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文秘岗位胜任力“3+”教学模式

时间:2022-02-07 07:56:20

论高职文秘岗位胜任力“3+”教学模式

[摘要]针对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达不到企业顶岗的要求,岗位胜任力难以满足企业需要的现状,为提高高职文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构建了基于高职文秘岗位胜任力的“3+”教学模式。通过数年的创新教学实践,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高职文秘 岗位胜任力 教学模式 实践

就业市场反馈的信息是高职文秘专业学生需要就业的人数不断增加,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却始终徘徊在下降通道中,就业层次持续走低,大量的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文秘人才。用人单位反映,高职文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难以满足当前企业的需求。

“胜任力”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的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的,他最早将胜任力运用于企业实践,因此“胜任力”又被理解为建立在企业各工种基础上的岗位胜任力。通俗来讲,“胜任力”实际上是导致成功解决问题的因素和特质。如何提高文秘学生岗位胜任力,是高职文秘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高职文秘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质量相对不高,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多数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在招生时都遇到困难,学生报考被动,多数学生是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生源质量相对不高,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进入到该专业学习的学生,思想和情绪不够稳定,对专业没兴趣,多数要求转专业,出现敷衍家长,甚至放弃学习的现象。显然,打击了文秘专业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二)人才培养目标趋同,教学模式缺乏优势

凡是开办了文秘专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多数定位于会‘办文、办会、办事’,能辅助领导决策的复合型人才。教学则是以“课堂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照单收”的传统模式。学生毕业之后,多数人从事秘书助理、文员、资料员、档案员等初级工作岗位。显然,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就业岗位定位相似,使得高职文秘专业没有自身鲜明的特色,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过于传统,缺乏优势,不被企业所认同。

由于学生自身学习热情不高,就业岗位定位相似,教学模式缺乏优势,学生顶岗实习前,在校内实训缺乏真实任务和项目锻炼,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偏弱,难以满足企业独立顶岗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力,达到企业用人标准,真正实现顶岗“零距离”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探索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动力所在。

二、基于高职文秘岗位胜任力“3+”教学模式的构思

我校文秘专业教师调研企业,把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为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从强化学生的岗位技能,优化现行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早在2005年,已经开始实施系列改革。这一时期是改革雏形阶段,主要探索实训课程如何脱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进入实训室+模拟情景的教学,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等;2008年进入教学改革的成型阶段,这一阶段,首创了“课堂+办公室”的仿真式教学模式,增加了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单门技能课程和项目训练的课时量;2010年教学改革进入应用推广阶段,确立了基于高职文秘专业岗位胜任力“3+”新型教学模式(以下简称“3+”教学模式)。

整个高职文秘专业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根据企业岗位能力标准设置不同的职业能力课程,每个阶段因教学目标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也不相同。立足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与技能,以真实项目,工学交替进行。第一阶段的“1+”,“主导+主体”教学,即完成专业认知训练,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为主;第二阶段的“1+”,“课堂+办公室”仿真式和真实项目训练,完成专项技能教学,将专项技能以真实任务或项目训练形式进行;第三阶段的“1+”,“综合+顶岗实习”准职业人教学,完成综合技能训练。学生以准职业人身份,实行分段顶岗,全程训练,获取职业素质技能训练的累积式效应,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三个阶段叠加统称为“3+”。“3+”教学模式全面地实施“素质与技能层层递进、工作与学习反复交替”的人才培养理念,学生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层层递进,工学交替,全方位地训练职业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提升。

三、“3+”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一)“3+”教学模式实施

1.第一阶段的“1+”是“主导+主体”教学。要求教师认识秘书的职业标准和发展前景,让学生习得初级秘书岗位群需要的基本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实现该目标,教学团队对传统课程进行了改革,实施以能力为本位,整合原来分别独立的理论和实训课程体系,以职业活动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建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该类课程强调理论够用,实践为主,教学上采用“主导+主体”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应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合理布置任务,科学创设教学情景,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教师负责咨询、讨论、制订工作计划、提出任务方案,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掌握对应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达到认知水平与实践行为的一致性,从而突出对学生职业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2.第二阶段的“1+”是“课堂+办公室”仿真式和真实项目训练实训。要求教师准确解读秘书的岗位胜任力和职业道德标准,让学生掌握秘书就业岗位群对应的中级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学团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完成专业单项技能和专业综合技能训练。这些训练需要以仿真项目加真实企业项目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通过双师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文秘专业的实践性很强, 要实现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的一致,采用“课堂+办公室”仿真式加真实项目教学。课堂上采用仿真式写字楼教学,根据企业文化氛围装饰写字楼,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身临其境”。由于秘书工作的项目性显著,例如,接待、档案、会务等工作可以看成是一个个项目,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结合到学校的具体工作任务中,安排在校内接待室、档案室、会议室或专门的项目办公室内进行。

