策

时间:2022-02-23 07:07:38

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和对策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下,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汇率的变动不仅是国家宏观的政策变动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在当前全世界经济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人民币持续升值已经成为了一个趋势。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严峻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必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升值的过程、起因等进行分析,阐述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人民币 升值 对外贸易 对策

一、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和原因

(一)升值背景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汇率对资源在全世界的配置起着重要作用,是一个国家进行国际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价格指标。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角度出发,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研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已近10年没有进行调整,而这10年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就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同时,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外汇节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本币定价过低,本币有升值压力。

为了确保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快速的发展,缓解中国对外经济摩擦日益加剧的局面,营造和谐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国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人民币升值的步伐逐步加快。

(二)具体原因

从经济的普遍规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一般而言会引起该国货币升值。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保持了长期且稳定的增长。自汇率改革以后,我国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近年来,受数次金融危机的影响,特别是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之后,世界几大经济体都不免陷于衰退的境地,但我国经济仍然能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经济的高速增长促使国内投资和国际净投资的增加,进而造成对人民币需求的增加,推动人民币的升值。

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持续顺差,据统计,2010年我国贸易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其中,外贸顺差1831亿美元。同时,我国外汇储备逐年增长,2010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如果外汇供大于求,则人民币的国外需求增加。人民币在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逐年增加的双重压力下,势必升值。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中国这些年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对外贸易不断上升,市场份额也逐渐增加,这势必会加深与贸易合作国的贸易摩擦,使得一些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横行,而我国成为最大受害国,受到反倾销的商品范围增多。根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共有27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86起,同比增长37%,涉案金额20.5亿美元。仅2010年第一季度就共有10个国家对我国发起19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直接涉及出口金额l2亿美元。西方国家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以保护本国产业发展,限制中国廉价产品竞价倾销国外市场,减少贸易摩擦。西方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发展,也要求人民币升值,从而抑制中国廉价产品竞价倾销国外市场,减少贸易摩擦。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人民币升值后国外的能源、原料与生产资料等商品价格相对低廉,这就降低了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以及很多重要战略物资的成本,增强了购买力。进口商品的价格因人民币升值而发生下降,从而减少我国进口商品的成本,并改善与之相关行业的利润情况,进而有利于我国引入经济建设所需的各种物资,对于采矿、炼油、航运设备等我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从宏观角度来讲,人民币升值将意味著同等数量的商品出口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虽然,我国每年的贸易顺差很大,但由于出口商品价格不断下降而导致贸易条件持续恶化,需要出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才能换回少量的国外高科技产品或稀缺资源。而在本币升值后,出口产品的价格相对提高,可以用较少的出口产品换回本国所需要的产品。出口利润不断增加,从而改善我国目前的贸易条件。

(二)负面影响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对出口的依赖性较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人工费用等生产成本增长故对出口贸易依存度大的行业的短期冲击将难以避免,尤其将严重影响那些以低价格取胜、科技含量较低的产品出口。在失去价格优势之后我国主要出口的产品将被很大程度上阻碍。

人民币升值会使得外资企业在国内的原始投资成本上升,使即将到中国投资的外国企业家徘徊不前。而且,中国许多周边国家都提供了非常优惠的投资条件,所以新增投资资金会转向其他国家投资,这将会增加我国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难度,削弱外商投资企业在华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规模,且减缓产业本地化的进程,进而对我国产业持续升级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应对策略

(1)调整企业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大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提高产品附加价值。通过进出口两方面的努力,缓解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就业的消极影响,减弱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冲击。

(2)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合理配置外汇资源。扩大内需,加快供给侧改革。加快完善税率补贴等政策扶持,除了调整微观的贸易结构之外,宏观方面的调控也是必须配套跟上的。

参考文献:

[1]张辉.汇率制度与国际贸易政策互动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2]赵大平.人民币汇率传递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谢非,刘星.国际贸易汇率风险度量与规避研究[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企业年金发展动力分析 下一篇:我国审计如何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