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时间:2022-04-26 10:16:30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多方面潜能,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关 键 词】 阅读能力;作文能力;语文学习

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它需要放眼于课文,更需要放眼于课外;它重视学习,更注重应用;它注重点滴积累,领会感悟,更注重习惯养成,潜移默化;它强调读写,也重视听说;它讲究方法,又似乎没有定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一、让学生充分预习,初步感知教材

首先,布置学生预习。在预习中查找资料,弄懂字词意思,理清文章写作顺序、主要内容,画出重点词句;其次,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初读中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最后,课上交流、汇报。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前,我让学生先找有关资料,了解水浒传中林冲、柴进、洪教头的性格特点。结合课文中的故事,感知林冲武艺高强、忠直淳朴的英雄形象以及洪教头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的个性特点。课堂上,同学们热情高涨,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得非常透彻。课后班里还掀起了一阵“水浒热”。

二、让学生抓重点词句读讲,侧重感受揣摩训练

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读读、想想、画画、演演,运用多种感观体会语言含义,与课文情感产生共鸣,探究语言规律,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读懂了哪些语句,文章为什么这样命题?这样开头、结尾?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这样写好在哪里?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写?所有的这些让学生自己来体味。

三、积累内化训练

结合语境的积累,结合情感的积累才易于被内化。因此,阅读教学是促进语言材料内化的途径。课文讲完以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释放情感,在读中明意,读中感悟,读中吸收,并把好词好段积累下来,日积月累,词汇丰富了,写出的文章也就充实了。

四、写作借鉴

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写同类文章时可以借鉴的地方,这是阅读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下一步读写知识迁移的一个起点。它犹如搭在“读写”之间的一个桥梁,让学生跨过桥梁顺利到达知识彼岸。阅读教学后进行仿写、叙写,趁热打铁,读写迁移,是练习写作的最好时机,如在教完《师恩难忘》后仿写一篇身边的人物习作,学完《黄果树瀑布》后仿写一篇家乡的美景习作。总之,学完人物篇仿写人物,学完景物篇仿写景物,学一类,仿一类,让学生有样可照,仿得轻松,练得愉快。从学到仿,然后是创造写,最后是学会写,写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如果说阅读教学是教给学生方法,作文教学则是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应用。

现在大部分学生写起作文就感到头痛,无内容可写,写起来空洞、乏味,再就是胡编乱造,写虚假的作文。究其原因,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情况:1. 学生没有掌握写作方法,写起来杂乱无章,无中心、无条理;2. 学生不注重大量阅读和背诵积累,胸无点墨,谈何妙笔生花?写出的文章当然空洞乏味、淡如白水;3. 学生脱离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人和事、身边的真人真事,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

首先,从内容入手,培养学生观察力。学生写文章无从下手,往往是缺乏观察,头脑中没有素材,对身边的人、事视而不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指导是写作的钥匙,在学生写作前,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方法。如看一幅图,必须要有一定的顺序,抓住重点,然后观察。写人要抓住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的特点进行观察,用动作、语言展示人物性格。写动物要从外形、生活习性、活动特点等方面进行观察。写植物要从茎、叶、花、果实的形状、颜色、味道及用途等方面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才能处处留心观察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文章才会写得细腻、逼真。

其次,教学材料、组织材料。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后,让学生围绕中心去选材,思考选择什么材料新颖而有说服力。哪些材料不能突出中心,哪些材料需要重点写、详细写,都要让学生自己先想好、安排好。如在教学生写“一个熟悉的人”时,我先让学生想好写谁?然后确定中心,也就是想写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中心确定好之后,我让学生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其他学生评说选材有没有说服力,帮助不切题的那些同学重新选材。长期这样训练,学生就知道写文章时,都要围绕中心认真选材,避免文不切题、离题万里的现象。

再次,就是通过不同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的学生会选材,但词汇贫乏,写出的文章也没有吸引力,于是我就从说话训练做起,对每天发生的事进行评说。天天练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知识,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还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学生写完作文还得严把修改关。记得鲁迅说过一句话: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先让学生自己修改,然后再在讲评作文时同学互评互改,最后拿出一篇典型文章让同学一起修改,使学生的文章在字、词、句、段乃至标点上更趋完善,提高习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丽红. 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1).

[2] 毕新宇. 浅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24).

[3] 林海英. 加强阅读和实践活动 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3).

上一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下一篇:中职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