3.第三阶段的“1+”是“综合+顶岗实习”准职业人教学。所谓“准职业人”就是按照企业对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初步具备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能够适应在企业的发展,即将进入企业上岗的人。要求教师对照中高级秘书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标准,实现学生准职业人身份的转变,以准职业人进行综合实践,围绕顶岗岗位工作任务开展工作。第一环节在校顶岗,学生到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办公室中从事秘书专业的相关工作,完全由岗位工作人员进行指导,认知和了解秘书岗位;第二环节企业顶岗,掌握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和实践技能,到企业真实岗位顶岗;第三环节毕业顶岗,在校内外教师联手指导下,到企业进行至少半年以上的毕业顶岗实习。

(二)教学模式改革的保障条件

1.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富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学队伍。“3+”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需要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承担学生指导训练任务,才能较好地保障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完成。为了积累文秘专业教师实践经验,教师实行轮岗下企业;同时,聘请企事业单位的资深秘书担任兼职教师,弥补校内专业教师实践技能不足。

2.组织实施的计划和时间安排采取更加弹性、灵活的方法。学校应根据学生、企业的具体情况,保证学生、专兼教师有更加充分的学习、指导时间,视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弹性安排。但是,要求专业教师有很好的项目训练把控能力,做到收放自如, 每项训练内容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只有组织、协调和控制好,才能保证“3+”教学模式有效实施。

四、实施“3+”教学模式的效果

(一)教学改革成果

“3+”教学模式改革历时3年,我校文秘专业在已有的教学改革基础上,共出版16种特色教材和配套资源。以2010年人才培养方案为例,依据文秘就业岗位群分析需要职业能力29种,依托职业能力开设了职业能力平台课程38门,其中27门课程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6门是项目训练的实践课程。其中,已建成校级网络课程6门、市级精品课程1门、部级精品课程1门。2011年我校文秘专业成为市级示范建设专业;2012年文秘专业将阶段性改革成果汇报总结并申报学校教学成果奖,获得校级二等奖。

(二)人才培养成果

“3+”教学模式改革前,学生报考文秘专业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各方面发展都落后于全校其他专业。2005~2007年间是教学改革的雏形阶段,文秘专业学生在“三下乡”实践活动中,获得省市级奖项寥寥无几;2008~2009年间是教学改革成型阶段,2009年已有多名学生获得广东省大学生公文写作竞赛一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2010年至今是教学改革应用推广时期,“3+”教学模式改革也已历时3年多,2010年学生参加“广东省首届高职院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分别斩获多个个人单项二等奖、三等奖,同时还获得团体三等奖;2011年学生首次参加教育部文秘专业教职委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秘书技能大赛,取得个人二等奖、三等奖和团体三等奖等佳绩。当年6月在省第二届秘书技能大赛和全国第三届秘书技能大赛上同样收获多个奖项。

五、结论与展望

“3+”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每位学生都经历了自主学习、项目训练和综合顶岗实习,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得到较大提升。学生在毕业顶岗实习时已经基本具备企业一线员工的职业能力,做到顶岗“零距离”。企业普遍反映学生实践技能增强,专业知识面拓宽,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生得到企业认可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改变了对文秘专业的原有偏见;专业教师与企业联系更紧密,对企业有了更深刻了解,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根据专业单项技能培养需要建设校内项目实训室;根据专业综合技能培养需要建设校内实训教学基地;根据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建设校内实践基地;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主建设“实习就业一体化”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基于专业发展需要和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要求,构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运行、管理机制;明晰岗位胜任力形成规律,建立相应的实训软环境和考评体系。

[参考文献]

[1]揭平英.高职文秘专业“准职业人”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刘心美,赵桂茹.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高职课程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3]聂华.以技能研究为导向的高职综合实践项目化教学模式[J].职教论坛,2012(12).

[4]宋劲军,刘汾涛,陈炳炎.高职高专“321”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

[5]赵宝芳,韩振生,王岩.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问题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2).

[6]张东.高职文秘专业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J].职教论坛,2009(4).

上一篇:高职院校依托专业教育实施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提升就业竞争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