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成功“进化论”

时间:2022-02-20 10:07:02

面试成功“进化论”

“面试”可说是进入社会大学的第一道关卡,如果不谙主考官的心理以及公司的需求。那纵使拥有一身的“武功”也苦无施展的舞台。因此,如何打动主考官的心,愿意给你一次面试的机会,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1.资格不符

其实,一般公司的“应征资格”多半是“高标准”。至于应征者是否全都符合“理想条件”,那就未必了。尤其是“面试阶段”,大部分的主考官都会“放宽标准”,让资格“差一点点”的人也来面试看看,以免有“遗珠之憾”!所以,倘若你很想进这家公司,就要趁机展现强烈的“企图”心,立即加强自己欠缺的能力,进修相关的课程,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上进心,以满腔热情显示自己的年轻活力,或许可以感动主考官。

2.希望待遇

许多人都很想知道,究竟要填写多少“希望待遇”,公司比较容易接受。虽然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却有几个参考原则:首先是参考“景气好坏”。景气好公司获利高。当然会提高人事成本,愿意多花点钱聘用优秀人才,但若景气差公司获利低,自然会降低人事成本,想用最少的人力做最多的事情。其次是参考一下“行情”。应征工作前先打听一下普遍的薪水行情,才不会因不懂行情,让人误以为你在“狮子大开口”!再者是参考该公司的“薪资结构”。即使是同样一个职位,不同公司给的薪资往往大不相同。不妨先私下打听该公司人员的薪资行情,再据以推算出自己的“希望待遇”。在此特别提醒你,一般公司的薪水行情都属“机密”,千万不要大肆宣扬,更不可当着主考官的面泄漏别人的薪水高低!

3.穿着打扮

每到毕业时节,很多刚出校门的新鲜人都会问:“套装或西装是不是面谈的最佳装扮?”过去或许是,但现在则要视行业而定。举例来说。应征讲求“创意点子”的行业,不妨穿得随兴自在一点,太正统的装扮,会让对方觉得你保守拘谨、缺乏想法。可是,应征“注重团队纪律”的行业,还是以端庄、成熟的服装为佳。较符合对方的专业期待。“太过可爱”的装扮会使人不信赖你的专业能力,而过于“娇柔性感”的服饰,亦会让人产生无法吃苦耐劳、虚荣奢华的联想,而不敢放心录用你!毕竟穿着是形象的延伸,即便到了不需要用“服装”来衬托“专业”的年龄。依然得符合别人的期望,才不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4.应征动机

几乎每个主考官都会问应征者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来应征这份工作?”或者换种问法,“如果你被录取了。有什么想法?”这个问题看似简凡,却是录取与否的关键!因为从这个问题可以深入探寻一个人的“工作热忱”。以及“对于这份工作的渴望度有多强”。倘若应征者是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或是“有就有没有就算了”的想法,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就露出马脚。所以要慎重考虑!

5.应对进退

很多处处碰壁的应征者,其实都败在“不懂应对进退”上面。像有些人一走进公司大门,便旁若无人地到处乱闯,直到有人问“请问你找哪位?”才表明身份与来意,“我是来应征的!”,这个时候,其实不用面谈,就已经被主考官列入“拒绝往来户”。也许有人会委屈地抗议:“这家公司既没有柜台也没有询问人员,我要如何是好?”就算到没有柜台的公司应征,亦不代表你能“任意乱问”,不妨询问“离大门入口最近”的工作人员,告知你的身份与来意,由他帮你联络主考官。此外,面谈途中若临时想上洗手间,千万别像间谍一样到处东张西望,务必开口询问工作人员:“请问洗手间在哪里?”一方面告知对方自己的去向,另一方面亦可避免产生误会。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应对礼节是,选择合宜的座位。你可以主动询问主考官:“我坐哪里?”把主控权交给主考官。要是主考官要你自己选择,也最好把“主位”让给主考官。如果面谈地点是比较舒适的沙发座位,礼貌上“单人座沙发”宜留给主考官,自己则选三人座(或二人座)靠近主考官的位子坐下。

