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和恩格斯论城乡就业一体化

时间:2022-02-20 01:30:00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城乡就业一体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作为客观经济规律,城乡就业一体化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体现为各有侧重的阶段性特征:雇佣劳动就业方式的城乡一体化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成熟阶段城乡就业一体化的主要容,就业容的城乡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的任务,二者在容上各有侧重、在时间上前后衔接,共同构成了城乡就业一体化的辩证发展过程。他们的城乡就业一体化思想系统、深刻和富有科学预见性,对于城乡就业一体化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就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8)02-0031-08

统筹城乡就业,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明确使用过城乡就业一体化概念,却有大量相关论述,形成了系统、深刻和富有科学预见性的城乡就业一体化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城乡就业一体化的论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和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城乡就业一体化是未来社会劳动就业的一个基本特征。他们设想:到了未来社会,“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消失。从事农业和工业的将是同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未来社会的城乡就业一体化,指的是就业内容的城乡一体化,即在彻底消除城乡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劳动者自主与全社会范围的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其实质是“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就业内容的城乡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以分工的演进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历史唯物地分析了城乡就业从浑然一体、分离与对立到最终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一体化的辩证发展过程。(1)城乡就业浑然一体。人类社会的孩提时代,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还没有发生社会分工,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直接结合在一起;不同的劳动相互不独立,个人因从事多方面的活动而具有丰富的才能。“一个人既是杰出的哲学家,同时又是杰出的诗人、演说家、历史学家、牧师、执政者和军事家。”当时,人的聚居系统也无城乡之别。与此相适应,人们以相互紧密结合所形成的集体为基础,直接与共同占有的简单生产资料结合,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城乡就业浑然一体。(2)城乡就业分离与对立。“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城乡的分离使城乡既成为不同聚居系统,也成为不同的就业领域,城市专门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生产,乡村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城市起初只是军事防御的城堡,第二、三次社会大分工才使它成为手工业和商业集中的场所,然而,只有现代大工业的产生才使城市真正成为现代大工业城市,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商业、贸易和交通中心。“凡是它渗入的地方,它就破坏乎工业和工业的一切旧阶段。它使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与分散。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城乡之间的对立是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鲜明的反映,这种屈从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重新产生二者利益之间的对立。”“资本主义社会不仅不能消除这种对立,反而不得不使它日益尖锐化。”(3)城乡就业一体化。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私有制是城乡就业尖锐对立的制度根源,“废除私有制甚至是工业发展必然引起的改造整个社会制度的最简明扼要的概括”。在他们看来,“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废除私有制和消除分工完全是一回事。所谓消除分工,是指使劳动者彻底摆脱单一化和固定化的旧有分工的局限,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或有利于自己能力全面发展的目的自主地从事不同的劳动。他们设想,在未来社会,“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丧失。从事农业和工业的将来是同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城乡将在新的基础上实现就业一体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取决于许多物质条件,“而且任何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不能实现的。”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至少取决于以下条件:

第一,农业和工业的高度发展和有机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这种状态是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消除城乡就业的分离与对立,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必然要以工农业的高度发展为产业基础。他们设想,高度发展的工农业不再以工业与农业的对立为前提,在消灭私有制后,最先进的国家几乎都应该“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在他们看来,“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非常必要。因为“只有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密切的内部联系,并使交通工具随着由此产生的需要扩充起来――当然是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前提,――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栖息在里面的那种孤立和愚昧的状态中挣脱出来。”而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把农业和工场手工业的原始的家庭纽带撕断的同时,也为“农业和工业在它们对立发展的形态的基础上的联合,创造了物质前提。”那就是以农业和工业的对立为产业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存在阻碍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同时强制地把这种物质变换作为调节社会生产的规律,并在一种同人的充分发展相结合的形式上系统地建立起来。”

第二,城市和乡村的融合。城乡就业尖锐对立的社会前提是城乡对立和城市的盲目扩张。城乡对立和城市的盲目扩张,一方面导致乡村陷入孤立和分散;另一方面,城市也因人口高度集中、住宅过分拥挤、流行病普遍蔓延和环境污染严重等而处于病态之中。马克思以当时的伦敦为例,说明了这些城市病态的严重性,认为,“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毒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才能使现在城市中日益病弱的群众粪便不致引起疾病,而是用来作为植物的肥料。”恩格斯也指出:“消灭城乡对立并不是空想,正如消除资本家与雇佣工人间的对立不是空想一样。消灭这种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因此,只有消灭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才能够为城乡就业一体化奠定起相应的社会基础。

