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10 01:57:11

马克思调查报告

马克思调查报告篇1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等相关文件精神,通过社会调查报告的形式,将原理的学习与社会实际、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实效,特制定本实践教学指导书。

二、实践选题

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结合当代国际国内形势和学生生活实际,拟定以下社会调查报告主题:

1.“我家四十年的变化”、“我的家乡四十年的变化”——党的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结合关于主要矛盾的原理,考察自己的家庭或者自己的家乡四十年来的变化,撰写调查报告;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更是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结合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的原理,考察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或者城市生态建设,撰写调查报告;

3.“堡垒”——结合上层建筑的原理、社会主义原理,调查所在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撰写调查报告;

4.“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与问题”——结合政治经济学理论,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调查所在地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过程、现状、贡献与问题,撰写调查报告;

5.“传承与创新”、“历史与未来”——结合社会意识相关原理,调查当地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建筑等内容,撰写调查报告;

6.自拟题目,选择当地某一现象、问题,结合所学相关原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实践要求

马克思调查报告篇2

【 正 文 】 

创新主要指在已有事物基础上的一种拓展性与创造性活动。这一活动,既与已有事物有一定联系,又是对已有事物的发展与重构。毛泽东作为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其数十年革命生涯中,所以能成功地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有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这既来源于他不竭的创新动力,又与他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透过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可以清晰地看到其鲜明的思维特征。 

一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出发点 

创新既非妄想,亦非空想,而是有目的的客观活动。因此,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是创新的必然要求。纵观毛泽东的创新思维,其出发点基本上都是紧紧围绕中国实际,并由此延伸、展开的。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毛泽东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所谓“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作了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通俗地讲,实事求是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发生的事情中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毛泽东所以能不断创新,同他一贯提倡实事求是的作风密切相关。 

毛泽东无论做事还是思考问题,最大的特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譬如,同样对中国民主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问题的思考,早期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者,就只知道围绕马克思主义书本找答案。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万宝全书”。总以为经典作家的书本里什么都有,而很少去考虑中国的实际。结果找来找去还是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对此,毛泽东曾指出:“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许多人凡事引经据典,“言必称希腊”,“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是神。马克思、列宁既不可能对他们在世的时候,世界上发生的所有问题都做出回答,更不可能对他们去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世界上出现的问题给出答案。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只是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指导原理,而不是包治一切疾病的“圣丹妙药”。有些问题,各个国家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去解决。 

比之教条主义者,毛泽东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尤其从中国实际出发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结果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许多方面,都是如此。如关于统一战线问题,马列主义都提到过“一个联盟”,既工农联盟的思想。毛泽东根据中国实际,根据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创造性提出“两个联盟”的思想。由此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 

其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所以十分强调凡事要实事求是,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从本质上讲虽是相同的,但实际上,由于各国的国情不一致,具体情况并非完全相同。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毛泽东所以能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就在于他能够正确理解与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懂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道理,明白理论指导必须要以实际为出发点,从而把问题的思考建立在实际上,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有效结合起来。正因为毛泽东踏在了中国社会实际之上说话办事,所以才会创造出那些带有“中国气派”的新事物。如同邓小平所说:“列宁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并不是在马克思、列宁的书本里寻求在落后的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途径。马克思能预料到落后的俄国会实现十月革命吗?列宁能预料到中国会用农村包围城市夺取胜利吗?”由此可见,专从书本里讨生活的人,是创不了新的。只有像毛泽东说的:“马克思主义‘本本’是要学的,但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样,才会有所创新。毛泽东与他同时代的人相比,所以具有更大的创造力,即在于此。不难想象,如果毛泽东也类同于教条主义者,只会抱着书本,背诵书本,从书本里讨生活,那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将与他无缘。所以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创新精神的基石,是毛泽东创新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 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从客观上讲,创新有一困难,就是已有事物的权威性。有些人往往受此困扰和束缚,而不敢去创新。尤其是面对伟人的思想,索性关闭自己的思考机器,更不用说去创新,结果只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地跟着别人走。其实,这些人没有真正领悟伟人思想的真谛。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自己说过,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可是,我们有些人,偏偏不相信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说的,以形而上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硬是把马克思主义神化和教条化,人为地板结与僵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对此则有自己的看法。他曾经说过,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真谛的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发展。毫无疑问,超过马克思,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创新。 

毛泽东在创新过程中,同样遇到伟大思想和权威模式的影响。但他的方法是,凭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对权威思想和模式,既不迷信,也不弃之,而坚持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再拿民主革命道路为例来讲,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模式,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模式。然而,它在中国却遇到了挫折。面对这样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权威的成功模式,而且在不少人仍坚持认为它是中国革命唯一道路的情况下,怎么办?是继续按原路走下去,还是另辟蹊径。走下去,无疑仍将面临失败。另辟蹊径,就要面对创新风险。然而,毛泽东以他的胆略与睿智,选择了后者。他用自己的大脑,面对中国土地,进行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既不简单否定城市道路模式,(事实上,十月革命道路模式本身的合理性是不用怀疑的)也不迷信“本本”。而是,一方面看到城市道路模式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看到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从两者比较与结合中,意识到特殊国情需要特殊道路,从而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符合中国特点的新道路,正因为毛泽东有这么一种既坚持独立思考,又善于辩证思维;既尊重别人的经验,又不盲从的思维方式,所以他能够讲出“我们固然应该特别尊重苏联的战争经验”,“但是我们还应该尊重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这样一种充满辩证思维、让人耳目一新的话,能够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实,创新的最大困难,并不在于已有理论的权威性,而恰恰在于能否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客观事实进行独立思考与辩证思维。做不到这一点,即使不是权威理论,也不会有创新之举。毛泽东的这一创新思维特征,正从这方面为我们做了实证与演绎。事实上,毛泽东亦非天生具有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能力。他也有过与他人相似的、简单地把领袖的话当真理的经历。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的发言中,曾讲起党对农村问题、主要是对地主的政策,在他未到长沙时,无由反对。但是,在湖南住了三十多天后,有了不同看法,并向中央作了报告。然而,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素以为领袖同志的意见是对的,所以结果我未十分坚持我的意见。”后来的事实表明,“领袖同志”的话未必句句正确。当然,这不是说,“领袖同志”的话都不必去相信。而关键是对“领袖同志”的话,也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准绳。无端怀疑与因相信而成迷信,都不可能孕出创新。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既能正视错误,又能改正错误。正如他自己说的,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的聪明起来。正因为,毛泽东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辩证关系,才使他及时走出“唯书、唯上”的思维定势,在实践中打造成善于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方式,为创新铺下基石。 

