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掠影:富人的“新穷人部落”

时间:2022-02-15 01:32:53

公司老总每天步行半小时上班?外企白领却热衷于淘二手衣服?别墅里的聚会需要与会者各买各的单?百万富婆排半个小时队只为了省三毛钱的折扣……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的确如此,在一些钱包不怎么丰厚的男女高呼着要超前消费,在新贫族、新奢侈主义、月光族成为时尚的今天,另一群收入不菲的人却逆流而动,别出心裁地打出了“新穷人部落”的旗帜。

谁是新穷人?

新穷人,即学者所称的“两栖消费者”。这群人在某些消费领域特别收敛节俭,怎么看都是十足的穷人,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很多时候,他们只是转移了消费重点。他们的理财理念是,将钱花在刀刃上。这个刀刃,可能是传统眼光里的房子车子,也可能是传统看来毫无价值的某个浪漫念头。“他们犹如两栖动物,在水域和陆地分别按不同的规则来生存。”

他们有三大基本特征:

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他们抠门的原因不是因为本身没钱,实际上他们中的大部分收入远远高于当地人均收入线,有部分人甚至堪称富有;

他们不是时尚的落伍者;他们抠门的方式不是缩减一切开支,他们的衣食住行不仅跟得上时代,而且其中的一部分人还往往引领社会潮流;

他们不是守财奴;他们抠门的最终目的不是“省钱”,而是对生活资源进行最合理或者说最合自己心意的配置。

新穷人的部落五级跳

为什么要做新穷人?怎么做新穷人?新穷人们各有各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级。

第一级:压制型

最接近传统穷人的一群,虽然他们本身并不缺钱,但对未来的不安全感,使他们总在致力于减少开支增加储备。

群体特征:这类人通常出生于70年代左右,他们深受“节约光荣”的传统影响:不存点钱怎么放心,万一家里谁有点大病小灾的怎么办?孩子将来怎么办?

第二级:务实型

在开支上态度理性,会通过反复权衡后将手里的钱进行最合理的分配,用尽可能少的钱实现尽可能多的愿望。

群体特征:这类型以事业小有成就的中年男女居多,光阴的打磨令他们摒弃了追逐名牌和时尚的浮华,一切变得冷静理性。口头禅是:实用就行了。

第三级:先锋型

明白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真正需要的再贵也买,不需要的再便宜也不要。

群体特征:这类人即平常所说的“一半奢侈,一半节俭”,他们通常是80年代左右出生的年轻人,有一定的赚钱能力,在饭店吃饭,会将没吃完的等打包回家。

第四级:智慧型

对他们来说消费不仅仅是消费,同时也是一种投资。

群体特征:这类型消费者以成熟且成功的男性居多。他们送给太太的宠物狗,是为了宠物一年后能生仔卖钱。

第五级:简单型

这是新穷人的最高级别。随着自然回归观念的深入人心,许多人开始发自内心地热爱不事铺陈的生活,将一切尽可能删繁就简。

群体特征:曾在富贵里历炼,在繁华看尽后返朴归真。有小车的每天步行上班,为了锻炼身体,还边走边欣赏风景。

示范:新穷人陈可的典型生活

――这是一个典型的新穷人,她身上集中了几乎所有新穷人的消费特点。

第一次见到陈可的人,可能很难相信这位28岁的衣着时尚的靓丽女孩,居然也是抠门主义的坚定拥护者。不过,陈可一句话就露出了贫民本色:我身上的行头,不是打折货就是外贸货,全部加起来都不超过五百块,但很合身、很舒服。

作为海归之一,四年前,当刚回国的她花十万元在长沙买下三套面积不大的二手房时,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在他们看来,像她这样的有钱人,就应该将这些钱拿去付一套复式楼甚至别墅的首付,然后快快乐乐地在装修一新的宽敞房屋里享受幸福生活。但四年以后,大家开始折服于陈可眼光的独到:四年后长沙的住房价格水涨船高,陈可的三套旧房除自住的一套外,另两套卖掉后刚好付清了一套新房的全额款。如今陈可住在完全属于自己的新房里,另一套旧房拿来出租,每个月还净赚五百块;而与陈可同期按揭供楼的同事,却在为贷款的涨价忧心。(《爱》刊提醒:消费其实就是最好的投资)

当然,即使住在二手房子里时,陈可的生活品质却没有因此而降低。比如说,她家里的整套家具是价值不菲的台湾货,不仅款式不易落伍,质地也是好得无可挑剔。光说那款布艺沙发,柔软而富有弹性,真像广告词里说的“坐上去像跌进了爱人的怀抱”。而床头柜上花了整整一千块买来的小台灯,则具有一般台灯不具备的保护视力的功能。不过,在家里的地面上,她没有铺流行的木地板,而选择了便宜的地板胶搭配小块羊毛地毯的方式。这样舒适程度高,消费却减少了,更重要的是,几年后搬家,羊毛地毯又能在新房里派上了用场。(《爱》刊提醒:节俭不是每分钱都算计,而是大处着眼,让花出去的钱得到远远超出的价值)。

