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旅游业融合研究分析

时间:2022-02-19 11:28:01

国内旅游业融合研究分析

研究内容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理论:在旅游产业融合概念研究方面,赵黎明提出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相互影响、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产生新的产业要素和产业形态的过程[4]。张凌云认为,旅游产业融合通常是指与其他产业之间或旅游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一般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种类型[5]。梁强提出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概念,即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来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其依托更多的是文化创意元素,强调的是一个体验、互动、个性、参与、休闲的旅游愉悦过程[6]。旅游产业在融合机理、路径、模式、效应方面,程锦等对前期研究做了详细综述[7],在此不再赘述。后来又有学者对此做了深入探讨:①旅游产业融合的成因和机理方面。赵黎明认为,旅游业在内部推力和外部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产业融合的持续性发生机制,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提升了社会经济系统协同程度和自组织能力[4];何建民指出,推动旅游企业、工业企业、乡村、各国政府与各地政府等相关利益者实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战略的动力因素是融合各方可分享日益扩大的旅游客源市场,可优化资源配置,获得规模经济与协同经济[8];张海燕构建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依存、共生互融、互动共进的互动机制,并从价值链角度分析了两产业融合的过程,从技术、产品、企业、市场四个层面对两产业融合的过程进行了解释[9]。②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和发展机制方面。陶婷芳等结合案例深入探讨了上海都市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文化资源的片区整合发展、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开发和利用3种发展模式[10];袁俊基于野外调查和文献分析,归纳出深圳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的3种基本模式,即产业融合的旅游新产品模式、产业链延伸的文化产业景点化模式、产业联动的新型旅游营销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深圳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空间模式[11];何建民认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是指有效实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战略的规范与引导相关利益者行为的各种制度安排,并提出构建产业融合的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克服行政部门分工分家与行政区经济各自为政的协调组织与制度,制定激励政策,加强旅游市场监管的发展机制[8];庄猛提出要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宽产业发展模式,走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即项目带动型、综合发展型、品牌带动型、企业驱动型、管理创新型[12];孙根年认为,旅游产业融合要因地制宜,依据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区位条件、景观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支持系统。

旅游产业融合范畴:旅游产业的综合性与关联性产业特征,决定了旅游产业融合范畴的广泛性。已有研究涉及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共25篇(图2);涉及第一、二产业的文献仅有3篇。杨阿莉认为,政府主导下的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乡村旅游是集聚城乡资源的最佳平台,该平台已开始把城市的需求和资源、农村的生态和产业等资源集聚起来,实现了资源和产业的融合[15];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了农业旅游发展,强调融合过程中劳动内容、劳动中涉及人群、劳动所在地三种转变[2];郭鲁芳在分析工业旅游融合过程及障碍的基础上,提出由工业资源、旅游体验和信息技术构成三大基石的工业旅游发展模式以及工业旅游发展对策与建议[16]。涉及第三产业的文献有22篇,主要涉及文化(包括影视、都市文化、民族文化)、会展、医疗、体育、网络、金融、商业、房地产、创意产业以及整体维度的现代服务业,具体文献数量分布见图3。综合图2、图3可见,由于第一、二产业的产业特性,旅游业与其融合的实践存在较多障碍,其融合提升效果较慢,相关研究力度不足。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第三产业中其他产业融合,以及旅游产业内部六大要素所属行业之间的融合现象及研究较多,这有赖于他们之间有较强的产业关联的便利条件,进行融合的障碍相对较少,而且较容易克服。旅游产业融合应用案例:旅游产业融合实践如火如荼,但存在区域失衡现象,进而导致研究层面的区域失衡。研究的应用案例涉及广西、上海、深圳、北京、湘西、天津、山东、河南、山西、西安,文献数量及旅游产业融合内容差异较大。由于广西、上海两地旅游产业融合实践先行于国内,相关文献最多。郭峦以南宁市为例对产业融合趋势下城市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展开了研究[17]。刘艳兰分析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必然性、融合过程以及实景演艺这一融合产物[18]。蕈振锋提出了北海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19]。胡建伟对上海都市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机制[3]、陶婷芳对上海都市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做了深入研究[10]。此外,蒋才芳在对国内外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研究综述基础上,分析了湘西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优势,构建了湘西民族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模式[20]。这可谓是旅游产业多重融合的首例研究。结合图4的综合旅游产业融合应用案例可见,域内优势产业以及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是影响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因素。旅游产业融合延展研究:部分学者从新视角进行了拓展研究,使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张海燕、王忠云认为,产业融合通过创新功能、整合功能和结构优化功能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主要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产业融合环境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主要从文化旅游业基础竞争力、竞争潜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角度构建了文化旅游竞争力业的评价指标体系[21]。张海燕、王忠云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构建了包含品牌定位、品牌设计与开发、品牌营销和品牌管理四个方面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模型,并基于此提出了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对策。其中,整个构建过程不是单向有序进行的,品牌管理贯穿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的始终,构建过程中还暗含了品牌的再定位、再开发、不间断的营销和管理等反复的行为过程[22]。郭峦认为,会展业和旅游业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城市会展业和旅游业在产业上呈现出交叉、渗透和重叠的融合化趋势,并出现新的替代性产业体系———会展旅游业。与此同时,城市会展或旅游的相关企业或机构在空间集聚的会展旅游产业集群雏形已形成,培育会展旅游产业集群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城市应从战略高度、管理机制、产业部门整合、企业(机构)空间四个方面来培育会展旅游产业集群[17]。旅游产业融合观点小结:国内旅游专家均认同旅游产业融合的必然性。明庆忠认为,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具有天然的耦合性[23]。马波指出,旅游业不是传统产业坐标上的一个独立的产业,它是一个融合共生的综合产业群[24]。张辉提出,中国旅游发展进入新时期后,旅游空间出现了极化现象,旅游产业出现了融合现象,这两个现象支撑着中国旅游业的转型演变[25]。宋子千认为,游业产业融合发展在当前更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发达地区的产业转型,还是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突破,都需要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和融合功能[1]。张凌云对融合进程做了精辟总结,他指出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主要表现在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渗透和交叉方面,而产业重组则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到高级化阶段的产物[5]。旅游产业融合实践必然遇到种种障碍,对此各位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张辉指出,游产业融合对法律、管制政策等带来重大影响,既要防止垄断的产生和市场的畸形发展,又要围绕出现的新业态加强监管工作[25]。马波提出,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是全方位的,要从追求游离式的超前发展转向平衡式的嵌入发展,而且要建立适应融合发展需要的政府旅游管理框架,实现从部门管理向目的地整体管理转变[24]。