以上可见,善于独立思考,坚持辩证思维,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方式。有思考,才会有思想,善于思考,才会出新思想。毛泽东正是在对待任何问题上,既不为某种思维定势或他人思想所束缚,也不拘泥于已有理论和模式,坚持用自己的头脑思想,才有所创新。 

三 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创新精神的思维方式,不仅强调从实际出发,而且十分重视对问题的思考与下结论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把调查研究看作是认识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他说:“要是不做调查研究工作,只凭想象和估计办事,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基础。”以调查研究作为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实践基础,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他的许多创新思想均源于此。 

把调查研究作为创新的基础,实际上是创新的必然要求。因为,创新不是空想、而是客观活动。所以,要创新就必须了解与接触实际。只有了解了实际,才能踏着实际说话。而了解与接触实际的最佳途径,就是深入实际研究。毛泽东一向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他有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他还说,“调查就是解决问题。”[9]为此,他一生做了大量调查研究,这不仅为他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实践环境,而且为他的创新思想提供了大量实际资料。比如,毛泽东在农民与中国革命关系问题上提出的一系列独创性思想,就同他做了大量实地调查直接相关,不少创新思想直接来自于此。1926年,毛泽东在为《农民问题丛刊》所作的序中,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思想,[10]这一思想就是调查研究的产物。当时,我们党内许多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工人运动上,很少关注农民问题。而毛泽东正是在率农讲所学生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上述具有独创性的见解。《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是毛泽东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写就的。在这篇调查报告里,毛泽东同样提出了一个新思想,即把农民称作“革命先锋”。这实际上是他后来提出“农民是革命主力军”思想的雏形。通过调查研究,毛泽东不仅看到,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权力的革命,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而且指出:“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11]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他后来独创性提出与形成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的思想,提供了现实依据与立论基础。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毛泽东调查研究用心最多的时候。当时党内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上存在两种不同思路,一种只是唯上唯书,一种提倡唯实。毛泽东坚持唯实思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先后在闽赣两省做了十多次实地考察。如江西的寻乌、东塘等处调查,福建的才溪乡调查等,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当时农村从群众生活、政治组织、地方部队、土地状况到农村各阶级的面貌,作了详尽介绍。正是以这些实地调查为现实基础,我们党才正确制定了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路线,并独创性提出了农民问题与中国革命关系的一系列思想。 

在长期革命中,尤其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养成一个良好习惯,凡需决策之前,或亲自,或要求中央和地方其他同志先做调查研究,使决策能与实际相符,收到实效。1930年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指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以后他又说:“去做调查,就是要使自己心里有底,没有底是不能行动的。”[12]建国初期,毛泽东看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为了避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重犯苏联的错误,以苏为鉴戒,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写成《论十大关系》一文,提出了许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可贵思想。正确的政策,只能产生于实践,来源于调查研究。正如毛泽东在《〈兴国调查〉前言》一文中所说:“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想像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很危险的。过去红色区域弄出许多错误,都是党的指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原故。所以详细的科学的实际调查,乃非常之必须。”[13] 

调查研究为毛泽东的创新思维铺实了基础,也避免了认识上的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正因为有了建立在客观实际基础上的认识,所以毛泽东能够精辟地提出许多独创性的思想理论。可以这么说,离开调查研究,毛泽东对有些问题的认识,也未必会有创造性见解。30年代给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的教条主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不做调查研究,就很难说真正了解客观实际,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只能“唯书,唯上”,跟着别人亦步亦趋。当然就不会有高人一筹的独到见解。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实践基础,也是他作为一个脚踏实地的革命领导者的工作风范。 

【参考文献】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795-79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 

[9][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112.172.109-110.16. 

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145. 

[10][1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7.37.254. 

马克思调查报告篇3

【关键词】政治信仰;大学生;思考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李伟教授做过一个课题: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观调查报告――以北京市43所大学为样本。在对于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调查中,有44.4% 的学生选择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没有明确政治信仰”的学生占到了39.6%,选择“资本主义”和“宗教”的学生分别占了10% 和6.0%。李伟教授的这个调查报告是虽以北京市43所大学为样本,但依据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也必然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因此,这次调查报告不仅基本反应了北京市整体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同时也基本反应的全国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但在这份调查报告中,对于当前大学生所持有的政治信仰的是不容我们乐观的。“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 [1],没有共同的思想就没有共同的行动。只有我们有了共同的政治信仰,才能有共同的政治追求,才能齐心协力的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因此,面对现今不容乐观的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加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确实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

所谓的政治信仰,“是指对某一特定政治制度,政治理念的价值认同,反映的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持续且稳定的政治理性,它构成了政治生存和政治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2],加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不断优化社会环境

马克思认为,社会环境是人的客观存在,它由人创造并制约着人的发展。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与影响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稳定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们特别容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当然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既然是信仰,只有人们相信了它才会去敬仰它。同样也只有大学生们感受到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才会对现有的社会环境做出良好的回应并形成正确地坚定地政治信仰。而也只有社会环境与学校环境达成某种一致时,高校对大学生的政治教育也才会真实有效。所以不断优化社会环境,是让大学生形成政治信仰的关键。

二、提升人格魅力

“教师的成功来自人格感化中的十分之九”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影响学生教育学生的关键。亲其师,才会信其道,而学生选择亲其师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说,一个没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很难对学生的政治信仰产生影响的。怎样的人格魅力才会受到同学们的喜爱呢?安徽师范大学心理系的姚本先、汪祚军在《新时期高校教师形象探析----大学生心目中最受欢迎的教师调查》报告中显示,最受欢迎的高校教师前5种品质分别是:知识渊博,治学严谨;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理解尊重学生,与学生多交往;亲切热情,有活力。而这5种品质,都与人格魅力息息相关。教师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能力与渊博的知识,更需要教师具有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态度,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与学生多交往交流。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政治教育的效果与目的,引导大学生们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

三、增加个人课堂的吸引力

大学课堂,是传递知识的地方,也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政治信仰的主要阵地。而如今我们渐渐发现,大学生上课时更多地变成了“低头族”,一心专注着手机而根本不管老师所云。我们在将“低头族”的原因归结于网络时代信息太丰富时,教师是否该思考自己的课堂有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呢?在姚本先、汪祚军在《新时期高校教师形象探析----大学生心目中最受欢迎的教师调查》报告中显示,最不受欢迎的高校教师前3种品质分别是:自以为是、专横、武断;肤浅、知识贫乏;上课粗枝大叶,照本宣科。可见,教师若知识贫乏,上课肤浅又粗枝大叶、照本宣科,这样的课堂怎么能够达到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呢?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4]。要把课堂上好,就要吸引住学生,要吸引住学生就要从学生的需要与角度出发,转变教学理念,实现由被动向自主转变。教师要将自己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而不是学生的外在约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变成“抬头族”,在课堂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