第三,人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以城乡就业对立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造成劳动者才能的片面和畸形发展。“每一个人都只隶属于某一个生产部门,受它束缚,听它剥削,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只能发展自己才

能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各方面,只熟悉整个生产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部门的一部分。”然而,“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人的才能的畸形发展和大工业的本性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说明,即便资本主义大工业也越来越不能使用这种劳动者了。未来社会的城乡就业一体化,以彻底消除旧的分工为基础,劳动者没有任何特殊活动范围的限制,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当然更加需要“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能够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

第四,废除私有制。恩格斯设想,到了未来社会,“摆脱了私有制压迫的大工业的发展规模将十分宏伟,相形之下,目前的大工业状况将显得非常渺小,正像工场手工业和我们今天的大工业相比一样。工业的这种发展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现在由于私有制的压迫和土地的分散而难以利用现有改良成果和科学成就的农业,将来同样也会进入崭新的繁荣时期,并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换句话说,不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制度根源,农业和工业就不可能高度发达和相互结合起来,城乡就业一体化也就不可能得到实现。而且,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旧的分工的消除、城乡的融合和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些也都是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

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也不可能详细罗列实现就业内容的城乡一体化所需具备的一切社会经济条件,但从上述这些主要条件之苛刻程度仍不难看出,只有发展到人类社会的高级阶段,这些条件才有可能得到满足。

除了在设想未来社会时提出就业内容的城乡一体化思想以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重点考察英国、法国和德国等西方国家自15世纪到19世纪中后期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程时,还形成了他们的雇佣劳动就业方式的城乡一体化思想。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化推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就业方式在城市工业领域确立起统治地位

18世纪下半叶发端于英国,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认识到它的重大意义。他们深刻地指出,现代社会是以大工业为基础的社会,“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使用蒸汽发动机的机器工业,自己不能满足(哪怕是大部分)自身对工业品的需要,那么,它在各文明民族中就不可能占据应有的地位。”

机器的使用引发了一场深刻的社会生产方式变革,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决定性地位让位于工业,使城市从“不过是以土地财产和农业为基础的城市”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推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就业方式在城市工业领域确立起统治地位。

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是进行生产,它们就必须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作为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一种特殊方式和方法,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就业方式,是指劳动力只有在市场上卖出去才能实现其价值,其所有者即劳动者才能被资本家雇佣,进入实际生产过程实现与生产资料结合。作为严格的经济学术语,“雇佣劳动是设定资本即生产资本的劳动,也就是说,是这样的活劳动,它不但把它作为活动来实现时所需要的那些物的条件,而且还把它作为劳动能力而存在时所需要的那些客观要素,都作为同它自己相对立的异己的权力生产出来,作为自为存在的、不以它为转移的价值生产出来。”而且,劳动者的劳动力能否在市场上卖出去,根本上取决于他所受到的剥削程度是否达到或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否则,劳动者就只能处于失业状态。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就业方式下的产业工人根本区别于封建主义农奴劳动就业方式下的乡村农奴,主要表现为:(1)“农奴占有并使用一种生产工具,即一块土地,为此他要交出自己的一部分收益或者服一定的劳役。无产者是用别人的生产工具为这个别人做工,从而得到一部分收益。”(2)“农奴生活有保障,无产者生活无保障。”(3)“农奴处在竞争之外,无产者处在竞争之中。”“农奴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加入有产者阶级的队伍并进入竞争领域而获得解放。无产者只有通过消灭竞争、私有制和一切阶级差别才能获得解放。”机器的使用使固定资本的规模和比重大大提高,并具有专用性和不可分性,工厂的劳动生产率大大高于分散的手工生产,竞争优势日益明显。随着大工业和工厂制度迅速占领城市的各个工业部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就业方式在城市工业领域取得统治地位。