6.眼神印象

不少主考官都会根据应征者的“眼神”来判断其个性特征,进而作为决定对方适合与否的参考准则。其中最令主考官反感的是“飘忽不定”的眼神,总觉得这个人“不够稳定”“有事相瞒”“不知道脑袋里在想什么”。因此,面谈的时候,眼神尽可能不要大幅度动个不停,视线最好停留在对方的双眼至胸前这个范围内。同时,当对方在跟你说话时,要注视对方的眼睛,表示你很用心聆听。若从头到尾都低着头,不敢凝视对方的眼神,会予人退缩害羞、没有自信的感觉。反之,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神不放,也会给人太过强势、没有礼貌的印象。

7.加分技巧

很多面试者都想知道口试拿高分的技巧。事实上,不论是研究所的口试,或是应征工作的面谈。想要得到高分,技巧都是一样的。

第一、找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假如有机会进入公司,你能为对方带来哪些“贡献度”?优点越多,长处越多的人,贡献度当然也就越高。

第二、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现实力。通常主考官都会针对公司当下的需求询问应征者。面对这类“实际工作问题”,回答得越具体、越清楚越好。譬如说,当主考官问:“英文程度如何?”你觉得下面哪个答案会赢得主考官的青睐?

第一种回答是:“还可以,一般的会话都能应付自如。”

第二种是:“我长期进修英文,而且每年都会利用假期出国游学,目前我也有订阅《TIME》杂志,听读说写能力都没问题。”(这个答案是不是比较容易让人相信他的英文能力真的很不错呢!)

总之,面谈时最忌“是”“不是”这种没有下文的回答,只有具体明确的内容,主考官才能清楚了解你的专业知识有多强,见解想法是什么。

8.疑难杂症

面谈时难免会碰到突发状况,或不知所措的情境。这时与其把全部心思放在“怎么回答”而使自己更加慌乱,不如把精神放在“怎么脱困”,反而能够化危机为转机。最常遇到“难以启齿”的问题有下面几种:

情境一:长期失业在家,好不容易获得面谈机会,偏偏主考官询问你失业的原因。大部分人都很讨厌别人碰触自己的痛点,为了替自己辩护,便将失业原因全部归咎于“外在环境”,甚至躲闪问题,不正面回答。这样会让人觉得这个人“不知反省”。想要扭转情势。不妨先承认失业原因,如“想要重新调整生涯方向”或“公司缩编不得不离开打拼多年的工作岗位”,再把重点转到“失业期间充实哪些能力,加强哪些技能”,自然地将谈话焦点从“失业原因”转移到“未来目标”!

情境二:主考官问了一个你不熟悉的问题,到底要坦白表示“我不知道”,还是“随便敷衍”比较好?人非万能,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擅”长,遇到不会的事物,千万不可逞强装会,否则下场会像陷入流沙中越挣扎陷得越深。何不直接承认“这个领域我不熟,但据我所知,情形大概是……”这样说可避免“不会装会”的尴尬,更不会给对方留下“连这个问题都不会”的观感。

9.询问结果

假如你想提前知道自己是否被录取,虽然可以打电话询问面谈结果,不过态度一定要非常有礼貌,同时强调感谢之意,“麻烦对方为自己查询。”而不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倘若得到的答案是“没有被录取”,绝对不能当场“变脸”,或是出言不逊――“没有录取我,是你们公司的损失”,相信对方会更加庆幸“好在没录取这个人,真是太幸运了!”越是学历高,条件好的人,越要谦虚待人,才能降低别人“心高气傲”的疑虑!要知道,“征人”就是在一群人中选出“最适合公司的人”,而不是选出“最优秀的人”,所以,即便没被录取,也只表示你“不适合这家公司”,只要满怀热情,心态健康,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公司!

上一篇:魏维伟诗六首 下一篇:沉醉在南美的风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