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亲子两个“家”

时间:2022-02-17 07:34:50

快乐亲子两个“家”

【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进步,然而也衍生了许多新问题:是重教还是重养?是重智还是重德?为什么家长常常抱怨“家长很难管教,不听父母的话”?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是否存在“代沟”?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教育孩子,不仅成了家长的头等大事,也是摆在学校面前的难题。“一切为了孩子”,这是家长和学校对每一个孩子良好的愿望。孩子是一本书,读好了,是名著,神清气爽;读毁了,就是糟粕,让人痛苦不已。家长对孩子充满了寄托,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热度,期望孩子在学校有好的收获。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是否能从中读懂父母的爱,理解体谅父母的情呢?我们是否应该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破解这一素质教育的难题,寻找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为此,我们学校搭建了一个全新平台――“亲子频道”。通过家校联谊,建立亲密关系,让孩子们在两个“家”的动感地带中参与实践,快乐成长。家长自发组织,轮流管理“亲子频道”QQ群,大家努力营造着平等、自主、愉悦的亲子氛围,通过轻松的聊天,探讨教育思想,交流教育心得,提升教育方法;老师们则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亲子活动”“QQ互动”,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的才干;队员们作为“亲子频道”的最大受益者,在活动中体验快乐,磨练意志,收获着成功的喜悦。“亲子频道”增强了老师和家长间的沟通,特别是“亲子活动”的参与,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状况,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感受,理性地对待孩子的发展规律,适时进行有效辅导。

“亲子频道”QQ群讨论发现――家长“三缺乏”:教育方式缺乏,对孩子心理缺乏了解,和孩子、老师缺乏沟通。通过QQ群的实时交流,家长对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了广泛探讨,辅之老师的专业指导及对孩子的跟踪教育,家长教育方法得到了优化。原来不少家长惯用压迫式的教育方法对待孩子,虽然短期有效,却破坏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通过“亲子频道”共同讨论此种教育方法的弊端,家长们有了认识上的转变,进而放弃了传统的做法。从学习方法到生活习惯,“亲子频道”把家长和老师联动起来,把学校教育延伸到了校园之外。

“亲子频道”活动产生效果――“三个增强”:增强了家长和孩子的感情,增强了家长对孩子的全面了解,增强了家长和老师的沟通交流。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让队员们及时把收获的对人对事的态度、方式、方法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并使家长也认识到自主、平等对待子女的重要性,在活动中主动和孩子建立平等关系,尊重孩子的想法。在每一次主题活动中,既有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成长体验,也有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实践。孩子在玩中学,在活动中收获成长的喜悦。

“亲子频道”与争章活动结合实现――“三个明白”:明白了教育方向,明白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明白了孩子的学业成绩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学校以“亲子频道”为载体,开展了“让奖章生辉,让雏鹰飞翔”争章活动,积极调动队员们的参与性、主动性,挖掘了他们的潜能。

一次次的亲子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实践体验的舞台,为家长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在这个舞台上,孩子是主角,家长和老师是配角。孩子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家长的育儿观念从“重养”到“重教”,并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同一个高度,倾听孩子的想法,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体验孩子的成功与失败。每次活动过后,意犹未尽的家长又出现在QQ群里,和其他家长分享活动时的点点滴滴。“一切为了孩子”是每位家长的良好愿望,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家庭――学校,一对教育主体,打破了时空距离,共同建造者孩子们快乐的乐园;家长――教师,两种育人角色,汇聚在“亲子频道”中,携手引领儿童快乐成长。

亲子活动就像一条神奇的纽带,一头系着孩子,一头系着家长和老师。正如孩子们所说的:“亲子活动留下了一串串脚印。回望那脚印,有深有浅,有大有小,但都是同行的;那脚印,留下了欢声,留下了笑语,永远是前行的。”

上一篇:高中语文文本阅读精读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李兰妮:黑暗中种下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