(二)农村市场化过程同时也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就业方式将其范围扩展到乡村农业领域的过程

工业化不仅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雇佣劳动就业方式在城市工业领域取得统治地位,而且通过农村市场化又将其范围扩展到乡村农业领域。

首先,资本占领和改造农业,使农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1)机器为资本主义农业提供了牢固的基础。工业革命之前,农业生产和家庭手工业结合在一起,以手工劳动为基础,是典型的小生产。工业革命发生以后,机器大工业提供的先进机器为资本征服农业部门提供了锐利的武器。“1680年,小农业还是一种常见的生产方式,而大地产只是个别的,尽管不断增加,但总还是个别的。今天,大规模使用机器耕种土地已成了一种常规,而且日益成了唯一可行的农业生产方式。”事实证明,“只有大工业才用机器为资本主义农业提供了牢固的基础,彻底地剥夺了极大多数农村居民,使农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完全分离,铲除了农村家庭手工业的根基――纺纱和织布。”(2)工厂制度在现代大农业中也占统治地位。在传统农业社会,农民总是在小块土地上按照经验和习惯进行分散生产和孤立劳动,劳动的社会性不发展。资本占领和改造农业使资本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力量,资本也按照工业工厂的经营模式建立农业生产的劳动组织。“发达的、同资本主义基础上的机器生产相适应的劳动制度,就是工厂制度,这种制度甚至在现代的大农业中――由于这一生产领域的特点而或多或少地发生一些变化――也占统治地位。”(3)科学大规模地、彻底地应用于农业领域。资本占领和改造农业的另一项巨大成果则是,“它一方面使农业由社会最不发达部分的单凭经验的和刻板沿袭下来的经营方法,在私有制条件下一般能够做到的范围内,转化为农艺学的自觉的科学的应用”,“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地、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4)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需要机器,需要通过贸易得到化肥,需要来自远方国家的种子等等,……机器制造厂、对外贸易、手工业等等就成了农业的需要。”农业再也不能在自己内部自然而然地得到它自己的生产条件,农业生产服务由存在于农业内部向外在的独立生产部门转变。(5)农业变成“一种营业”。农业从谋生手段变成“一种营业”的过程,也是农业劳动者被剥夺土地并从属于一个为利润而经营农业的资本家的过程。从此,“农业和制造业完全一样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也就是说,农业是由资本家经营;这种资本家和其他资本家的

区别,首先只在于他们的资本和这种资本推动的雇佣劳动所投入的部门不同。”其次,传统农民发生分化,在乡村农业领域确立起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就业方式。一方面,传统农民的上层转化为农业资本家阶级和农业企业家阶层。另一方面,在消灭传统农民的过程中,尽管曾经产生过一个新的小农阶级,但绝大多数传统农民最终被暴力剥夺了土地,并在古怪和恐怖的法律与酷刑下被迫习惯于雇佣劳动制度的纪律,成为城乡各行业的雇佣工人。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就业方式在乡村农业领域得以确立。最后,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同情由传统农民转化为雇佣工人的过程给农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并提出我们对农民应有的态度和政策取向。马克思借用罗杰斯教授的话说:“今天的英格兰农业工人,不要说同他们14世纪下半叶和15世纪的先人相比,就是同他们1770年到1780年时期的先人相比,他们的状况也是极端恶化了,‘他们又成了农奴’,而且是食宿都很坏的农奴。”恩格斯以小农为切入点,明确地阐述了他对农民的态度。首先,“我们不会违背他们的意志而用强力干预他们的财产关系。其次,我们可以促使资本家和大土地占有者反对小农的斗争,现在尽量少用不公正的手段进行,并且尽可能阻挠现在常常发生的直接掠夺和欺诈行为。……我们则坚决站在小农方面;我们将竭力使他们的命运较为过得去一些。”恩格斯还根据这一态度分别为失地农民和暂时还拥有土地的农民设计了的应有的政策要求。

