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动画技术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时间:2022-02-14 01:09:28

三维动画技术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摘 要:三维动画是一项新兴技术,产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时应用于航天、汽车等领域,九十年代开始被应用于电影的制作,此后,三维动画专业蓬勃发展起来。本文从三维动画技术的特点入手,分析三维动画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应对策略,请业内人士批评指正。

关键词:三维动画;教育;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246-01

一、三维动画技术的特点

(一)虚拟性

三维动画技术中的角色是虚拟的,而且可以根据实际要求不断变化,即可以“无中生有”,如影片中的虚拟劲舞和机器人等。在虚拟的三维场景中,角色的心理状态、外形、和性格等特点都是靠三维动画制作赋予的,三维动画给予了无生命的角色鲜活的特点和生命力。

(二)模仿性

三维动画适合表现真实物体的纯技巧的“拟人”手法,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趣味性与诱惑力,同时,还可通过对于生活细节的模仿,为优秀的动画制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综合性

三维动画可以与其他学科完美结合,为画面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它既是视听的艺术,又是造型的艺术。一部优秀的三维动画作品的产生,需要制作者具备熟练的动画软件操作能力、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的生活经验、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同时,它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需要场景和角色造型等方面的配合。

(四)直观性

三维动画能够直观再现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结构和微观变化,形象地解释抽象的道理。它采用动画的手法,生动的再现产品的内容结构和人物的生理变化,能够演示曲折的技术过程,形象直观地阐述复杂的科学道理。

二、三维动画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

首先是专业课程建设的问题。三维动画技术教育是艺术创作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而文化底蕴的形成不能够一蹴而就。目前许多高校对新专业在办学理念上还没有走出普通教育的条框,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开设三维动画专业相关的所有课程,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过多的强调校内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三维动画产业市场对人才质量的需求。

其次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目前各高校三维动画专业培养的研究生数量有限,本科教育体系也有待完善,培养的师资数量也有限,许多高校三维动画专业的教师都是由平面设计和美术专业的教师担任,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而从企业引进的一线技术专家又缺乏课堂教学能力,不能完全适应人才培养需要。所以,师资队伍建设是三维动画技术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部分高校的三维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照搬其他专业,不能体现三维动画专业的专业特性。同时,教材的选用也不甚合理,不适合三维动画的专业发展方向。

三、三维动画技术教育发展应对策略研究

(一)合理安排课程设置

各高校应本着实事求是和对学生、对自身教育品牌负责的态度,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影视动画方向、游戏动画方向等,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突出重点,不能一概而论。具体说来,除了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还应该从影视艺术的本质上渗透影视文化理念,开设视听语言等相关课程,提高学生艺术素质方面的修养。

(二)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做好教材建设

三维动画技术课程的综合性很强,关系到审美、技术、创意等多方面素养的修习,综合性很强,需要任课教师把握住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特性,采用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同时,做好教材建设,选购合适的教材,并在没有合适选择的情况下,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组织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自行编写。

(三)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正如前文所述,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要促进三维动画技术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建设一支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要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对现有师资队伍进行再教育,更要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合力打造“双师”行骨干教师队伍,以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三维动画技术教育的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三维动画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具有虚拟性、模仿性、综合性和直观性等特点。三维动画技术教育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课程设置,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做好教材建设,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适应该技术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刘超、龚维.高职院校三维动画教育探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上一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 下一篇:未来概念汽车设计构想及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