现在,搬了新楼、手里又有大把存款的陈可,成了隔壁汽车经销商盯梢的重点对象,陈可也兴致勃勃地考了驾照,不过,她暂时仍没有买车的打算。在她看来,现在国内养车时机仍不成熟,相比之下,倒是打车更为划算。(《爱》刊提醒:理性消费,选择你所真正需要的)。如果时间不是很紧,她经常会步行下班,除顺带节约的士费外,半个小时的路程,更相当于在健身房里做了一次功课。

如今,又漂亮又能干的陈可马上要结婚了。结婚仪式怎么弄?陈可告诉记者,她准备“素婚”,就是不举办婚礼,只开一个自助PARTY。来的人不必交礼金,只要掏50块扔进大门口的红色纸箱子、作为自己的饭钱就够了。至于结婚照就免了,两位新人一致认为,耗费几千块去弄那种千人一面的东西,不值得。不过,婚后他们打算花两万块出去走一趟,同为旅游爱好者的他们,相信在青山碧水间与爱人亲密相拥的感觉,值得花费任何代价。(《爱》刊提醒:该花钱时花钱,该节俭时节俭,省钱不是目的,快乐生活才是目的。)

附带说一句,陈可千挑万选的新郎不是千万富翁,而是收入中等温存体贴的新好男人。陈可觉得,她最大的毛病是性格急躁,所以找男人关键是要找脾气好的,至于经济上,她本人的能力已经可以确保将来的生活了。(《爱》刊提醒:选男人也是一种消费,请再次谨记,只要对的,不选贵的)。

本刊观点:

我们曾经因为物质匮乏而节衣缩食,现在,物质丰富后的我们又一次举起了新“穷人”的大旗。相对于风头渐失的城市奢靡主义,新穷人显然有着更为阳光的前景和更为强大的活力。在不牺牲生活质量、不减少生活内容、不降低生活欲望的前提下,他们砍掉无谓的枝枝蔓蔓,让生活露出最本真最可喜的面目。他们让我们相信,一个人的价值不一定要通过奢华来体现,而“穷”也不再意味着低品质的生活,相反,它给予我们更安全的将来,更放松的心情和更美好的现在。还犹豫什么呢?从现在起,加入新穷人的部落吧,也许幸福就在你转身之间。

延伸阅读:富明星,“穷”折腾

――连他们也穷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呢?

NO1洛克菲勒

拥有亿万财富的洛克菲勒家族,七至八岁的孩子每周只有三角的零花钱,十一至十二岁的每周有一元,十二岁以上的每周有三元。这些零花钱每周发一次,同时发给每人的还有一个小账本,要他们记清楚每笔钱支出的用途。当下次领钱时需要孩子们将账本交给家长审查,钱帐清楚,用途正当的下周增发五分钱,反之则减。

NO2朱丽娅•罗伯茨

全球最富有的好莱坞女星之一罗伯茨,有次在一家二手店里看上一件有点贵的套装,竟然跟店员商量说:“既然你们是二手衣店,那我拿身上穿的这件牛仔外套,跟你们交换好不好?”

NO3麦当娜

歌坛天后麦当娜也热爱买二手衣服,话说有一天这位歌坛大姐大到伦敦城里逛街,她一家家店逛下来,结果最后只买了一件5美元的旧衣!

NO4成龙

每年进账以几十亿计的影坛大哥成龙,常以身作则告诫身边人:卫生纸不能浪费,去厕所方便的时候尽量不要两张纸一起拿,只要一张就够了;洗手的肥皂要洗到不能洗才能丢;吃不完的盒饭不能随便丢,打包带回去。

NO5芭芭拉•史翠珊

超有钱的歌坛长青树芭芭拉•史翠珊,到“星巴克”喝咖啡,付钱时她竟拿出从报纸上剪下的折价券,只为节省0.5美元。

NO6莎朗•斯通

每次出席颁奖盛会,好莱坞性感女星莎朗•斯通身上昂贵的钻饰行头,总是引起媒体的关注。事实上,莎朗•斯通身上穿戴的珠宝首饰,除了结婚戒指是老公送的以外,其他不是厂商赞助,就是她“借”来的。

NO7金素妍

以2亿5千万的天价签入了新东家韩星金素妍,直到拍摄《阳光情人梦》前一直挤公车。

NO8庾澄庆

台湾艺人哈林常常提醒工作人员,影印纸不要只印一面,另外一面可以再利用回收,饮料瓶不能随便丢,可以拿去换钱。

NO9言承旭

已经大红大紫的言承旭,依旧喜欢光顾路边摊,去路边摊买卤味的时候,还趁老板不注意,“偷”拿一打卫生筷子带回家。为此他还狡辩:“本来就是免费的,当然可以拿。”

上一篇:幸福的那些时刻 下一篇:网络是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