四、充分利用网络载体

在2014年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报告还显示我国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2%,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学生依然是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网络,已然成为大学生获得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谁掌握信息,谁就拥有世界,充分利用网络载体,是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形成的非常重要的载体。要运用好网络载体,必须要通过网络载体扩大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通过网络载体加强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实现政治信仰教育的大众化。同时通过网络载体,丰富政治信仰教育的趣味性、针对性,提高教育的吸引力。通过网络虚拟载体及时掌握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思想动态,实现教育途径的整合。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52页

[2]李伟.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观调查报告――以北京市43所大学为样本[J].中国青年研究,2012(09).

[3]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上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49页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9页

[5]姚本先,汪祚军.新时期高校教师形象探析----大学生心目中最受欢迎的教师调查[J].高校教育管理,2009(05)

马克思调查报告篇4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模式;综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历来党和国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都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渐渐暴露出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获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本文对1998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并加以总结,力求全面展示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为更多致力于研究该学科的学术界朋友及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参考。

一、资料来源与资料分析

本论文的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8年一2009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共查阅212篇论文,其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从文章数肇看,平均每年约有2040篇。但是在较高等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多,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更少。研究内容涉及了马克思理论课各个方而,但是重复研究也较多。从综合的期刊等级和研究内容来看,虽然论文数很多,但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论文较少,约占总论文数量的10%左右,近几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成果综述

1998年至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98教改”方案实施到2002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丰_要针对教改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但时间较短,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从2003年至2006年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各种问题逐渐显现,促使研究更加广泛深入。从“05教改”至今为研究的第三阶段。“05教改”在总结1998年以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解决了教材内容重复等问题,并且添加了体现时代要求的内容,更加适了高校教学的需要,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研究分述如下。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根源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成因,分析最为广泛具体。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困境的原因众多,但可以归纳成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教学方丽。包括:教材内容重复,这个问题在“05教改”后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学方式陈旧,“灌输”式教育已经不符合目前高校教学的要求;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致使众多高校采取大班上课的方式,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秩序,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扩大,青年教师那论功底薄弱,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方式单一,也影响了教学质。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研究者普遍认为,各个高校大都存在表而匕的重视与实践中的忽视的情况各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马克思主义那论课,认为德育对提升高校地位和学生就业没有太大的帮助。各个高校普遍出现精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时的倾向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坪论课实际地位的下降,阻碍了对该学科进一步探索与创颟。第三,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情感。现在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存在抵触情绪,在课堂上出现被动应付、编造理由请假甚至逃课等现象。

以上三方而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导致了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困境。教育方而因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地位问题,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而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丰义理论课情感问题,研究的还较少。事实告诉我们,教学是一个教者与学者互动的双边过程,现在尤为提倡以学生为丰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单纯解决了教育因素和地位问题没有提升学者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教育的同的。此,关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情感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2.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通知中有明确的规定:“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因特包利: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丰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学术界对此教育目标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从宏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的规定。具体地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培养的学生人文素质和培养大学生问题素质。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目标缺乏准确而科学的定位。这种宏观的抽象的理论描述,在国家、政党的层面是适合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缺少层次性的细化环节,落实到各个具体主体时必然缺乏操作性而显得无所适从,在学校与教师的层面是模糊的。尤其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很遥远、很渺茫,他们从中得到的信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有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变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唯一目的,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的内在结合点,也不能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

学术界广泛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根本原则。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又指导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工具,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啜理和科学分析的方法,从而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社会问题,指导社会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首先,需要讲透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这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其次,根据课程内容需要精心选择案例,使实际和原理有机结合,应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二者不能脱节。也可以直接提出实际问题,以案例带出理论,根据所讲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

3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直采用“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教学的要求。近年来,各高校都逐渐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形成了几种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有:对话式比较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研究性教学、对话式比较式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囊括了其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点,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教学体系。研究式教学是当今世界主流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教育者应建立一种合适的体系,采用一种合适的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发展个性,使学生知识、道德、智能、体能等均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发展。学术界一致认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及其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研究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河北经贸大学学者宋志勋提出了对话式教学和比较式教学模式。并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探求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交融点,其关键是提出学生所关心的自身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并结合课程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与学生对话交`使学生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沈阳医学院学者朱红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全程教育的思想,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轴心,带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联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研究者较少,具体方案还有待深化。

4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杜会实践课研究

理论联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根本原则,这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须开设实践课,提高实效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践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探索社会与人的发展规律的学科,具有宏观性,不能直接进实验室,下工厂,具体操作困难;公共课人数众多,场地的选择、资金保证和组织管理不易;学时所限,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基于上述困难,各高校实践课普遍采取写调查报告的方式。学者汪惠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社会调查方法的研究》一文中做了深人的研究,涉及了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组织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开好社会调查交流会以及对调查报告的评定等内容。有学者提出实践课可以分为教学计划内实践活动和教学计划外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内实践活动利用学生课余和周末组织小规模多次的活动;教学计划外实践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大规模长时间实践活动,二者结合能使实践课更加深人而不至于流于形式。但是这种模式流程较复杂,涉及部门较多,具体细节和后期评估还需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

马克思调查报告篇5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48-02

随着2004年、2005年两份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意见》的相继出台,各个高校都纷纷重视起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那么,什么是实践教学呢?一般认为,实践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实践教学指的是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社会问题调查的实践活动,与课堂理论教学互为补充;从广义上说,实践教学指的是围绕社会实践问题展开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堂外的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种实践活动,即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连成一片。本文是在广义的含义上来谈论实践教学的。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所本科院校,有“省内211”之称,历来视教学质量为生命,因此在教学工作方面常抓不懈。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河工大积极贯彻党中央有关指示精神,进行大胆创新,已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每门思政课程都有社会实践教学

河南工业大学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五门课程,五门课程都有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占教学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实践教学占三分之一。五门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在讲授理论的同时,都引入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力图从本课程的角度给以分析和解读,给学生以正面引导。此外,除《形势与政策》课外,其余四门课都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课堂外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期末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时,调查小组撰写的社会调查报告按一定比例折算计入总分。在调研题目的确定上,具有高度灵活性,思政课教师既可提供调研题目给学生以参考,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拟题目,但都要结合现实问题和学生关注的问题。学生撰写调研报告时,要结合该门课程的相关知识点,体现该门课程的特色。

