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研究

时间:2022-02-20 05:03:56

我国主要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我国主要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首先,建立城市经济与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其次,计算出30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度;最后,将30个城市分成五类,得出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较理想的城市仅有4个,其余26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并不理想。

关键词:城市 经济 宜居性 协调发展 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平均每年以9.8%的速度增长的同时,城市化也进入快车道轨迹。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过度追求GDP的增长,忽视了城市社会文化等问题,这种牺牲了城市环境与生活质量的发展,导致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危机。因此,许多城市提出了要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一些机构和学者也提出了关于宜居城市的评价标准。如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提出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2005);专业零点集团与《商务周刊》自2004年开始举办“中国十大宜居城市”评选;虽然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但是,还没有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的研究成果。因此,本研究构建城市经济与宜居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0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和宜居性协调发展进行评价分析,从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构建城市经济与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中采用频度统计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1.指标的标准化。由于各指标来源不同,单位不同,因此,先对三级指标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如下:

当数据越大越好时,Pi=Xi/Xis(1)

当数据越小越好时,Pi=Xis/Xi(2)

式中,Pi为各级指标Xi规范化处理之后的值 ,i=1,2,3,……;

Xi为某三级指标的现状值,Xis为某三级指标的标准值,当指数Pi>1 时,取Pi=1 。

2.确定指标权重。各一级指标所属二级指标的权重总和为1,每个二级指标权重采用平均权重。各二级指标所属三级指标权重总和为1,三级指标的权重是利用2003年的30个城市的三级指标指数(经过标准化处理),按每个二级指标所属三级指标的重要程度从大到小排序后,录入SPSS16.0统计软件,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三级指标的方差贡献率,将三级指标的方差贡献率作为各自的权重。

3.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的概念。协调和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协调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一种良性的相互关联,是系统之间或系统内要素之间配合得当、和谐一致、良性循环的关系(杨士弘、廖重斌、郑宗清,1996);发展是指系统或系统组成要素本身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过程;反之则称为“负发展”或“逆发展”(杨士弘、廖重斌,1992)。本研究中协调度是指城市经济与宜居性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状况,为了能进行城市之间的对比分析,用协调发展度来衡量一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之间的协调和发展状况。

4.协调发展度的模型。一是城市经济与宜居性的协调度的计算。首先计算二级指标所含的三级指标的加权平均数得到二级指标指数,再计算一级指标所含二级指标加权平均数得到城市经济指数和城市宜居性指数,最后,计算30个城市6年间的经济指数的几何平均数与宜居性指数的几何平均数分别作为经济总指数V1 、宜居性总指数V2 ,经济与宜居性的协调度的公式如下:

C=1-2S/(V1 +V2) (3)

C越大表明城市经济与宜居性水平越协调。

二是城市经济与宜居性的协调发展度的计算。协调发展度是协调度与城市发展总水平的几何平均数,公式如下(廖重斌,1999):

T=(C×V )1/2 (4)

其中,V=(V1 + V2 )/2,协调发展度T越大表明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程度越高。

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相应划分为五个等级,如表2所示。

实证分析

因拉萨的数据不全,30个城市中不包括拉萨,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可以得出30个城市的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度,并将30个城市进行分类,具体数据及分类如表3所示。

第一类,30个城市中,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较为理想,即良好协调发展类经济与宜居性同步型,有合肥、福州、济南和长沙;第二类,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次于第一类城市,即良好协调发展类宜居性滞后型或良好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有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南昌、郑州和银川;第三类,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次于第二类城市,即中度协调发展类经济与宜居性同步型,有武汉、太原、长春和乌鲁木齐;第四类,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次于第三类城市,即中度协调发展类宜居性滞后型或中度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有天津、呼和浩特、沈阳、哈尔滨、石家庄、南宁、海口、成都、贵阳、西安、兰州和西宁;第五类,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最不理想的城市,重庆为轻度失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30个主要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并不理想:30个城市中,没有一个城市的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为优质协调发展类,只有合肥、福州、济南和长沙等4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较为理想;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南昌、郑州和银川等8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为良好,其中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和广州等5个城市的宜居性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南昌、郑州和银川等3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宜居性水平,即该8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不是同步发展,需要调整经济与宜居性的发展速度;武汉、太原、长春、乌鲁木齐和昆明等5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同步协调发展且城市经济和宜居性水平为中度,该5个城市需要进一步提高城市经济和宜居性水平;天津、呼和浩特、沈阳、哈尔滨、石家庄、南宁、海口、成都、贵阳、西安、兰州、西宁和重庆等13个城市经济与宜居性水平为中度,其中天津、呼和浩特和沈阳等3个城市的宜居性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哈尔滨、石家庄、南宁、海口、成都、贵阳、西安、兰州、西宁和重庆等10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宜居性水平,该13个城市需要调整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发展速度。在这30个城市中,重庆的经济与宜居性协调发展状况最不理想,需要加快城市经济与宜居性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杨士弘,廖重斌, 郑宗清.城市生态环境学.科学出版社,1996

2.杨士弘,廖重斌.关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的探讨.广东环境监测,1992(4)

3.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热带地理,1999(6)

作者简介:

聂春霞(1969-),女,汉族,甘肃秦安人,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何伦志(1949-),男,汉族,四川洪雅人,教授,新疆大学博士生导师,新疆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下一篇:我国城市低碳经济治理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