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写景文写作指津

时间:2022-02-21 03:18:44

初中生写景文写作指津

初中大部分记叙文是离不开景物描写的,它作为一项作文基础,在任何写作上都有用武之地。可是许多同学笔下的景物不是失于平淡,就是感觉累赘。美丽的风景叫人神清气爽,但要想让这美景在自己的笔下生动地呈现出来,却需要具备以下技能:

交代清楚景物的基本属性

写任何文章都有其写作背景,写景文也有背景。同一类型的景物处在不同的位置就有不同的风光,同一个景物在不同的时间里,也会有不同的色彩和形态,在不同的天气环境下,同一处景物也有不同的特征。景物的位置、所处的时间、天气环境等,就是写景文的背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景物的基本属性。我们写景时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多想想,毕竟读者不像你一样曾经身临其境、知根知底。

当然,这些基本属性并不需要在文章开头特意交代,但应在文中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来,让读者心中有数,才能跟随你的笔触去欣赏景物。

用一定的顺序描绘景物

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描写时也应顺其自然,让自己和读者都身临其境,条理有序地将景描绘出来。写景的顺序不外乎以下几种:

1.以时间为序。2.定点环顾,通常以空间为序。3.以游踪为序,也就是移步换景的写法。4.总―分―总的顺序。5.以情感变化为线索。也就是情景交融的写法,将“我”的感情烙刻在景物中,以不同的心情去看景物就有不同的感受。

构思时先安排好写景的顺序,不但使自己写作时心中有数、掌握全局,也能使读者更清楚地欣赏文中之“色”,留下一个整体的印象。

描写个性化,虚实相间

我们用肉眼去看到的景物往往色彩缤纷、鲜活靓丽,但写起来却觉得很难找到合适的词句去形容,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心”去看,把“我的感觉”投入到景物中去,让景物带上浓厚的个性色彩。必要时将写实与想象结合起来,让“眼”和“心”同时欣赏。所以说,描写要生动,靠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而不是靠我们坐在书桌前凭空臆造没观察过的景物,堆砌几个优美的形容词或几句已经被用滥的比喻句就能解决的,那样的景物写出来必是“死物”。

平凡景物,非常情怀

写景物,并非只有那些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才能写出亮点,我们生活周围的许多平凡景物也能给人带来无限的感受,就看你是否有那样的情怀,是否有那样一颗“善感的心”。我们可以自我审视一下:在学业愈来愈繁重、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压力下,我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是愁眉苦脸的,还是笑脸以对?放学路上看见一朵小野花,你是视而不见,还是边走边欣赏它,或者干脆停下来俯身看它几秒钟?看见幼儿园的小朋友在他人的逗弄之下发出“咯咯咯”的脆笑,你是板着脸继续走路,还是会心一笑、放慢脚步?没带伞被雨淋了个湿透,你心里是只顾咒骂,还是有那么一半畅快淋漓的感觉……如果你的答案都是前者,那么恐怕你自己也意识到了――你还没有学会自我调节,你的心还没有活络起来,你的生活缺乏情趣。

留一分心思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再去看那些平凡的景物,你就能写出不一样的情怀来。况且自然界中奥秘无穷,哪怕只是一片树叶、一条小溪,也蕴含着我们平常人难以领悟的规律和哲理――其实也不是难以领悟,而是我们无心、无暇停下脚步去欣赏它们、感悟它们。

试着从平凡的景物中,写出自己别样的情怀。这样的内容往往是老师们最喜闻乐见的学生作文。

诗情画意,风稚洒脱

“腹有诗书气自华”,文章也一样。历代文人雅客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绝妙的诗词歌赋,这些佳作和成语都是高度凝练的语言,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若能在描绘景物中尽可能多而恰当地运用一些诗词歌赋、名言佳句,无疑会给文章增色很多。这些诗词歌赋可以直接引用,如朱自清先生在文章《春》 中描绘春风图时,引用了南宋志南和尚所作的《绝句》中的“吹面不寒杨柳风”。此句仿佛是神来之笔,一下子就点化出了春风的温暖与柔情,唤醒了读者对春风的准确体验。

除了直接引用外,还可以巧妙化用,将诗词佳句嵌入自己的句子中,不着痕迹地为我所用。如习作《朦胧之美,太棒了!》开头几句:“是谁?踏飞三月的柳絮,把嗒嗒的马蹄送入天边的朝霞,化作粉红的梦,让向往莲花般绽放、缤纷?”/“是谁?荡开西湖的涟漪,将不朽的传奇渐渐融入暮霭,唱着余音绕梁的江南断肠曲,把这小雨染成春泪?”/“是谁?在霜飞凄迷,关河冷落,红衰翠减的残照楼天,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其中就巧妙化用了多句诗词,撷取了一个个精美意象,营造出一派诗情雅意,同时增添了文章的文采,让人赞叹。

情景相融,以景写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是人物活动的天地,也往往是人的思想感情的附着和折射。处处写景,实则处处写情,借写景物来反衬人的心情、感受,也叫写“心境之景”,这是写景文的更高一层境界。

要写好“心境之景”,首先要注意心境与景物的统一。如“瑟瑟的秋风中,几片枯叶萧萧飞落”可以用来反衬人物内心的萧瑟落寞;“飒飒的秋风中,落叶在半空中翩翩起舞”则反映的是人物内心的轻快愉悦。如果把二者对调一下,则心境与景物就矛盾了。其次,“心境之景”应随着心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一家人知道有个富翁叔叔时,去哲尔赛岛的旅途中充满了欢乐幸福,“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的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可当他们得知叔叔于勒只是个穷光蛋时,他们的心情坏透了,回去的路上眼里的景物完全变色了,连美丽的哲尔赛岛也只是“一片从海里钻出来的紫色的阴影”。

可见,面对同样的景物,不同的心境能看出不同的意味,产生的感受也不一样。以景来写情,虽然含蓄、委婉,但产生的效果却不亚于任何一种抒情方式,写到极致,甚至可以做到“天地之间皆我心”! [教]

上一篇: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师幼互动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