二、专题化教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关键环节。为此,在课堂教学方面,河南工业大学首先进行了专题化教学的尝试。在学校党委相关领导的指导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院进行专题化教学,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思政课五门课程都打破教材的章节编排,根据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重新安排授课内容,一个专题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上下专题之间承接相续,各个专题之间相互衔接成一个课程体系,浑然一体。学校要求五门课对应的五个教研室必须集体备课,制作PPT和设计课堂讨论题,专题PPT及相应的说课内容必须经学校相关领导检查通过,否则修改到领导满意为止。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为每位思政教师上好课打下基础。当然,每位教师在具体授课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改动,便于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以增强教学效果。除了精心制作PPT和设计课堂讨论题外,教师在收集教学的新资料和相关视频方面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时代在发展,数据也在不断更新,教师平时得留意和保存这些新数据。为课堂内容选择的视频,要争取恰到好处或锦上添花。一般来说,视频时间不宜过长,挑选那些学生不清楚的、感兴趣的、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或融知识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画面清晰且解说词好的视频。这样,才能达到播放视频的效果。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适当板书,与多媒体教学互补。

三、打通课程教学

河南工业大学负责思政课教学的相关领导别出心裁,继专题教学实行之后,又提出了打通课程教学,即一位思政课教师要上五门课,承担某个或某几个学院从大一到大四学生的五门思政课,目的是提高思政课专职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加强师生的相互了解,增进师生情感。之所以将五门课打通,一方面是因为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五门课程彼此间关系密切,互为补充,缺一不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让大学生了解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主要是让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尤其是中国的屈辱史和奋斗史,真正理解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一般的法律和道德知识,提高个人修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让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其成果,深刻理解只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形式与政策》课紧跟时事热点,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剖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五门课的共同点是教书育人,重在以理服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另一方面,打通五门课也是给予高校思政课现实情况的考虑。一般来说,高校思政课教师授课的班级多,因而学生也多,尤其是大班上课,每周一次课,师生的了解和交流仅限于课堂有限的时间,期末课程结束,任课教师竟叫不出几个学生的名字,或者大多是人和名对不上号,而学生也往往是连老师姓甚名谁都说不清楚,更何况师生不在同一个院里,此后师生之间几乎不再打什么交道。不像专业课那样,小班授课,师生之间能较快熟悉了解,并且因为同属一个院系,师生情感较深厚。而且,打通课程教学已有现实基础,河南工业大学思政学院的部分教师已经上过两到三门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因此,五门课全面打通在实际中能够行得通。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形式多样

为了发挥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河南工业大学采取的形式可谓多样:辩论、讨论、做PPT发言、社会调查汇报、课外阅读活动、艺术表演、写小论文等。在授课过程中,除了有些内容必须教师主讲外,那些学生能动手动脑不难解决的问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目前的热点问题等都可以试着让学生来讲,采用PPT、小组讨论后推荐代表发言、小组辩论甚至艺术表演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对思政课的兴趣。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展现自我。对于积极参与其中的学生,教师及时适当鼓励学生,充分肯定其表现好的方面,不吝赞美之词,对其不足之处要委婉指出。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绪论中可让学生进行“伟人介绍”,要求学生多角度介绍、评价伟人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友谊。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对材料进行概况总结,得出自己的观点。这比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地听要好许多。配合第一章的内容,教师可让学生用相关原理知识点来分析当今的医患矛盾、雾霾问题,这些身边的热点问题,学生比较感兴趣,有话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考查、巩固了学生对该章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

五、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

河南工业大学近年来尤其重视和提倡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测评。所谓综合考评学生,就是不仅以学生的书面作业为依据来给学生评分,更重要的是把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查也包括在内。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主要包括平时表现和书面作业。学生的平时表现包括学生出勤情况(迟到、早退、旷课及请假)、课堂表现(如回答问题、课堂讨论及辩论的发言情况,是否认真听讲);书面作业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在此基础上的调研论文、读后感之类的小论文、随堂测试等形式,思政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某一种或两种形式的书面作业。每个部分占不同比例计入总分。力图使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是对学生较为贴近实际的考查,是对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真实情况的反映。平时考勤由任课教师在上课时把握。而课堂上对学生回答问题、讨论及辩论发言的评价,则由老师制定相关的评分标准,由各班一到两名学生组成评委打分后算平均分。当然,对于学习极不认真的学生,适度惩罚是必要的。如多次旷课的学生,学生的出勤一项可为零分甚至平时表现为零,书面作业明显拼凑或抄袭的该项评分较低甚至以零分计。

自学校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以来,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明显增强。一方面,实践教学的创新挑战了教师,促使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思政课堂不是思政课教师的满堂灌,而是师生互动的课堂。课堂时间有限,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高质量完成教学内容,既要保证教师的理论教学,又要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反复思量和精心设计。教师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更要关注相关学术成果,关注现实问题,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无形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以前教师讲清楚理论知识就行了,现在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还要琢磨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学,促使他们对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感兴趣。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的创新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包括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及书面作业,学生的考勤也占一定分值,所以学生随意旷课的情况明显改观,而且,为了在综合测评中有优良的成绩,许多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较为认真完成各项书面作业。这样,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我校在实践教学的创新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打通课程教学要求逐渐在全体思政课教师中推广,对一些多年来讲授一门课程的教师来说,难度较大。即使是曾经担任一门以上五门以下的教师来说,毕竟还有未接触的新课程,无论是谁主讲新课,充分备课上好课都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就是上过的旧课,也需要教师时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改变教学方法。因此,思政课教师会疲于应付备课上课。所以,打通课程教学在短时间内会影响教学效果。二是几乎每门课程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参加课堂外的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次数偏多,也存在学生取巧敷衍的情况。必如,把一门课程的社会调查报告稍作修改交到另一门课程充当该课程的实践报告。这样,实际上几名思政课教师批阅了大致同一份报告,浪费了师生的宝贵时间。

参考文献:

[1]李宗玲.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情况调查分析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8,(1).

