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要趁早”:海外博士归国渐成潮

时间:2022-06-12 08:35:13

“回国要趁早”:海外博士归国渐成潮

2006年,在年轻的生物学家沈月全举家回国到南开大学任职之前,朋友们办了一个告别聚会。海外游子们举起酒杯,衷心祝贺这位朋友在祖国找到了好归宿。

这不禁让他想起2000年抵达美国时的情景。那时候,如果听说哪个留美中国学生要回国,大家的眼光是诧异的――“怎么会想回去呢?”

然而,仅仅过了6年,这位学者蓦然发现,回国已是留学生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2008年7月,美国《科学》杂志发表题为《美国研究生教育:头号博士培养学校现在来自中国》的文章,指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已经成为“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然而,与此同时,另一种现象也开始成为趋势――留学回国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国外知名学府的博士生。

中西部地区同样感受到归国热

据教育部统计,在我国的教育、科研领域,77%的高等学校校长、84%的中国科学院院士、75%的中国工程院院士、62%的博士生导师和71%的国家级教学研究基地(中心)主任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一大批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已成为我国科技、教育、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生力军。

在某些区域,海归们已经到了扎堆的程度。

沿海地区自然是吸引留学人员的热点地区。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至2006年间,到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担任全职教职工作的海归博士至少有20人。

中西部地区也感受到了归国热。地处中部省份的湖南大学人力资源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近5年来,湖南大学收到来自海外留学人员谋求教职的简历逐年递增,“5年前,一年才几份,几乎没有来自世界知名大学的。但自2007年起,我们收到的四五十份简历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世界知名大学的博士。”

地处中国西南的四川成都高新区流传着一则轶闻:高新区创办伊始,成都市有关领导对高新区一位管理者说,什么时候能请10桌海归吃饭就好了。没想到的是,一年后,高新区请海归吃饭,坐了满满一屋子,有几百人。

国外发展也有瓶颈

2006年年底,沈月全放弃崭新的芝加哥大学研究助理教授聘书,带着太太和女儿回到中国。南开大学请他任特聘教授,临时腾出了一间旧实验室。眼下,34岁的沈月全是中国“973计划”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之一,一个3000万元经费的项目由他主持,天津市蛋白质科学重点实验室归他负责。虽然薪资不比国外,但发展空间却比国外大很多。

接到国内聘书后,沈月全立即联系律师,放弃了自己已经取得的美国绿卡。一年多来,还没有什么让他为这个决定感到后悔,“工作和生活都按照自己的设想在进行”。

如果还在国外,沈月全教授能够设想的道路大致是:一切顺利的话,希望向美国国立卫生院申请一笔每年25万美元的经费,过几年可能建起一个独立的实验室,然后等待取得终身教职。

但是,他在做博士后时就发现,美国的科研投入明显减少,生命科学领域申请基金的难度越来越大,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空缺职位越来越少。这无疑影响了留学生在美国的发展。

而对于国外发展的限制,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何平也深有感触,他1997年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2004年拿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留美的日子里,他是全世界顶尖竞争者中优秀的一员,杰出的表现为他赢得了接触重要课题的机会。但何平说,那显然是有限的,即使在学校,中国人也不可能直接学习到最机密的内容。

何平发现,在经济与金融领域,留美的中国人常常从事着与数量化和数学密切相关的工作,而经济学中一些具有方向性、思想性、容易出成果的领域依然是美国人的天下。

机遇、待遇和重视赢得回归心

事实上,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的机遇也越来越多,这正是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主动选择了回国的重要原因。

沈月全教授认为,吸引海归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科研的大环境比国外优越得多。国家支持力度非常大,敢于让年轻人挑重担,真的是只要有才就能发挥作用。”他说,现在的实验设备几乎跟国外名牌大学持平,有些方面还好一点,实验环境和管理等方面也正在迎头赶上。

另一方面,以往西方发达国家在待遇上的优势也逐渐被中国拉近,这被视为留学人员归国更为重要的原因。

在海外留学人员最为活跃的未名空间站,记者发现不少讨论回国待遇的帖子。一位留学生认为,他对北美经济管理专业博士回国行情颇为关注,就“索性整理了在未名空间站经济版和其他渠道的见闻”,结果发现,目前国内一线高校对留学归国博士的待遇,“已超越了一些美国大学提供的助理教授税后待遇”。

另一位留学回国人员认为,在国内工作几年后,“再与留在国外的人相比,无论职称、手下队伍和科研资源、社会资源,乃至个人收入的实际购买力都不会让你后悔。”

国内对于海归的重视,也是海归们回国的重要理由。

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近几年经手引进了不少海归,由他指导的学生就“回收”了不少。他的电脑里备有两个常用的讲稿:面向国内学生演讲,他会宣传南开这样的名校能为青年创造更多的出国深造机会;当听众是海外留学生,他强调的则是不可错过的“中国机会”,半开玩笑劝他们“赶紧回来占位子”。

这位校长的思路与整个国家30年的留学政策相吻合:花大力气鼓励人们出国,再花大力气吸引这些人回来。

他认为,回国潮的形成与教育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的努力分不开。如“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成了非常响亮的品牌,海外学子都以当上长江学者为荣。

1998年,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启动的这项计划,使中国高校出现了第一批特聘教授。与之相对应,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名字中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人才计划,如天津的海河学者,山东的泰山学者,广东的珠江学者,福建的闽江学者,四川的天府学者等。

这些计划直接瞄准的就是海外人才。1998年至2006年的1107位长江学者中,有在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占了94%。799位长江特聘教授中,直接从海外应聘或近3年回国工作的有231人,308位长江讲座教授全部从海外应聘。

留学生感慨“回国要趁早”

伴随着出国、回国人数的变化,不只是留学生看待海归的眼神由不解转为羡慕,发生变化的还有国人面对海归的心态。饶子和说,当今一些留学生即使暂时没有回国,也往往考虑的是希望做出更好的工作再回来,赢得更高的起点。毕竟,“海归迷信”正在打破。

但许多海外留学生都认识到,回国要趁早,因为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在一所全国重点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告诉记者:“简单地说,按过去标准能当上特聘教授的,现在只能从副教授做起。”

回国潮面前,国内的用人单位也早已过了看到海外博士就眼睛发直的阶段。特别是一些名牌大学眼界正“水涨船高”。南开大学人事处有关人士介绍,几年前来校的海外博士一般都能作为“引进人才”享受相关的待遇,从2007年开始,这种求职者“一般不列为引进人才”。于是,每年都有一批海归博士无法成为“引进人才”。

湖南大学人力资源处的工作人员表示,2007年学校虽然收到了四五十份来自海外的求职简历,但最后也就接收了20人。“而且,我们还要考察他在国内的学习情况和在国外的研究情况,如果觉得他的水平与国内的博士相当,也不会给什么特殊的待遇。”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有关人士表示,以前留学回国人员是买方市场,他们回来后对工作机会还可以挑挑拣拣,但现在已经成为买方市场了,好机会都需要充分竞争了。

作为一名新海归,沈月全教授有类似的感受。2006年年初他申请教职时,发现只要是美国的博士后,一般在国内高校都会受到欢迎,但到了年底“身价”就明显缩水,“如果不是做得非常好的话,拿不到重点大学的职位。”他说,按照最新的门槛,如果刚刚拿到博士学位,或是刚完成博士后研究,即使出自世界级名校,也很难立即聘为国内名校的教授。

上一篇:年轻的时候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下一篇:爱上一种走路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