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手术配合

时间:2022-02-15 08:29:17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手术配合

摘要:目的:就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其进行熟练地手术配合。结果:8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经过熟练手术配合之后手术效果满意。[1]结论:熟练的手术配合对于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效果明显较好,值得在基层医院大量采用。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手术配合

子宫肌瘤很容易出现在30-50岁中青年妇女人群中,患病率为20%~30%,恶变率较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的生长、发生、发展都与患者长时间服用雌激素有关。传统手术方式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腹腔镜下手术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等特点,现在临床广泛采用腔镜手术,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平均年龄为40岁,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60岁。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手术时间为2-3小时。

2. 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

手术前一天,巡回护士去病房访视病人,了解病人病情,多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以取得理解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介绍手术室的环境、麻醉方式、手术及有关的手术注意事项,以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2]

(2)器械和物品准备

普通手术器械,腹腔镜手术器械,肌瘤切割机,电视摄像系统,光源系统,CO2气腹系统,电刀系统,吸引冲洗系统,手术床等。[3]手术器械能用高温灭菌的器械用高压蒸汽灭菌,不耐受高温的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在手术开始前,护士应检查CO2钢瓶的余气是否充足,将手术所需要的各种仪器都摆放并调试妥当。

(3)环境准备

术前对手术间进行消毒,禁止与手术无关人员随意进出手术间。对病人注意保暖术前调节手术间室温在22-25℃,湿度在50-60%。

3. 手术配合

(1)巡回护士配合

1.巡回护士到病房查对病人信息并将病人接入手术室,途中注意保暖、安全。

2.巡回护士在手术间与手术医生、麻醉医师再次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核对无误后,用18G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

3.协助麻醉,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4.协助摆好手术,让病人置于舒适。

5.与器械护士清点缝针、纱布、器械,填术护理记录单。连接摄像头、电凝线、光纤、气腹管、吸引器管等线路管道。并根据手术进程调节CO2流量。

6.术中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严格无菌操作,非手术人员不得随意进出。

(2)器械护士配合

1.手术提前15分钟洗手,与巡回护士清点缝针、纱布、器械。

2.将摄像头,电凝线、光纤、气腹管、吸引器等线路管道尾部给巡回护士,并妥善固定。

3.递手术刀给医生在脐上开一切口,递气腹针,接气腹管注气,腹腔压力达到12-14mmHg递10mmTrocar刺入腹腔,递腹腔镜头探查盆腔。在镜子的指引下,在左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避开血管刺入分别刺入5mmTrocar,递无损伤抓钳托起子宫,穿刺针注射垂体后叶素于子宫内,递分离钳、电凝沟、剪刀剥离子宫肌瘤,用0可吸收线缝合子宫。递15mmTrocar放置碎瘤器械,用肌瘤切割机粉碎肌瘤,分次取出肌瘤。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洗尽冲洗液,解除气腹,与巡回护士清点缝针、器械、纱布,缝合切口。

4.术后护理

(1)术后对病人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人血压、呼吸、心率、氧饱和度,如果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术后腔镜器械认真清洗,烘干,上专用油。用软布将光源线、气腹管擦拭干净,放专用柜子备用。

5.讨论

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较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值得在基层医院大量采用。[4] 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要求护士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还要熟悉手术器械和手术步骤,努力提高护士对手术配合的熟练度,努力使“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方荣荣.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前与术后护理体会[J]. 黑龙江医药. 2011(04):212-219.

[2] 杨炯兰,张艳梅. 68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J].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9(08):113-116.

[3] 徐桂珍,杜丽君. 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护理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 2009(17):154-157. [4] 李光仪.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防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48.449

上一篇: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下一篇:对比手术和保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