马克思调查报告篇6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国家的各种权力必须处于一种相互制衡状态,“治理”应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及切入点。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治理的模式决定了国家审计的制度形态[1]。国家审计的本质、定位决定了国家审计应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五大”发展理念,发挥国家治理的基石与保障作用。

一、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国家审计产生

学术界对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学说的研究基于其对国家理论的研究展开,马克思国家学说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认为,国家的职能“既包含一切社会的性质所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又包含由各种特殊的因政府与人民大众互相对立而起的职能”。国家的存在是通过创设、配置和运行国家权力,获取、配置和运用公共资源,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活动来维系的,其实质在于通过协调不同利益人需求,推动公共利益实现[2]。然而“自古以来的经验表明,所有拥有权力的人,都倾向于滥用权力,而且不用到极致决不罢休”。同时,随着国家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国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将逐步扩大。各级政府的多层次授权产生了更为复杂的委托关系,行政组织理论认为行政?M织是要通过层级或职位来管理的。在治理模式上,中国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实行的是以任务层层下达和指标逐级分解为特征的行政发包制[3]。

按照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为避免国家职能异化为牟取部分阶层利益的工具,防止国家权力被滥用,必须通过有效的国家治理。法国的孟德斯鸠、英国的阿克顿等思想家也将权力制衡的基本理论归结为: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4]。经济学的理论表明,委托的层级越多越容易产生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因此,无论是从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使国家的各种权力配置、运行处于一种相互制衡的状态,还是从减少成本的角度看,均需要规制权力、国家治理。世界银行1989年《撒哈拉以南:从危机到可持续发展》,“治理”迅速成为风行的词汇。然而,治理不仅仅是西方的理论,中国有其自身的特色理论话语体系,治理最核心的要义之一在于主体的多元性。国家治理主要通过对公共权力的配置和运用,实现提供公共产品、配置公共资源、管理公共事务等目标[5]。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制权力是现代民主与法治国家的基本价值之所在。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理论与方法结合中国特色的审计实践产生的一种经济监督制度的创新[6],国家审计可以通过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通过“通报或者公布审计结果权”,促进受托责任人向更好地履行公平性和公正性这一方向发展。审计成为反腐败的利剑,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国家审计可以“独立、客观、权威”的第三方身份,通过监督与评价等职能的发挥,确立或解除政府间多级委托与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7],可以对各级政府官员的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对各级官员可能存在的“败德”“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形成有效制约。治理理论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提供了需求理论,《审计法》赋予国家审计的职责权限使国家审计成为多元治理结构中的一员,使国家审计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石与保障。

二、审计报告是审计价值实现的基础

美国哲学家R?佩里在其《一般价值论》中,把价值定义为“任何有益的事物”。马克思把通过交换价值而体现着抽象人类劳动的商品称之为“价值”。从哲学的视角看,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满足的关系。审计价值在于客观公正地围绕特定事项收集证据,以搞清楚特定事项的真实状况,并判断真实状况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进而发表意见[8]。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2011―2016战略计划》指出,审计机关的核心价值在于帮助政府改善业绩、提高透明度、强化公共责任、保持可靠性和揭露腐败,并帮助接受和使用公共资源的机构或个人提高效率或效果。不同的审计主体(受托人)会因不同的审计委托人的不同目的而有不同的审计价值观。国家审计的价值也体现了审计受托者与审计委托者之间的需求关系,政府审计有其独特的社会价值,并在审计实践中不断地追求和创造自身价值。

约瑟夫?M.朱兰等[9]最早把帕累托原理引入质量管理:质量是一种实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期间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信息经济学理论一般认为:市场中介角色下的信息需求在扩大了审计角色范围的同时也形成了审计质量需求的有效市场激励。Copley et al.[10]指出政府审计质量可以分别从过程和结果两个角度来衡量。审计质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是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关于审计职责、审计权限、审计程序和业务流程的规定;二是审计工作及其结果是否实现预定目的。可见,审计质量包括:审计行为的规范性要求和审计成果方面的要求,两方面相互联系,缺一不可,而且审计报告的质量要求是随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迁而不断提升的。

国家审计报告是以审计信息等载体反映的审计产品,是审计成果的集中体现。审计报告的质量首先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审计署令第8号)的要求,做到“内容完整、事实清楚、结论正确、恰当用词、格式规范”,也可以说这是审计报告最基础的质量要求。同时,根据Copley et al.的研究结果,还要关注国家审计“是否实现预定目的”,如:审计报告是否发挥了审计建设性作用和“免疫系统”功能。随着审计价值“预定目的”的与时俱进,按照国家治理理论,国家审计报告应从国家治理的高度及宏观层面提出有较强可行性的建议,推动公共利益、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这可谓当今国家审计的价值取向,或者说是审计报告较高层次的价值理性。国家审计报告质量与审计价值密切联系,其二者关系详见表1。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价值理论等为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及不断提升审计报告质量奠定了理论基础。国家治理需要国家审计,国家审计价值体现在服务于国家治理、实现“免疫系统”功能上,包括审计行为、审计产品在内的审计质量影响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审计价值的实现。在审计实践中,不同质量的审计报告其审计价值的实现程度不同,国家审计质量要不断满足国家治理的要求。其具体关系详见图1。当然,审计质量及审计价值提升还需要审计的独立性、客观公正性等一系列基础及制度保障,推进审计价值的提升及审计治理功能的发挥。

三、国家审计报告质量现状及其价值成效

《审计法》第一条明确指出了审计的价值目标:“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审计的职能由初期的查错纠弊发展至公共资金、国有资产的守护者,进而认识到国家审计是民主法治的产物和推进民主法治的工具,以及当下的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与保障,是国家治理大系统中的一个“免疫系统”。审计报告随着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审计环境变迁,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国家审计的职能及其价值。

(一)审计报告=揭露查处问题,国家审计查错纠弊的基础价值

隋唐时期的专职审计机构被称为“比部”,负责国家财政财务收支的审核。我国《宪法》赋予国家审计以经济监督权力,以发现问题、揭露问题、查处大案要案为工作重点。2011年以来,审计机关加强对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情况的审计,通过审计揭示问题、挽回及避免损失、核减政府投资规模等是审计机关实现审计价值的最直接体现(详见表2),2015年全国审计机关共有审计单位13万多个,为国家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8 500多亿元①。

(二)审计报告=揭示+绩效,国家审计监督基础上的增值价值

审计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控制行为,其本质目标是确保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的核心价值在于帮助政府改善业绩,我国《审计法》赋予的国家审计价值的终极目标是“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1995年以来,审计机关每年向政府提交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向各级人大做审计工作报告,促进提高预算执行的规范性,推动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规范和高效使用。2008―2012年,审计署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绩效审计项目,显然,效益审计与价值创造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审计的评价和咨询功能为被审主体带来价值创造。审计的存在不仅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发挥作用,而且也为提高社会和市场诚信、降低交易费用发挥作用[12]。国家审计的视野延伸到公共资源管理的完整链条,即由“投入――过程――产出――成果――影响”诸要素构成的全过程。2010年审计署了第一份关于自身工作情况的《2010年审计署绩效报告》。该报告不仅有金额计量,也有非金额计量的审计成果。其主要指标详见表3。

