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地理比较法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2-18 11:43:00

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地理比较法的应用研究

摘 要:地理学科在高中教学中虽然属于文科类的学科,但是其逻辑思维能力却更加偏向于理工类,所以很多学生对地理学习提不起兴趣。地理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师通过地理比较法这一模式能够突出地理学科的优势与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地位。

关键词:比较法;中学地理;概念;区域地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比较法,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不错的教学效果,因此受到地理教师的青睐。比较法是将具备一定条件的两个地理对象进行对比,从中发现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之所以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是由于其潜在之中使学生掌握了不同地理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当学生听到某一对象时,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事物,可以更加便捷的掌握地理知识,有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开发。本文主要探讨地理比较法是如何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地理学科在高中教学中虽然属于文科类的学科,但是其逻辑思维能力却更加偏向于理工类,所以很多学生对地理学习提不起兴趣。地理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师通过地理比较法这一模式能够突出地理学科的优势与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地位。地理比较法最大的特点就体现在其名称上,那就是“比较”。通过对不同类型事物的比较得出结论,便于掌握知识点,将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直观的体现出来,但是这种比较是需要一定基础的,不能随意取两个毫无基础可言的事物进行对比,这种比较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帮助更多的学生熟悉地理这门学科。

一、比较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

地理学科在高中的教学活动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加以重视。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地理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它反映着地球上一切自然景观与非自然景观的所有特质,人们将这些特质分门别类的整理好,从中抽象化的提取出相关概念构成地理这门学科。比较法是近几年来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一切事物都是具有一定基础的,没有掌握有关地理概念就很难进一步的掌握地理规律与现象,但是其涉及的知识面有非常广泛,经常让人觉束手无策,所以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混淆,面对复杂的地理教学,便会产生厌倦心理。有了比较法就不同了,教师通过对具有一定基础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点,进而达到深化概念与教学内容的目的。

1.相似概念的比较

高中地理知识具有很多相似并且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些概念仅一字之差,所以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弄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运用比较法的学习方法,将异同点区分开来。例如,当教师在讲解降雨与降水这两个概念时,经常有学生认为降雨就是降水,但是虽然这二者都是大气中的水汽经过凝结滴落到大地的自然现象,但是降雨是包含在降水之中的,说起降水时不一定代表的就是降雨,降雨指的是降落的雨水,而降水则可分为固态与液态两种状态的水。教师在讲课时应将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此时比较法是最为显著的。当我们说到某一气候的特征时,通常会提到降水量这一概念,却不是降雨量,二者之间是不能替换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极为相似的名词,如水资源、水力资源以及水利资源,看上去仅一字之差,那么它们有什么异同之处呢?事实上,可以肯定这三者都与水息息相关,水资源强调的是人们生活中使用的淡水,水力资源突出的是在江河湖海之中人们能够用来使用的能动资源,而水利资源主要是人们用来进行灌溉、发电的。只有弄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才能学好高中地理。

2.相对概念的比较

相对是与绝对相对应的概念。那么在高中地理中有哪些相对的概念呢?首先对于相对的概念,我们应该通过对比法选定出一个突出的“对比点”。再根据这个对比点逐一进行分析,从而突出鲜明的个性,便于学生的理解。教师在对关键环节进行讲解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将异同点列出一个对比表,将其中的一个重点解释清楚,在从这一点出发,通过对比的方式讲解完其它知识点,以此类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能够熟练的掌握相关内容的属性与性质,不再需要教师的一一指c。例如,冷锋与暖锋这两个概念在天气系统中经常出现,是受冷暖气流的影响而形成的锋面。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先画一个锋面示意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讲解,但是对比法的运用就是将这两个概念同时提出来,分别对比着讲解,从而找到异同点。类似的例子在地理教学中还有很多,如气旋与反气旋,冬季风与夏季风等,都能够通过不同的特点找到它们的共通之处,从而降低学生在理解上的难度。

二、比较区域地理的差异性

区域地理在高中地理中占据的比重较大,也是难以掌握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时,不仅容易造成混淆,在头脑中还不具备条理清晰的知识体系,很多情况下,合上书本头脑中就会一片混乱,没有从根本上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在对这一部分教学时也会经常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总觉得不知从哪一方面下手辅导学生。所以这一部分的学习应该选择合适方法,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较法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较为常见,其能够将某一区域的地理特征突出显示出来,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在这之中,区域地理的比较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部分是综合比较,另一部分是要素比较。综合比较提炼出的比较点要比要素比较多,效果也更为显著,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当需要要素比较是,运用综合比较反而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三、比较同一事物的发展变化

高中地理知识中许多知识是要求学生掌握地理事物发展、演变的特点和规律。也就是对单一地理事物从时间上做前后对比,或从发展过程中作各阶段的比较,具有从古到今、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进行比较。例如,用比较的方法学习东南亚的经济,可以从经济特点、产业结构特点、产品、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地位等几方面,将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有助于学生掌握东南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很多优势,不但能够节省教学时间,还有利于学生更为容易的掌握新知识,教师也可以从中得到专业技能上的提高。这一教学方法是新课标的创新与改革下发展出来的教学方法,能够满足学生与教师不同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将比较法广泛应用在高中课堂上,从而起到提升课堂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白瑞敏,徐宝芳.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8.

[2]王艳荣,黄东民.试论比较研究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1(13)

[3]杨柳.比较研究法浅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合作交流能力 下一篇: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