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与针炙治疗肩周炎的临床体会

时间:2022-02-02 06:53:44

中医推拿与针炙治疗肩周炎的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患有肩周炎的患者采用中医推拿以及针灸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从2009年9月-2012年9月之间的15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单纯推拿甲组、单纯针灸乙组、综合治疗丙组进行相应的治疗,并对各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治疗的效果和体会。结果采用推拿和针灸综合治疗的丙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4%,而采用单纯推拿的甲组和单纯针灸的乙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80.0%以及82.0%,跟丙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患有肩周炎的患者采用中医推拿以及针灸进行治疗的效果良好,患者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推拿;针灸;肩周炎;临床体会

肩周炎作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中医学将其认为是患者受风寒湿邪,而引起的筋脉、肌肉、关节失养,经脉气遏所造成的,是一种痹症范畴的疾病。肩关节周围炎是由关节周围的肌肉、滑膜囊、韧带等软组织损伤而引起的局部慢性无茵性炎症,活动障碍、患肩疼痛是出现的常见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影响比较的大。本研究收集我院从2009年9月-2012年9月之间的15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联合中医推拿及针灸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将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从2009年9月-2012年9月之间的15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单纯推拿甲组、单纯针灸乙组、综合治疗丙组进行相应的治疗,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74例,患者的年龄最小的为35岁,最大的为6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1±9.3)岁。有45例病程为三个月左右,67例病程为五个月到一年,剩余的患者病程在两年或两年以上。患者病因均不明显。三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

1.2治疗方法

1.2.1针灸治疗方法依据患者肩关节具体的活动情况以及疼痛部位,对循经选穴的方式进行选用。如臂内侧、肩臑疼痛,后提活动受到限制,可取手太阳经曲垣、臑会、天宗穴;如肩胛、肩外廉部疼痛,内旋活动受到限制,可取手少阳经中渚穴、外关、臑会;如臂臑和肩峰疼痛,上举活动受到限制,可取手阳明经肩内、合谷、曲池陵穴。行针刺的穴位选取于循经取穴处,同时催气、运针柔,并对患肩进行活动。行针得气后,将2厘米艾柱套于每支针柄上,行温针灸。承山穴的透刺在患肢对侧条口实施,留针时间为15分钟左右,期间可以间歇性的进行活动。并每隔十分钟给予其TDP照射。

1.2.2推拿治疗方法让患者采用坐位,操作者站在患者患侧,一手将肘托住,被动让肩部处于外展位,针对肩部、上臂周围的软组织,对揉、按、拿等方法对治疗进行实施。后向上反复提拿肩背部肌肉和胸大肌筋膜,同时针对患肩肌腱、周围肌肉,通过掌揉、指揉、按、点对局部痛点进行反复治疗,有效松解患肩局部痛点。然后让患者前屈其肘部,并上举,另一只手采用滚法进行治疗,点按患者的肩贞,曲池等穴位,每隔穴位点按的时间为一到两分钟。然后让患者继续大幅度抬高肩部,并在肩前部位的肱二头肌腱以及胸大肌部位,采用弹拨以及点揉等手法,并按揉患者的大小圆肌。让患者将患肢伸到后背中,操作者将患者肘部托住,握住患者玩不,并向上拨伸患者手腕,在拨伸过程中可以听到撕裂的声音,然后再搓揉患者肩关节,每次进行半小时,总共为两个疗程。一个疗程十二次。

1.3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得到良好的消除,恢复关节功能。好转: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基本消除症状,活动受限有所改善。无效:患者肩部疼痛以及各种活动障碍没有任何改善,甚至加重。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评分11.5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ⅹ2检验,P

2结果

经过治疗,采用推拿和针灸综合治疗的丙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4%,而采用单纯推拿的甲组和单纯针灸的乙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80.0%以及82.0%,跟丙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体如表1所示:

3讨论

通过可以运用针刺对患者进行治疗,促使经络的疏通,并调和患者的气血。针刺完成后施加艾柱温针灸,通过温通经脉,将风寒湿邪之凝滞有效祛除。条口透刺引起的留针刺激,能够引起较为明显的镇痛作用,这也就为推拿手法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也是肩周炎利用手法治疗的关键性前提。对于肩周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推拿的作用非常的明显,其能够促使局部炎性物质吸收的加速,使得镇痛的效果得到良好的增强。一般来说,在针灸和推拿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从轻到重、柔中带刚,依据患者的忍受度对治疗活动进行实施,逐步使活动幅度得到增大,并分多次轻量的手法将患者的局部粘连逐步解开,避免“一步到位”手法的实施。只有这样,局部组织的损伤才会比较的小,患者的关节修复才能更快。如果不能循序渐剥,强行利用手法将粘连撕开,就会出现局部组织的新渗血与创伤,会促使肌肉痉挛的进一步加重,对肩部的活动非常的不利,严重时可使粘连再度形成。另外,由于肌肉痉挛和疼痛的严重影响,早期肩痛活动比较的少,所以患者要对患肢的功能活动进行加强,包括关节的后伸、旋外、旋内、上举及外展等。在僵硬期,术者对患者进行被动手法的实施,患者也要对环转、旋外、旋内、外展等动作进行反复的运动,及时各肩关节活动范围比较的小,也要循序渐进的对关节功能进行锻炼,且做到持之以恒。

在推拿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是进行骨关节以及软组织的放松运动,其主要目的是放松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避免其粘连,通过中医各种手法的应用,来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并起到止血舒筋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渗出物吸收,并修复肌腱韧带。而针灸治疗最为主要是先选好穴位,并加以TDP进行照射,有利于驱去体内的寒气,也能够达到通活经络的效果。

中医推拿并结合针灸治疗,可以用于患者患病的任何时期,并且疗效显著。如果患者能够早期进行诊断和治疗,则能大大提高治愈的概率,因此,两种方式结合治疗效果也比单一方式要好,能够在临床上推广。

在本研究中,收集5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联合中医推拿及针灸进行治疗效果良好,采用推拿和针灸综合治疗的丙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4%,而采用单纯推拿的甲组和单纯针灸的乙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80.0%以及82.0%,这种方法治愈率明显高于单一治疗方法,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86.

[2]张俊庭.针推并用治疗肩周炎.中国中医特治新法大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2110-2119.

[3]肖晓华,李瑞春,于青,等.针刺结合中药熏蒸、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85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8,17(1):254-255.

[4]中国人民总后勤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726-731.

[5]肖文鑫,肖建斌,项红兵.46例肩关节周围炎的综合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9):120-121.

[6]张伟,谭世洪.关节松动手法配合传统推拿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9):188-189.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腹腔镜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128... 下一篇:高世毅主任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经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