(三)审计报告=查责+问责,国家审计反腐败的权力制衡价值

政治学研究发现,各级政府的多层次授权产生了更为复杂的委托关系,国家通过法律形式把公共资源、公共财产、公共资金等的配置、管理和使用的权力和责任,授权给某些公共权力机构及其具体执行人,而公共权力天然地有着自我膨胀的倾向。公共责任的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还不少,权力和权利的关系问题是国家治理的根本问题。审计作为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反腐败的“利剑”、权力制衡的重要工具,其重要价值就是通过监督控制和反馈信息,维持国家系统的良好运行,从而满足国家治理的需求。30多年来,全国审计机关共审计领导干部近55万人次,有关部门参考审计结果和建议,对1.8万多人给予免职、降职或撤职等处分,有8 500多人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2011年以来审计署及地方审计机关查责问责情况详见表4。2015年各地审计机关对2 138人进行了追责问责③。

(四)审计报告=揭露+预防,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预防价值

自2008年提出“免疫系统论”以来,审计报告不仅反映查出的问题,且对审计中发现的风险隐患给予揭示,政府审计正逐步从“揭露问题”向“揭露问题+揭示风险”转变。如2012年第11号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不?H揭示了被审计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重大投资项目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且指出“部分油气运输管道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其中20年以上的管道总长度为2 429.29公里,最长的达37年”。自2014年8月起,审计机关持续组织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按季度向国务院上报审计情况,并督促及时整改。

(五)审计报告=揭示+“免疫”+建议,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价值

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人们更多地需要国家审计在提出审计报告之后,能够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建议以解决问题,因此,建设性审计价值理念逐渐形成[13]。如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的落实情况审计,对“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对政府机构改革县级机构运转支出等情况的审计调查,对重大公共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审计等,均有力地保障了改革的顺利推进。2011年以来,审计报告促进健全法治和“倒逼制度的完善”情况详见表5。2015年1月至11月,全国审计近10万个单位,促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 000多项,审计建议成为国家审计建设性功能发挥的重要路径。

四、国家治理目标下的审计报告价值实现

(一)保证审计结论的置信度,提升审计信息产出及质量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AA)关于审计工作的两个关键环节:一是搞清楚“真实状况”,二是判断“一致程度”,如果这两个关键环节出现偏差,则审计质量无法保证,审计价值也就无从发挥。由于审计结论的形成过程受到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影响较大,是整个审计过程的终结阶段的最终产品,因此,一定要对审计结论的置信度有合理的保证。从审计报告的技术角度或基本要求上讲,应当符合国家审计准则,重点强调审计事实的准确性、审计结论的正确性、用词的恰当性、审计文书格式的规范性等。

马克思“价值”理论是主体与客体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满足的关系。在国家治理的需求下,要发挥国家审计在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审计报告需不断提升信息质量。例如:运用马克思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论,对审计报告中的某一审计事项深入研究,从具体的、微观的经济现象入手,总结提炼带有共性的、规律性、倾向性的问题,并对某类问题或困难进行全面、系统、辩证的思考与分析,对诸多零散问题背后的制度缺陷、系统性缺陷及时修正,这种深加工的产出在目前的审计质量体系下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而且远远超出审计查处个别问题之产出。由此,提高审计报告服务于国家治理的需求及经济社会大局的层次和水平,倒逼公共资源、公共权力、公共管理等各项制度的完善。

(二)拓展报告种类,使审计报告服务于不同使用者

马克思的国家学说及价值理论、经济学的“供需平衡”理论、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理论均表明,审计报告应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1978年科恩报告建议,审计报告应充分、灵活地反映报告使用者需要的信息,其应当包括对不同信息发表不同的担保程度的意见。美国审计总署(GAO)的一般公认政府审计准则GAGAS(2004)要求政府审计报告应及时分发给那些对审计结果感兴趣的官员,以便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2004)指出,国家审计报告应以恰当的形式陈述审计结果。美国的《统一审计法》(Single Audit Act)和《管理与预算署通告A-133》(OMB Circular A―133)对政府财务审计报告提出要求,既有CPA报告的基本特征,又有政府审计的特殊要求。

受托责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委托受托关系,是“因受命或受托经营财政或财务收支,对命令或托付人所负的一种以最大善意充分体现其意志的责任”[7]。同时,随着民主制度的发展,委托人所关心的受托责任目标由合法性转向经济性、效果性,最终发展成为对社会福利性的关心[14]。委托人不断拓展,由个人扩展到社会公众。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确立是以公民获得信息权利为基础,不仅打破了传统的监督及信息传递模式,而且,审计报告制度实际上是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管理与政府监督的一个动态博弈过程及均衡结果的反映。审计公告使社会公众更能充分了解有关信息,有效地参与到审计结果的运用中,是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实现其价值的有效路径。从审计实践看,审计报告使用者主要有人大、政府、党委、审计客体、纪委、司法、社会公众等,而不同的审计报告使用者对审计报告的需求不尽相同(详见表6)。

现阶段,可根据不同审计报告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建立“治理需求导向”原则。结合公共财政审计、政策跟踪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不同的审计项目及查出的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审计报告载体以充分传递信息(详见表7),拓宽审计产品利用渠道,进一步提升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价值。

(三)挖掘审计报告信息深度,强化审计对权力的制约

在审计资源耗用量不变甚至增加时,若能使审计产品的质量或数量超出审计资源耗用量的幅度,对审计报告内容进行深加工,同样也能达到将有限的审计资源用于“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的目的。

国家治理是有效防治腐败的制度设计,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在国家治理的价值理性下,政府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报告,不仅要反映财政资金使用的问题,还要反映政府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及绩效问题,推进公共资源配置的科学性;财务收支审计报告不仅要反映资金的使用、管理、绩效方面存在的不足,还要反映资金使用与管理的决策失误、权力失控、权力失范等问题;绩效审计报告不仅要从“量―本―利”分析反映微观层面的经济利益,还要从宏观层面反映其公共绩效、社会绩效及“绿色”理念下的可持续发展绩效;专项审计调查报告不仅要反映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即要符合审计报告的要素和内容要求),还应当根据专项审计调查目标重点分析宏观性、普遍性、政策性或者体制、机制、制度层面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不仅要查出资金使用及议事规则中的问题、分清责任,还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有追责、问责的审计建议,发现权力运行监督和政府治理的盲区和死角,进而改进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审计?蟾嬷掷嗉捌淠谌菁?表8。对审计产品再加工,也可谓是审计“供给侧”的深度改革。

