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理性教育爱与职业幸福感

时间:2022-02-13 03:09:28

浅谈理性教育爱与职业幸福感

【摘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动地位,爱护学生,培植基于信任的理性教育爱,是古今中外许多大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并贯彻于教育实践之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既有理性,又充满仁爱。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体现了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师重教的人文情怀,师生之间达到了精神层面的交流,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油然而生。

【关 键 词】理性教育爱;职业幸福感;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69-03

教育是“教书育人”的过程,肩负这一重任的则是教师。“教书”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育人”则是培养学生坚忍不拔、修己敬人的品格,这一教育宗旨从未改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知识、有道德、有信仰的和谐发展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学先留下来的浩瀚博大的文化财富,用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培养学生做人的学问。

那么,何为理性教育爱?在理性教育爱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理性教育爱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何关联?接下来,本文将就理性教育爱对师生关系以及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展开论述。

一、理性教育爱与师生关系

教育应理性与爱兼备。理性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个实践范畴;教育中的理性是指教师教育学生应公平公正,不掺杂个人情感,不因外界的干扰或是自己的情绪变化而改变理性的分析与反思。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育爱,既指教育者所具有的对本职工作的浓厚情感,又指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热爱之情。教育家斐斯泰洛齐曾说过:“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即教育者施予孩子真正的爱,会缩短彼此心灵间的距离,并将爱传播到四方,使他们学会爱这个世界、爱周围的人。

教育需要爱,这种爱应该是理性的,应该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爱作为人类特有的情感,能使教育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教育要以人为本,教师应真诚地热爱学生,并通过对学生尊重和负责任来体现这种爱,可以说,在教育活动中爱是最重要的理。

教育爱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不同时空、不同地域对爱的理解也不同。例如,我国古代儒家文化强调“差等之爱”,像“亲亲互隐”,指一个人给予他人的爱是因人而异的、不平等的;西方基督教教义《圣经》则倡导“博爱”,即平等无差别之爱,是指一个人给予他人的爱是人人平等、没有差别的,中国春秋时代墨家的“兼爱”也是如此。

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应理性与爱兼备,仅有理性没有爱的教育无法实现教育培养德才兼备之人的理想,而没有理性只有爱的教育则是溺爱,无法培养出经天纬地之才。

我国古代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的师道观都充满了“理性教育爱”的人文情怀。春秋时期的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位以教师为终生职业的教育家,他提出教师必须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等言传身教、爱护学生之类的观点。孔子的师道观充满了理性教育爱,师生可以在信任的基础上交流、互动,堪称教师的典范。

古代社会教师地位极高,倡导尊师重道,这与古代师道观对教师提出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在我国古代,许多教育家都是学富五车、人之楷模,学问和德行都居于常人之上,学生岂有不遵师之理。例如,荀子提出:教师必须博学,具有精深的知识素养,除此之外,还必须具备丰富卓越的教育教学经验、技能技巧等。荀子是诸子百家中最为提倡尊师的,他提出为师之道要有尊严而令人起敬,做到德高望重。荀子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这对后世师道权威尊严的思想观念之形成至关重要。

韩愈的《师说》是中国教育史上首篇专门论述教师的名作,概括了教师的作用与职责:“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他认为,教师的职责有三:—是传授以孔孟之道为主的政治伦理道德;二是讲授儒家经典著作“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三是解答学生学习“道、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疑问,其中以传道为主旨。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道在人心目中的重要性。韩愈继承和发展了《学记》“师严道尊”和王通“唯道所存”的思想,明确提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主张,认为师是道的、活的载体,无道即无师,无师也不可能学其道,重道就必须尊师。

董仲舒在三大文教政策中提出“置明师”,认为只有那种“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者”才能成为教师。朱熹主张教师应有“德行道艺之实”。总之,古代师道观要求教师既要德行坚定,又要术业有专攻;既要知其理,又要践其行,还要日精日进,不断获取新知。

我国古代师道观竭力倡导尊师重道,把师生关系和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相类比,师生关系即“父子关系”。在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下,“国”被视为大“家”,“君”被视为天下人之“父”,故师又与君相类比,师生关系即“君臣关系”。师生之间不仅有学术上的承继关系,而且具有政治上荣辱与共的依存关系。

