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2-03 07:52:55

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单纯传授知识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把语文教学的重点由“获得已有的知识”转移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之上。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俨然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

那么,小学生应具备哪些综合能力,培养这些能力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又应如何对这些能力进行培养呢?

一、小学生综合能力的结构

综合能力包括智力和各种专门的行动能力。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构成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

1.一般能力

即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它以思维能力为核心,是人的心智能力,即内容操作能力,它对行为能力起主导、控制、选择的作用。

2.学习的基础能力

即从事学习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如预习能力、听课能力、完成作业的能力、从事实践训练的能力、自我测评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其中,自学能力是学习基础能力的综合表现,也是学习基础能力的最高阶段。拥有了自学能力,学生将终生受益。

3.各种专门的能力

即体现小学各门学科特点的能力,如言语表达能力(语文、英语课)、运算能力(数学课)、实验能力(科学课)、艺术活动能力(音乐、美术课)、社会认知能力(品德与社会课)等。其中,语文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数学的运算能力又次之,它是学好自然学科的基础工具。

二、语文学科中小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是指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语文学科中小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1.语文学科中综合能力的培养应以必要的知识为前提

知识与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综合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以必要的知识为前提、基础,而知识的有效获得又有赖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知识不等于能力,但能力的培养又离不开知识。如,培养思维能力,必须以必要的信息与体验为基础。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大发明家爱迪生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发明,这和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是分不开的。曹冲为什么能想到用船称象,因为他利用了关于浮力的知识。象压在船上与石头压在船上同一刻度,说明两个物体的重量是相等的,这样就可以将象的重量化整为零来称。可见,浮力的知识是曹冲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前提。

2.语文学科中综合能力的培养应以实践活动为载体

综合能力要在实践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实践活动是智力与体力的有机结合,是内部的心智操作和外部的行为操作的统一。如学习汽车驾驶,虽然懂得了汽车的性能、结构和驾驶的知识,但这不能变成能力。要培养以及加强能力,就必须参加实践活动。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科研及学校管理工作,引起教育理论界的争鸣并得到普遍认同的上海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提出“以实践为载体”进行教学,是符合这一原则的,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们有一些老师会犯这样的毛病:课堂上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则听得很乏味,并无多大收获。有句话说得好:“讲得再好,不如实践来得好”。所以,老师为学生学习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会使课堂教学变成学生积极参与并动手实践的场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语文学科中综合能力培养应以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依托

技能就是初级的能力,技巧就是较高级的、复杂的能力,熟练、程度较高,能灵活应变。习惯则是一种更高的综合能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如,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感能力”就是一种习惯。因此,综合能力的培养应该有一个序列设计,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如,小学语文教学对听力能力的培养安排了一个训练序列,对听的感知力、注意力,听的分析力、理解力,听的品评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说的能力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并采用答问介绍、讲故事、叙述见闻、交谈、讨论、说明事物、演讲辩论、即席发言等训练形式。

三、语文学科中小学生几种重要能力的培养

1.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人的活动的内部操作的主要能力。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川:

(1)激疑法

疑问可以使思维活跃起来,成为思维活动的一种动力因素,教师要善于设疑,善于提问,善于摆不同的观点、争论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思路导引法。思路是思维的方向和路线,教师要从多方向、多角度开拓学生的思路,要揭示思路的秩序、过程,把握类型,如语文解题的思路、步骤,教会学生以自我的思路为对象,审查思路是否科学、合理,这样,学生可以找到自己思维的错误,有利于提高解题能力。

(2)创造性思维培养法

创造性思维培养是与习惯性思维相对而言的,可以从平中见奇,反向思维,发散性思维、收敛性思维、特异组合等方面进行培养。

2.行为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主要是认识能力,以思考为主,不以做为主,而行为能力的特点主要是做,以思想导做。如,说话、作文、实践等能力。行为能力训练的设计应该以质量为主,同时又要注意数量,但不能搞题海战术,而要注意积累和选择典型的训练题。行为能力的培养还要注意思与做的结合,思指导做,做反映思,做的错误主要从思中找原因。

3.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在养成自学习惯上下工夫,注意平时经常训练,并指导自学方法,如,查阅文献资料,做读书听课笔记,利用卡片积累资料,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自我解疑,独立完成作业,自我测评,自我控制等。

(作者单位 江西省广丰县铜钹山小学)

上一篇:行政公文学省级精品课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下一篇:分层次\开放性\团队化的实验教学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