(四)提升审计报告层次,强化国家治理基石的价值取向

英国标准BS4778对质量提出一个动态的定义,认为质量是“一项产品或服务满足给定需要的全部特性所具有的能力”。约瑟夫?M.朱兰为了使“产品在使用期间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实施“质量三部曲”评估质量绩效。基于马克思的国家学说,国家通过制度安排与治理策略调整,增强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不同审计主体的国家审计报告应与审计客体及其政治经济环境相互作用,体现审计报告的价值,以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的要求,明确“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国家治理基石的价值取向。国家治理的需求是国家审计报告质量需求不断提升的基本驱动力。

马克思调查报告篇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8周年及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久,我将毛泽东同志于一九四一年五月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又找出来细读了一遍,有一心得,谨以此文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8周年及新中国成立60周年!

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以下简称《学习》)一文中,将当时中国共产党内的学习状况作了深刻的概括。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1921——1941,作者注),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这些都是好现象”。二是存在三方面的不足:“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①毛泽东同志还进一步把这种状况概括为“主观主义”,并对之进行了批评。

毛泽东同志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著作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学习和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原则的精辟阐述。在这些著作里,毛泽东同志客观地分析了当时我党在思想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主观主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随后以这些文件精神为指导的整风运动的展开,使当时的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上大大提高了觉悟和境界,使党内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以及新中国的诞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思想保证作用。当今时代虽然有了变化,但是这些理论和原则对今天的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仍然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反对过的主观主义的学风,在今天是否消失了呢?没有!今天,这种主观主义的学风、作风又抬头了,又在漫延!怎么办?坚决反对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风和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重新完全树立起来!

主观主义的作风在今天集中表现为形式主义。

在《学习》中,毛泽同志用一副对联来替主观主义者(形式主义者)画像: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②

真是太形象了!现在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者们,不也是这样的吗?他们不去真正地研究中国的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乡(镇 )、村情、单位情,而是整天呆在办公室,看看报、喝喝茶、接接打打电话、开开会(把这看成是很重要的工作),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工作了。讲学习,那就报纸上、以前的文件上、网站上照搬照抄(或改头换面),有个别人连报纸上讲的啥东西都没弄清楚,工作计划、总结就已经出炉了,真可谓“分分钟出炉,秒秒钟新鲜!”而相应的领导也是“狗吃牛屎——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反正上边下来检查也是只看你有没有材料,有没有痕迹而已。当事者往往还恬不知耻:“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吵”。可恶!当事者搞形式主义可恶!上级部门没有事实求是落实工作纪律,追求形式者更可恶!

有的领导干部,作报告也是照秘书写的念一通,甚至报告里的错误也不知道,也照样念错的,报告一念完,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也不去管落实了没有。对下级的承诺也不去落实,只要目前完成自己的上级布置的任务就行。以后自己的下级追询起来的话,要么不置可否,要么摆出领导架子、家长式作风摆出来。

这样检查,那样检查,有的下级单位往往是平时不烧香,忙时抱佛脚。做些表面工作,敷衍了事,做好接待工作就行。而作为检查者的上级领导也往往是走马观花,敷衍了事。只到办公室听听汇报得好不好,看看材料有没有,全不全,喝喝茶,偶尔到检查单位象征性的转一下。打打哈哈:“很好!很好!”“不错!不错!”然后酒桌上拍拍肩头(下级的),拍拍胸脯(下级对上级),觥筹交错一番,酒足饭饱之后:“很好!很好!”然后打道回府,检查工作圆满结束。

部分上级领导下基层调查研究,往往是人还没下去(基层),已经有人一个电话打下去:“××领导××时间到你单位作××专题调查研究,你们要做好准备。”于是,下面的连夜赶材料,炮制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是”。上面那一套又再次上演。真正象毛泽东同志于一九二七年一月四日到二月五日在湖南乡下进行的为期三十二天的实地考察,后来写成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成为当时农民运动的指导性文件。这样的调查研究有没有呢?有。但是已经不多了。

还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者们在学习时照本宣科,念文件,读报纸,对具体内容不求甚解,读完念完就完了。如我们现在讲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有的人连科学发展观包括哪些具体内容都不知道,但是他还坐在台上大谈特谈科学发展观(从别处抄来或者就是秘书为他写好,他仅只是念一念而已),这样的人怎么能真正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呢。

我们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主观主义),提倡和落实马列主义的态度和学风——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去研究我们的国情、省情、县情、乡(镇)情、村情、单位情,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把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到实处;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领会其真正含义,而不是仅落在纸上和会上,不是仅仅落在报纸上和文件上。让今年的“5.7”杭州飙车案、“6.28”贵州“瓮安”事件、山西襄樊溃坝事件等恶性事故不要再重演。

工作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能讲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主观主义,主观臆想,“想当然’地瞎指挥,乱下命令,而应做到从一切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要求。

下去检查,调查研究,最好是“微服出行”,明察暗访,走群众路线,走进群众,多听听群众意见,而不只是只听下级领导汇报;不搞“钦差大臣”下乡那一套,不搞“打招呼”,而是搞“突然袭击”。

对违法违纪的党员、干部要从严惩处。“宁当恶人,不当罪人!”“就像清朝后期的中兴名臣曾国藩所说: “盛世之下也当用重典”。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纪律落到实处。让“躲猫猫”无处可躲,让“黑砖窑”事件不再“黑”,让深圳火灾事件(2008.9.20)不再发生……

总之,新时期仍需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形式主义,而且这个任务还很艰巨。坚持和发扬马列主义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作风,这也是反对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最有效的的方法。

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更有生命力!伟大的祖国更加蓬勃、繁荣和富强!