汲取古代“师道观”的精华,对今天的教育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教师应秉承古代师道观之宗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既要具有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规范,又要具有师德师范、热爱学生,使师生关系建立在理性教育爱的基础之上。

古代社会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师生关系被类比为“父子”、“君臣”,荀子还把为师之人比作天地和祖宗,从而限制了学生个体创造性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新的文化信息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不断涌现,教师和学生处于同一个信息平台,教师不再像古代那样被视为知识的垄断者,师生之间的关系也由此发生变化。现代教育要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即倡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的对话与交流,从而达到精神层面的沟通和情感的交融。教育不应是单向的和单纯信息性的。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教育也会随之而变化,但师生之间的“理性教育爱”,永远是照亮教育的一盏明灯,它不仅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还会进一步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理性教育爱与职业幸福感

师生之间基于信任的理性教育爱,使师生之间达到精神层面的沟通;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油然而生。

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正如费尔巴哈所宣称的那样:“一切有生命和爱的生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可以说,幸福是人生活的永恒目标,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其终极目的是为了能幸福地生活。

要想培养生活幸福的人,教师首先应是生活幸福的人。教师是否生活得幸福,将直接影响到他对教育的态度、看法与影响,也必然影响到受教育者。从这种意义上看,一个没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很难做好教育,也很难教育出富有幸福感的学生,教育的终极目的将无法达到。故而,教师是否拥有职业幸福感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发展,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如此重要,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获得职业幸福感?幸福感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无疑需要从内心来寻求。历史上许多教育家、思想家将教育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对待教育充满理性和人文情怀,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师生关系融洽默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油然而生。可以说,职业幸福感关键取决于教师能否获得事业上的成就感,而这离不开学生的支持与热爱。除此之外,师生关系也是影响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代教育者可以从古代“师道观”中获得许多关于职业幸福感的有益启示。

其一,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乐而忘忧”的精神境界;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种以天下大任为己任的事业心和诲人不倦的责任感,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将教师职业比喻为“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说明了教育工作之伟大。

其二,“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要有严于律己的态度,这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前提。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说的都是教师的人格力量、人格威信在教育中的作用。合格的教师是人格高尚、德才兼备的,既对学生进行智慧上的启迪,又以自己崇高的人格和优良的作风去陶冶和感染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既然教师人格对于学生有巨大影响,教师应该如何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人格呢?首先,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在信息化的今天,教师尤其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自觉地付诸实践,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学需求。作为教育者,还要不断反思,了解教育背后的哲学思想,不断追问“为什么”,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教师不仅要寻找“我怎么做的方法和策略”,还要思考“我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依据何在?这个依据合理吗?”其次,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教育的热爱与对学生的宽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代师生关系被类比为“父子关系”,当代教师对学生也应像父亲对子女般“威严而有慈”。

其三,朱熹曾这样说孔子:“夫子教人各因其材”。现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师道观,注重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由于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非死的物,教师应在了解每个学生“自我世界”的基础上,采取教育措施因材施教。佛法上讲修行的方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说的是根据众生的个别素质和能力,因材施教而逐渐悟入佛法。类似地,学生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故而教育手段也应以人为本、灵活自由、因人而异。

总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源于从教学中获得的成就感,成就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取得的成就以及自身价值的实现。只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愿意献身教育事业的人,才会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中去,并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和幸福。如果仅仅将教师看作一种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则无法赢得学生的热爱,更不会产生职业幸福感。

教师作为师生关系的主导者,要用富有理性的爱去感染和培养学生的心灵,发展他们的道德情感。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都非常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师生关系较为密切,由此形成了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油然而生。获得幸福感的教师将培养出具有幸福感的学生,使学生最终成长为一个有知识、有道德、有信仰的和谐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杨昌洪.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8.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王毓珣.关于教育爱的理性思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1.4.

[5]张相乐.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师生关系论及其现实意义[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

上一篇:潜能生:走向优秀还是沦为落后 下一篇:中小学教师教育叙事研究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