(三)城市化是连接城乡实现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就业方式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资本主义生产一旦占领农业,或者依照它占领农业的程度,对农业工人人口的需求就随着在农业中执行职能的资本的积累而绝对地减少,而且对人口的这种排斥不像在非农业的产业中那样,会由于更大规模的吸引而得到补偿。因此,一部分农村人口经常准备着转入城市无产阶级或制造业无产阶级的队伍,经常等待着有利于这种转化的条件。”另一方面,城市工业部门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拼命进行资本积累,工业部门的大规模扩展引起农业过剩人口异乎寻常的外流。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城市化进程,是工业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产业结构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是城市化初期连接城乡实现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就业方式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它的顺利进行需要以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为前提。第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就业方式的确立,以直接生产者摆脱人身依附关系成为自由出卖劳动力和具有“全面流动性”的真正雇佣工人为前提。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的历史运动,“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者从农奴地位和行会束缚下解放出来”;“另一方面,新被解放的人只有在他们被剥夺了一切生产资料和旧封建制度给予他们的一切生存保障之后,才能成为他们自身的出卖者。而对他们的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人人类编年史的。”对于劳动力市场来说,单是有作为供求双方的劳动力和资本家还是不够的,还需要雇佣工人由于教育、传统和习惯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要求承认为理所当然的自然规律,相对过剩人口不断把劳动供求规律从而把工资限制在与资本增殖需要相适应的轨道以内,由经济关系的无声强制保证资本家对工人的统治。但在培育劳动力市场阶段,为了创造上述市场运行的条件,还需要运用国家权力,也就是利用集中的、有组织的社会暴力来大大促进这一进程,缩短过渡时间。第二,现代土地私有权的确立和土地的自由流通。“小土地所有制的前提是:人口的最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占统治地位的,不是社会劳动,而是孤立劳动。”这是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根本矛盾的。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必须将封建土地财产制度转化为现代土地私有财产制度,通过土地的自由流通和集中,将小土地所有制改造为大土地所有制。而且,直接生产者对土地的占有是传统农业的生产条件,也是传统农民最重要的生存保障,只有将小土地所有制改造为大土地所有制,才能“促使农村居民变成无产阶级,把他们‘游离’出来投向工业”。所以,“大土地所有制使农业人口减少到一个不断下降的最低限量,而同他们相对立,又造成一个不断增长的拥挤在大城市中的工业人口。”第三,资本的自由流动。城市工业工人和乡村农业工人的工资接近一致,是连接城乡实现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就业方式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标志。这一机制是通过利润率平均化规律调节下的资本自由流动以及由此导致的劳动力自由流动来形成的。它的形成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客观的经济规律。在工业化初期,“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对人手的需要:工资提高了,因此工人成群结队地从农业地区涌入城市。人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起来,而且增加的差不多全是工人阶级。”但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导致城市工商业利润的逐步下降。“城市中利润的降低,促使资本流入农村,这就造成对农业劳动的新的需求,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的报酬。”为追逐超额利润,资本在城乡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自由流动,竞争的结果是工商业利润和农业利润在平均利润的水平上接近一致,城市工业工人和乡村农业工人工资接近一致。

实现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就业方式城乡一体化,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在资本主导下野蛮推进的这一进程,尤其在它的初期,对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的农村劳动力来讲则是一部苦难史。“他们是资本的轻骑兵,资本按自己的需要把他们时而调到这里,时而调到那里。当不行军的时候,他们就‘露营’。这种流动的劳动被用在各种建筑工程和排水工程、制砖、烧石灰、修铁路等方面。这是一支流动的传染病纵队,它把天花、伤寒、霍乱、猩红热等疾病带到它扎营的附近地区。在修铁路建设等需要大量投资的企业中,企业主本人通常为自己的军队提供一些木棚之类的住所。这种临时性的村落没有任何卫生设备,不受地方当局监督,对承包人先生非常有利可图,他把工人既当作产业士兵又当作房客进行着双重剥削。”此外,“资本消费劳动力是如此迅速,以致工人到了中年通常就已经多少衰老了。他落入过剩者的队伍,或者从较高的等级被排挤到较低的等级。我们看到,正是大工业中的工人寿命最短。”为缓解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就业方式城乡一体化引发的社会问题的严重程度,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等国通过《工厂法》和《济贫法》等强制性法律,对它的自发形态进行有意识和有计划的约束。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重视劳动者权益的保障问题,充分肯定这些国家承担起相应的职能改善劳动者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敏锐地认识到,由于资本家的规避、国家落实的很不彻底、很不自愿、很少诚意,即便这些有限的约束措施也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就业一体化思想系统、深刻和富有预见性。在当前我国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形势下,它对于城乡就业一体化的研究和实践无疑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城乡就业一体化是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城乡就业一体化规律体现为各有侧重的阶段性特征:雇佣劳动就业方式的城乡一体化是资本主义形成、

