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强农村新社区的文化建设

时间:2022-02-11 01:26:49

全面加强农村新社区的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由此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如农村新社区的文化生活问题就值得我们予以多多关注。

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建设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而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相对城市社区居民而言,他们的观念落后消极,经济薄弱,需求迫切,人才匮乏,设施落后等等现状。由此可见,加强农村新社区的文化建设,开展新农村农民的文化活动,既有潜力,又有难度。所以说加强农村新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 以全民文化培训为手段,加快全民奔小康的速度

前不久,国家体育总局、文化部正式宣布,全国推出了由专家创编的12套广场健身操舞,并对其进行推广和培训,拥有超高人气的《小苹果》和《最炫民族风》也入选其中。表示并非硬性统一,是为了给广场舞爱好者提供更多选择。国家推出以这种全民参与的方式也是为了提高全民素质,增强人民体质,尤其是农村人口的大量参与,反响非常好。再加上社区文化小广场的大量建设,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整体修养,增进了人们之间的感情,农村犯罪率也相对减少了很多。通过举办文化培训班、就业培训班的方式,及时岗位招聘信息,帮助他们掌握就业的技能,以尽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例如齐河县大力实施以科技种植、科技养殖、科技加工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工程”,先后共组织参训村民近5000人次;配合上级科技下乡系列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种、养殖经验现场演示等活动,同时在广播上定时播放种、养殖内容的教学片。通过以上各种方式,该县共培养实用技术能人、致富能人、农业示范户几百人,基本实现了户户都有技术明白人,家家都能掌握了几项适用技术,使走出去的劳动力有教强的务工技能,留下来的劳动力有先进的农业技术。

二、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由政府来买单

农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老百姓最需要的文化设施是户外健身场地、图书室、体育活动室、阅览室等与文化大院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据此,每个有条件的行政村的文化设施,最起码应该建设一个集图书报刊阅读、练歌房、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文化大院,以及一定面积的位置合理的户外健身场地。政府必须加大经济的投入,建立完善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自上而下地开展农村新社区的文化活动。政府每年要拨出专项文化经费用于农村新社区的文化场馆建设和设施建设;设立文化活动经费,购买一些必要的服装和小型道具,开展新社区的文化活动;并将新社区的文化活动纳入乡镇的年度工作考核目标,推动农村新社区的文化建设踏上一个新台阶。

三、 组建多种形式的民间艺术团队

要针对不同的农民按照其自身的特点来开展不同方式的文化活动,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逐步培养他们对文化的兴趣。可以组织成立包括合唱团、腰鼓队、锣鼓队、广场舞蹈队、地方戏曲团社、书画社团、太极拳队等,由当地文化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辅导,教那些适合他们特点的文化活动,使他们感到老有所乐,同时让老年人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中青年的榜样,吸引中青年参加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也可以随个人的兴趣爱好参加各类社团。切实促进乡风、民风朝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四、 保护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民俗和节庆活动

加强非遗保护,拓展与丰富非遗的主题及表现形式、支持举办多种形式的展示活动、开展大规模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保护工作人员的培训、开展非遗抢救性保护成果的利用和传播、强调非遗环境和生态的整体保护、让非遗在当地得到公共传承和生存空间。例如在今年的元宵节期间,齐河县委宣传部结合县文广新局举办了为期三天的“齐河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展”。一是由各乡镇选拔的优秀民间文艺节目展演,二是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民俗文化展览。有此巨大的资源优势,我们可以结合本地的民俗和节庆纪念日开展文化活动,带动群文活动的经常性开展,增强农村新社区文化活动的轰动效应,大力弘扬优秀的民间文化,发展民间音乐、舞蹈、戏剧、雕塑、手工制作等民间艺术,开展节庆活动,吸引广大农民参加,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五、 打造专业文化队伍,提高农村文化站工作人员素质

农村文化站从业人员结构的不合理,一是对文化艺术比较内行、能指导、组织文化活动的人不多,人员配置没有专业化。二是文化专干兼职过多,很多农村文化站工作人员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化工作上,而是被乡镇(街道)安排做其他工作。导致许多工作人员文化素质低,业务不熟悉,工作不安心。因此,文化部门要深入基层开展业务辅导,帮助新社区建立一支文化辅导员队伍,形成完善的新社区文化队伍网络。文化工作的重心要从乡镇、街道向社区下移,要以新社区为单位,大力开展好农村新社区的文化建设。

总之,农村新社区的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某项活动的建设与完善,更是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与文化环境的建立与提高,建设新社区、新环境,在实际的工作中树立新的观念,落实投入,发扬传统优势,实现文化落地,完成网络化建设,这样才能保证农村新社区文化建设的力度与质量双丰收。(作者单位:齐河县文化馆)

上一篇: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转型期依法治村现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