注释:

①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毛泽东选集》P753-754

马克思调查报告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职院校策略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概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它既是一条道路,又是一个理论体系,也是必须高举的伟大旗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党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强大思想武器,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就是要解决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为更好的推进高职院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我们选取了不同层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收回335份。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对策。

一、高职院校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程度的现状分析

1.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

针对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程度,我们做了以下调查, 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解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主要是联系平常的学习生活以及平时可以触手可及的东西。从中可以了解到,学生认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融化在言行之中,通过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给学生,学生还是乐于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也比较喜欢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诠释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所以说,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大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之一,也是当代大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的,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究竟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没有指导意义呢?学生的理解如表2所示。

表2 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指导作用

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大学生而言,将所学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日常生活的指导原则方面,大部分人都认为马克思主义仅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范围也有限,并不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说明我们现在的马克思主义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做得还不够,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与时代的发展充分结合起来,因此无法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意义,从而使得学生在碰到实际问题时无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原则来解决问题。

这就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向问题,我们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马克思主义能真正的指导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面不断扩大,运用程度不断加深。

3.原因分析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会呈现这样的结果,我们对日常生活中渗透马克思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日常生活中渗透马克思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多数学生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无法在实践中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和所学的马克思主义没有针对学生本身的特点。这说明,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教学方面,我们现在普遍的教学方式是照本宣科,教师在讲课时结合实际的内容偏少,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都是大量的纯粹的理论知识,其结果就是学生个个都明白什么是普遍联系,什么是理论联系实际,什么是量变引起质变,但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碰到实际问题时,无法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法进行诠释。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让马克思主义真正的指导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针对学生的特点,贴近时代,让每个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所了解和掌握,那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真正的落到实处。

二、日常生活中渗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力

一般说来,理想信念的推动力可分为来自理论体系的吸引力而形成的源动力、利益主体的内动力和能动力、责任主体的推动力、介体的传递力等五个方面,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力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上五个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均有一定推动力,大众化是一种内外力量作用相统一的过程,其中理论体系本身的内在吸引力是根本,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源动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于它内含的真善美的力量,它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在日常生活中推广马克思主义,不仅丰富了物质生活的内涵,而且精神的、政治的、社会的需要也可以强烈的表现出来。而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内化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动力使培养大学生主体不依赖于外在力量,而在于自由地支配自身的一切活动的意志和能力。能动的在实践认识活动中创造积极性和建构性。从而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掌握一切知识和技能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2.载体的多样性分析

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大众化,不仅要求语言文字上得到大学生的喜爱,而且在宣传形式和载体上也需要多样化。而日常生活也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更加多的形式和载体。如广播、横幅、网络、报刊杂志、宣传海报等都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不可或缺的阵地。学生们对载体的认可度如表5所示。

表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基层的载体

为此,我们要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坚持灌输的多样化,创新灌输方法,增强灌输效果,从统一灌输形式向多层灌输形式过渡,多管齐下。通过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的思路,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形式,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战斗力、感染力。

3.途径的有效性分析

通过有效的途径使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内容深入广大学生的内心深处、灵魂深处并自觉践行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发展方向,根据我们的调查,除了加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与同学讨论,自我实践等途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成果,也可以通过开展团课、暑期社会实践、学习型论坛等方法交流心得,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调查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途径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对策

1.内容通俗化,形式多样性

内容通俗化概括来说分为两点:一是做到理论的通俗化。理论的通俗化并不等同于将理论庸俗化,而是要立足现实,紧密结合实际。二是语言的通俗化。面对青年进行理论宣传,不仅要求学者大众化的阐述方式,还必须使用青年的语言,贴近青年的思想,真正做到用语言打动青年,从而引起青年心里的共鸣。只有运用生动、通俗的语言,马克思主义才会受到青年欢迎,才能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

形式多样化则要求我们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增加教育宣传形式,多管齐下才能收到实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普及教育其有效途径多种多样,可以充分运用各种大众传媒,如:宣传画廊图片新闻传播、校报专栏报道、专题征文活动、饭厅视频新闻传播、校园学生广播电台宣传、互联网动态信息传播等途径。同时要创建学习型组织,形成理论学习的风气,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师生必修课,如;开设博学讲坛专题讲座、活跃学生人文类社团活动、丰富学生形势政策课堂教育、开展党员民主生活会、寒暑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等形式,还可组织信息量大、感染力强的专题报告团、学校理论学习宣讲团成员对学生进行面对面宣讲等活动。

2.树立典型,形成合力

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注意把握好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培养和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建设高素质的理论研究和宣传队伍。

树立典型。重在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要利用学生理论社团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宣传和研究,其可信度、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已超越的传统型的理论教育方式。

依靠多种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马克思主义教育。比如除了专业的思政教师之外,还可以依靠其他专业教师、离退休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多支队伍,而这些队伍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道路上要做到先学、先用、真懂、真用,并依靠这些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

3.分层次教育,多途径实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青年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和教育的重点来推进。比如在新生之中就可以指导他们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有组织的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业咨询等服务,满足学生求知成长、探索人生价值、开展社会与文化娱乐活动等方面的需要,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共同服务于完善大学生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共同目标。而对面临就业的学生则应该把侧重点放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上,把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相结合,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响应祖国号召,到西部、到基层去,在基层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理想。让马克思主义为青年的理想信念指一盏明灯,为青年的人生观保驾护航。

4.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实践创新

遵循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特点和身心成长规律,充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理和方法,大力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遵循客观规律、采用疏导结合的方式,建立预防机制,争取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建立起来,这样将有助于大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马克思主义,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实践者、传播者。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需要加强理论研究,以项目建设为平台整合优势研究力量,还应以理论研究进一步推动实践创新。高职院校理论工作者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教育大学生,以学习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心内容,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积极探索有效的载体和方法,坚持培养和扶持相结合,把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学生理论社团要大张旗鼓的扶持,下大力气抓紧抓好;坚持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紧密围绕学生日常生活中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立教育主题,解决学生思想困惑,同时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融于社会调查、劳动锻炼等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实践的大课堂,让学生受教育,长才干。

参考文献:

[1]何绍斌.从《百家讲坛》的成功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武汉学刊,2008.43-44.

[2]纪亚光,王雪超.大学生社团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丁俊萍.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益尝试.中国图书评论,111-112.

[4]万生更.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指标体系研究.求贤,2009.12-15.

[5]王作安.对推动马克威斯主义中国画最新成果大众化的思考.探索,2009.25-27.

[6]余强明,吕晶晶.对于推动我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上海共生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8.60-62.

[7]佘红艳.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中的实现路径.学理论,2009.

[8]孙熙国,路克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基本前提和两条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41-47.

[9]马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在“四个贴近”上下功夫.基层后勤研究,2007,(4):9-11.

[10]黄彬.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的路径思考.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6):94-96.

[11]杨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画、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意义何在.红旗文稿,2009.37-38.

[12]黄鹏坤.以实践的角度来人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3):22-25.

[13]曹宏伟,陈沙麦.在青年群体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22.

[14]石秀杰,董树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社会传播途径.德育园地,2010.

上一篇:五年级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汉字的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