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到发展交际能力

时间:2022-02-03 06:15:37

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到发展交际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义务教育初级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显然,注重培养语言能力的传统教学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大纲要求,交际教学法注重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训练,成为目前较理想的教学方法。

一、传统教学法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能力分为三部分:语音、词汇、语法,主要是辨别音素并能见词发音,见文朗读,能识别词和习惯用语的语义和语法作用,能识别语法中的词法、句法,把它们运用于听、说、读、写之中。那么,语言能力在教学中是怎样发展和培养的呢?

从外语教学史看,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外语教学中就像一尊不倒翁。19世纪40年代最早出现了语法翻译法,侧重于语法分析及母语语句和外语语句的互译,强调语言的准确性;19世纪80年代出现了直接法,侧重于听、说能力的培养,强调正确的发音和语法;20世纪30至60年代盛行于英国的情景教学法,从口语开始学英语,口语能力的核心是语言的句型结构,强调句型操练必须在情景中进行;听说法,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视发音训练和大量的口头句型的机械操练。这些传统的外语教学法,不论是语法翻译法、直接法还是听说法,它们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都认为学习语言的目的是掌握语言本身,注重语言形式,即语音、语法、词汇知识,强调语言的准确性,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听从教师的指挥,形成“教几个单词――讲几段课文――析几条语法规则――做几道习题”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理解语言的形式和用法,通过句型的机械操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这些教学法在我国中职英语教学中尤为盛行。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传统教学法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单看学生,学过3至6年英语,却听不懂也说不出几句日常用语,更谈不上在某种具体情景中得体流利地使用语言,不具备运用英语与外界交流思想、交流信息的能力。

例如,1998年一外国访问团来静宁县某中学,有位外宾问一学生:“Your name?”学生愣愣地站着不语。于是他又问:“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your name?”学生慌而无语。他又改问:“What’s your name?”学生立即回答:“My name is...”其他同学的回答跟第一位同学一模一样,竟没有一个人直接说出名字或回答:“I am...”接下来的谈话更困难,因为他的每一个问题只有说出与课本中学生所学的同样的句型才能得到回答。中职生进入大学后都感到非常恐慌,因为他们听不懂外籍教师的讲座,不能与外籍教师用英语探讨学业上的问题。这些都反映出我们的教学“重讲解,轻实践;重语法,轻交际;重知识,轻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耳听不明他人言,有口说不出自己思,读不懂原著,写不出地道的英文,正是Roland Barth所说的“危机学生”――离开了学校就不会学习的学生,这反映了传统教育的弊端,也是现实,更是挑战。

二、交际式语言教学侧重交际能力的培养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H.Hymes认为,如果一个人获得了交际能力,他就知道对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和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讲些什么和不讲些什么。一个有交际能力的人,不但懂得语法规则,而且有在社会中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我国章兼中教授认为,交际能力就是指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外语进行听、说、读、写并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能力。章兼中教授将交际能力概括为四个特征: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具有信息差距和话语能力。语言能力指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音知识规则,能辨别和造出合乎语法的正确句子。社会语言能力指在真实社会情景中有即席性地使用语言或说话规则的能力。具有信息差距指人们在用外语进行相互交际时,有些信息只有一方知道,另一方不知道,形成一个信息差距,当人们想真正交谈时,相互之间要有吸收、传递信息的企图,说话者常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交流,填补信息差距。话语能力指话语不是一些零散、孤立的语句,而是一种比句子单位更大的连贯的交流信息的基本单位。人们在交流时,双方参与者要妥善地使用上下连贯的话语。

交际式语言教学法产生于70年代初,80年代中期其研究与实践达到顶峰。交际法主张,教学内容以语言功能为纲,针对学习对象的不同需要,选择最通用的语言功能项目安排教材并进行教学。强调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外语教学,培养交际能力,在话语中得体地使用语言,倡导教学过程交际化。对学生的语言继语言(interlanguage),用“中继语言”逐步过渡到完善的语言,错误就自然会逐步消失。交际法要求课堂教学活动要根据这样几条原则进行:

1.形成教学的多少应与学生的程度深浅成反比,即学生程度越高,形成教学的成分应越少,非形成教学增加。

2.课堂活动要有实践意义,即课堂练习要有“信息差”(information gap)。假如学生甲和学生乙相互提问双方都知道的问题,学生很少动脑,也不符合实际需要,这种教学活动就没有意义。

3.既要训练准确,又要训练流畅。不提倡单纯的语法解释,而是通过适当的语言输入和有意义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习得语言形式。对于学生比较生疏或难于掌握的个别的语言结构,可适当安排一些机械性练习,必要时,用学生的本族语进行简要的讲解,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多安排交际活动即小组活动(group work)和对子活动(pair work),使学生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减少说话的顾虑。在这类活动中,教师必须轮流听取学生发言情况,纠正主要的错误,提供必要的词汇,启发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学生活动中的典型错误,要安排必要的讲解和操练。

实践证明,交际法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一种较理想的教学法,比起传统教学法,它的优点在于:目的明确,明确外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强调情景和语言材料的真实和地道,并力求教学过程交际化,学以致用。所以,它能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让学生处在一种主动、积极而富有情趣的学习氛围中,感到轻松愉快,这无疑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交往。在交际活动中,教师是整个课堂活动的主体和中心。要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开口动手能力,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让他们有大量的实践活动。

三、语言能力的培养与交际能力的关系

“语言能力的培养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互补的”,在实际教学中,这两者必须兼顾,在培养学生熟练准确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不可忽视培养他们流利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就是说,语言能力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和熟练性,即要有像样的发音,一定量的词汇,会遣词造句。交际能力注重语言使用的得体性,这种得体性只能建立在熟练准确的语言能力上,否则就不能使所教数学的语言赋有意义,更不用说怎样要求语言的得体性。所以,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是紧密联系、在语言实践中综合表现出来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交际,在交际过程中,必须用到一定的语言知识及其运用规则,才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完美地表达出来,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

在中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是为了熟练掌握语言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化的交流,为使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顺利实现,交际英语显得更重要。这就要求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教师再不能仅仅用传统的综合性教学方法,教一些互无联系的句型、意念或功能,更应做到以语言教学为基础,向交际为目的过渡,充分利用语言等电教设备,和学生一道身处语言与交际涉及的情景中,加速培养学生流利得体的讲交际能力的形成,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上一篇:通过国际评估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实践与探讨 下一篇: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