发展和走向成熟阶段城乡就业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就业内容的城乡一体化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的任务,二者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时间上前后衔接,共同构成了城乡就业一体化的辩证发展过程。显然,那种认为城乡就业一体化只是人类社会高级阶段的任务,现阶段提出和推行城乡就业一体化是超越阶段、不切实际的观点是缺乏理论依据的。建国初,为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我国通过以户籍制度为核心、人为阻断劳动力和人口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制度安排,形成了以行政为主导的城乡就业二元结构,严重违背城乡就业一体化规律,导致我国城乡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严重扭曲,城市化水平长期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经过近30年的改革,各种不利于劳动力和人口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制度安排已经有所松动,推动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但是,由于对城乡就业一体化规律仍缺乏深刻的认识,阻碍城乡劳动力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核心制度障碍至今没有根除,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和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属市民化仍任重而道远。2004年以来,“民工荒”从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区甚至劳动力输出地区蔓延,3/4的村庄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正在消失,“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初见端倪。然而,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只有430.%,远低于87.6%的非农化率,城市化率/非农化率仅0.49。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城乡就业一体化规律的认识,以根除阻碍城乡劳动力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核心制度障碍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 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城乡一体化生产方式是城乡就业一体化的根本决定因素。城乡就业一体化本来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当前我国之所以要提出并积极推动这一进程,是因为过去很长的一个时期这一自发进程被人为阻止导致了目前积重难返的局面。那么,我们应如何推动这一进程?我国的主流观点认为,只要消除阻碍城乡劳动力和人口自由流动的制度安排,连接城乡实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城乡就业一体化就很容易做到。我们常常看到根据上述理论开出的药方: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和全力推动城乡劳动力全面流动,等等。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力状况是一定的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一定的生产方式又决定了城乡就业关系。新的生产力会产生和它相适应的新的生产方式,而新的生产方式又会产生和它自己相适应的城乡就业关系。因此,如果没有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城乡一体化生产方式,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显然,主流理论观点及其政策主张尽管有不少合理的成分,但没有抓住城乡就业一体化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我们认为,城乡就业一体化的重心理应落在其最根本的决定因素上,重点是如何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改造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如何将传统农民改造为城乡各行业的现代劳动者,如何使城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方式接近一致,进而实现城乡现代劳动就业方式的一体化。

3 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必须以维护劳动者权益为价值取向。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城乡就业一体化,总体上仍属于现代劳动就业方式城乡一体化范畴。其间发生了许多触目惊心的损害劳动者权益事件,出现了诸如失地农民、农民工、城市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对于这些事件和弱势群体,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劳动是生产过程的主体从而是社会的主体,劳动是社会围绕转动的太阳。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必须注意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在承认雇佣劳动就业方式城乡一体化社会进步意义的同时,他们无限同情由此给农民带来的苦难,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他们的态度和政策主张:不要违背农民的意志而用强力干预他们的财产关系,不能用强制的办法剥夺农民,要慷慨地对待农民,站在农民的一边坚决维护农民的利益,通过示范和帮助的办法让农民走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是劳动的社会,理应坚持劳动者的主体地位,理应将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作为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工作的指导准则。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血腥的雇佣劳动就业方式城乡一体化历史,二战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陷入资本主导型的城乡就业二元结构的泥沼难以自拔,我国一度出现的“劳动者权益两处茫茫皆不见”局面,一再启示我们:千万不能丢弃马克思主义者的劳动者立场,放任资本的肆虐,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必须以维护劳动者权益为价值取向。否则,就有可能滑向资本主导型的城乡就业二元结构甚至是行政与资本混合主导型的城乡就业二元结构。

上一篇: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层原因与历史作用透视 下一篇:集聚经济、行业特性与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