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要把批评变成一种艺术

时间:2022-02-03 04:52:47

教育工作者要把批评变成一种艺术

【摘要】批评是我们从事教育行业的常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如何实施批评才能起到最佳效果,这是一种艺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尤其在教学中,更应慎重采用批评方法,注意把握批评的角度,不然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关键词】中学生自尊心教师鼓励批评方法教育方式

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他们的身心正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在心理上表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立意识,而又不能实行自我约束;他们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欲强,易于接受好的影响,但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生活阅历,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因而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对那些犯错误的学生,有些教师“育人心切”,批评时采用训斥挖苦、威胁体罚、揭短讽刺、突发脾气等,这些做法,让学生丢面子、下不来台、灵魂受触。这种批评尽管严厉,有时也会收到暂时的效果,但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学生与教师的习惯性抵触。同时,这种粗暴的批评也会给学生造成紧张、恐惧心理,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中国有句俗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能长久留传无疑是因为它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施”比“受”更适合于任何事,那么,如何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破呢,这实质是一个批评的技巧性问题,怎样才能体现批评的技巧呢?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1.学生的优点着手

教师批评学生时,首先对学生的优点、长处加以肯定和称赞,然后,再利用委婉的语言很自然地把话题引到学生的问题上。这样,当学生听到教师对他的长处、优点表示赞赏之后,再听到他的批评,心理往往好受得多。同时,学生感到,教师注意了他的问题,而且注意了他的优点和长处,使他觉得教师是公正而又可信赖的。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学生对批评的抵触情绪,突破“怕批”或“准备挨批”的“防线”例如:一位教师批评一个反映虽快但写字潦草的学生,说:“你的反映和做事效率非常惊人,象你这样的天分,一旦克服了书写上的弱点,你的成绩还会超过很多人。”就这样,这个学生愉快地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和帮助,事后,他书写果然一天天好起来。事实上,每个学生都非常注重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2.多用见解批评代替直接批评

直接批评是教师对学生面对面的直截了当的批评,这种批评方式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不愉快的感受,尤其是一些自尊心强的优秀学生和干部,从“面子”和思想感情上很难接受这种批评方式,甚至有时适得其反。因袭,除了对一些爆发性的、影响较严重的错误行为、或还有急剧恶化趋势的错误行为,宜用直接批评加以及时制止外,一般性质的错误行为,宜多采用间接批评。所谓见解批评,是采用提醒、暗示对比等间接方式的批评。这种方式即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保护,又可使学生愉快地去纠正自己的问题。

3.多用个别场合代替公开场合的批评

批评学生必须考虑学生所处的场合,如果批评在公开场合中进行,有的学生不仅不会接受,而且很反感。因学生有时并不在乎你批评的是否正确,关键在于这种公开批评使他丢了“面子”,个人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尤其是那种爱“面子”的学生特别反感。因此,除了那种性质严重、影响较大的错误行为,应在公开场合进行有针对性严肃地批评外,一般宜多用个别批评代替公开批评,能个别批评的,原则上不做公开批评,这是照顾被批评学生自尊心的良策,常使被批评学生动情,彼此的心理距离一下子就能明显缩短。事实上,不尊重学生感情、不保护学生“面子”的教师,最终只会引起学生的讨厌和憎恨。

4.让别批评学生参与讨论代替单方训斥

允许被批评学生申辩,并参与对自己问题的讨论,这往往是使被批评学生心悦诚服的重要条件,如果教师单方训斥,不由学生分说,不许学生发表意见,并迫使学生接受,这常常导致学生口服心不服,并进而在心理上产生对批评的拒绝。事实上,让被批评学生参与讨论,说明事由,弄清是非,认识危害,学生既很自然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又同时进行自我批评。从实质上看,教师的批评最终要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批评,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因此,让别批评学生参与讨论,调动他们认识错误的积极性,这往往比教师单方训斥效果好得多。这已是无数教师的时间所证明的。

5.用情感式批评代替伤害式批评

所谓伤害式批评是指教师采取讽刺、挖苦、辱骂等有损学生人格和自尊心的方式。这种批评,学生很难听进去,愈听愈不是味道。这种方式的批评直接把学生推向对立面,从而产生明显的对立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采取“一声不吭”、“充耳不闻”的方式进行反抗,甚至有的学生还会激怒而放肆,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这就很难产生批评的效果。因此,宜用情感式批评代替伤害式批评。所谓情感式批评,是指教师批评学生时,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以真挚的语言,真诚的态度去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和改正错误。这种方式不仅在于对学生“晓之以理”,关键在于“动之以情”,用教师对学生的真正感情去感化学生,使学生敞开心灵的大门,接受教师的批评和帮助。中国有句古话:“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即使是反了错误的学生,也需要情感,需要尊重,需要教师真诚的爱。长期以来,用情感式方式去教育挽救学生,以被大量优秀教师广泛使用,当前,又有更多的教师已认为它是改造调皮学生的一种叫佳方式。

6.用鼓励性批评代替失望性批评

所谓失望性批评是只教师批评学生时,从语言、申请、态度上表现出对被批评学生的不信任和失望。毫无疑问,教师对学生这种不信任和失望,会直接感染学生,对学生是一种打击,使学生丧失改正自己错误的信心和力量。因而,宜更多地使用鼓励性批评。所谓鼓励性批评,是指教师批评学生时,从教师的语言、表情、态度中表露出完全相信学生能改正错误,并对学生未来发展抱有期望。这会总性质的批评,不但使学生易于接近,而且学生还会受到激励,自然产生一种改正错误的勇气和力量。因此,教师批评学生时哟啊避免对学生不信任和失望的言语和态度,不要用“总是”“一贯”这些全盘否定的字眼,对过去已经认识和改正的事情,不要抓住不放。象“你怎么总是这样?”“你从来没有怎样怎样”类似的话,原则上不要出现。这种字眼,使学生听了很伤心,因为它以为着教师对他的极端失望和不信任。如果教师巧妙地指出问题后,正面地加以鼓励,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总之,要帮助学生发展更健全的自我形象,使学生曲调缺点,健康成长没,教师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在的动机和需要,要注意以学生的水平、眼光来看问题,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从而教育学生做教师要求做的事情。林肯有句名言:“一滴蜂蜜比一加仑胆汁捕到的苍蝇还多。”作为教师,要避免以威吓人、以力服人,要以高度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诚待人,讲究批评的艺术,不愧于“雕塑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上一篇:以题载道以课渗德 下一篇:更新教育理念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