研究小结

总体说来,这些研究相对较系统,目前虽然已基本构建了包括概念、内涵、动力机制、发展模式、路径、策略和保障机制的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理论体系,并开展了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的具体应用研究,涉及产业行业范围表现为在一定广度上的集中,但是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密切结合案例的实践性分析和结合实践的应用性分析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深度的延展。从旅游产业融合方式视角看,厉无畏认为主要有三种产业融合方式:①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形成新的产业。②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这类融合通过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③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工业、农业、服务业内部相关联的产业通过融合提高竞争力,适应市场新需求[26]。笔者综合已有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涉及的内容、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方式在旅游产业融合中表现为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但相关研究极少。产业间延伸融合方式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多数倾向于其他产业向旅游产业的延伸,而产业间相互延伸现象和研究几乎没有,旅游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方式未见相关研究。

研究展望

态度的转变:由被动变主动态度决定成败,我国旅游企业的创新态度和创新意识大大限制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实践进展。目前旅游产业融合实践主要在两方向展开,一是旅游产业内部向产业外部渗透,即旅游产业运营商向其他服务业和第一、二产业领域逐步渗透,以春秋国旅和现代观光农业服务公司为代表;二是产业外部向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强势介入,以航空、铁路、石油等行业对旅游业的战略入侵为特征[27]。但前者的规模和效应大大逊色于后者,可以说旅游业更多的是“被融合”,旅游业对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动性不充分[1]。在当前旅游产业融合实践中,更多的是其他产业主体参与到旅游业,而旅游产业主体即旅游企业拓展业务的能力较弱,有待加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大型旅游企业集团较少,实力较弱,难以满足产业融合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相关理论研究为空白,导致实践中存在理论指导缺位现象。因此,旅游产业融合中增强主动性的企业层面策略和政府、行业层面的政策成为今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范畴的拓展:由片面到全面宏观上,加强一般性研究,增强研究理论的普适性、系统性,围绕某一领域旅游产业融合的现状、动力、障碍提出发展模式或路径并创建保障机制。微观上,一是从涉及产业融合方式层面看,技术进步是产业融合的推动力,在此基础上衍生了旅游电子商务等旅游融合产品,并在技术融合基础上出现企业跨行业融合与旅游业内部组建战略联盟,以实现范围经济和学习效应,使技术融合的溢出效应内部化。前述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相关研究较少。二是从产业层面看,旅游业与第一、二产业融合形成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工业旅游等新型新业态,开拓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促进乡村经济一体化。基于区域层面产业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旅游业与第一、二产业的融合的意义远远大于第三产业。而当前较多学者仅关注旅游与第三产业融合。三是从区域发展层面上,已有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基于城市维度为主,尚未提升至省区以上以至国家维度进行研究。大区域层面的旅游产业融合实践极少,其制约因素主要是存在行政区划绩效考核的锁定,缺乏有效的区域分工,推动区域层面上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和政策研究仍为空白。所以,基于不断进步的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相关研究,旅游业与第一、二产业的融合和区域层面的融合理应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深度的延展:由浅显到深入面临更为迫切的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要求,学界对该领域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探讨将逐步增多。在信息经济时代,信息化是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引擎,产业融合的直接推动力是新技术、新发明,而这仅仅体现出旅游产业融合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旅游产业融合的源动力是旅游者日趋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基于旅游需求角度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亟待深入。此外,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业界学者要触及旅游产业融合相关问题的本质,需要充分借鉴产业经济学、规划学、传播学、旅游学、管理学、文化产业、创意经济等领域的相关理论成果,科学认识旅游产业融合中相关产业的属性与内在联系,从宏观视野寻找融合发展的战略需求点,以科学评估某领域的融合现状为基础,寻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突破点,明确具体领域的产业交叉点、企业互动点和产品交汇点。总之,我们要多视角、多维度、系统深入地研究旅游产业融合的具体问题,增强理论的指导性。方法的改进:由定性到多元研究范畴拓展、研究深度延展必然要求改进研究方法,由定性研究为主发展为多元化。目前国内旅游产业融合研究都以定性为主,研究方法单一,严重弱化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统计分析、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比较分析、模型构造等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范畴研究旅游产业融合;充分借鉴国外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方法,结合区域以及具体领域的发展实际进行模型创新、方法改进。

作者:衣莉芹 单位:山东交通学院管理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一篇:股东大会机关化结构分析 下一篇:后基因组免疫学教育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