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效果观察

时间:2022-02-19 12:08:38

控制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效果观察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的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正在全球较大范围内传播,我镇一电子厂自2009年10月24日~11月10日期间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院共收治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人7名,临床诊断流感病人236人,通过采取有效的院内感染防控措施,实现了医院内病人零交叉感染,医务人员零感染率的目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人7名,临床诊断流感病人236人,症状均为发热、咳嗽、咽痛。按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中的临床分类处理原则。留院观察治疗人数19人。居厂隔离观察人数217人。

1.2 方法

1.2.1 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我院于4月20日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院感科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和各级人员防护措施。院感科对全院职工进行了培训,尤其是对重点科室、重点部门进行了重点强化培训。全院组织甲型H1N1流感应急实战演练两次,储备了充足的防护用品和消杀用品,经过培训和实战演练,确保了应急预案顺利启用,全院迅速进入应战状态。

1.2.2 隔离区的设置 我院专门设置了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用于诊治该厂的病人,在工厂区指导设置了专门的居厂隔离区用来隔离居厂留观病人。发热门诊设置了收费、取药、放射、化验、治疗一条龙服务。严格限制病人在医院隔离区内,并在隔离区执行分区管理,在隔离病区缓冲间配备充足防护用品,每个隔离病房均有卫生间、洗手池、洗手液、手消毒液,清洁消毒用具,配备带盖密封的医疗废物收集桶。

1.2.3 严格执行甲型H1N1流感控制措施,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1)制定工作流程,规范管理根据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院感科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如工作人员出入室流程、防护用品穿脱流程,环境物品的清洁消毒流程。并在相应的区域明显标识,易于工作人员掌握及规范化操作。(2)医务人员的防护。在各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指示防护用具的穿脱流程,所有进入隔离区的工作人员通过医务人员通道并在缓冲区更换统一的工作服、防护服、戴工作帽、N95防护口罩、手套、鞋套,符合着装要求方可进入。如需进入病房,进行吸痰等危险性操作,应加戴防护眼镜和面罩。操作完毕,严格执行脱防护用品流程和洗手。工作人员每日服用中药进行预防,并做到合理排班,对工作人员每天进行体温监测和流感样症状的排查。(3)隔离区环境物品的消毒。培训指导清洁工做好环境的消毒,保证空气的流通,使用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每日开机两次,无人时可用紫外线空气消毒。地面、物表每天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2次,有污染随时清洁消毒,要求做到分区域使用清洁用具。被服类物品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后送洗衣房处理,住院留观病人的诊疗用具专人专用,用后终未处理。(4)医疗废物的管理。隔离区内所有的生活垃圾和诊疗活动产生的垃圾均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原则,用双黄色医疗废物袋密闭封口并注明传染性废物,由专职人员进行运送处理。

2 结果

我院通过实施如上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强化医务人员的培训及应急演练,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及工作流程,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到位。实现了医院内病人零交叉感染,医务人员零感染率的目标。所有病人病情稳定,无重病病例和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和解除隔离。

3 讨论

3.1 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 详细合理的流程能使感染控制工作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有效的培训和应急演练是医院感染控制的保障。我院重点加强甲型H1N1流感应急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实战应急演练,使人人掌握消毒隔离知识、个人防护措施及防护用品的穿脱流程、医疗废物处置流程。

3.2 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及个人防护措施 院感科加强监督管理,每天到隔离区指导监督各项制度及工作流程的落实情况,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到位。

3.3 切断传播途径 经手污染接触传播是甲型H1N1流感传播的重要方式,也是个人防护失败的重要原因。隔离区合理设置洗手池、配备洗手液、手消毒液,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工作人员在接触不同病人、操作前后、穿脱隔离服前后均能做到洗手或手消毒。

3.4 重视病人的健康教育 指导病人在隔离期间不得外出,限制在病室和隔离区活动,并注意个人卫生管理及手卫生,病情允许时戴口罩。注意咳嗽礼节。用纸巾捂住口鼻。使用后的垃圾放入医疗垃圾桶。

3.5 人性化的管理 患病人群为工厂的工人,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由此而产生恐惧、焦虑、急躁等心理,个别人员不配合治疗及隔离工作。为了稳定病人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医务人员主动热情接待病人,为病人提供生活卫生用品,进行健康宣教,并在房间安装了电话、电视,提供杂志、报纸,满足病人的需求,通过实施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的管理。使病人对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能主动配合治疗,落实隔离措施,并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上一篇:针对性信息支持对食管癌患者预防术后并发症知... 下一篇:止嗽固金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200例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