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短缺”说明了什么?

时间:2022-01-31 11:13:46

“劳动力短缺”说明了什么?

工资的上升并不值得忧虑,反而是应该祝贺的事情。

热、热、热

最近几个月以来,中国大陆的学术界和投资圈里最热门的话题不是别的,而是刚刚出现的劳动力短缺。根据一项最新调查,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制造业企业中,劳动力的缺口达到了10%以上,招工非常困难,给企业扩大生产能力造成了严重的制约。

实际上,中国所发生的事情远不是什么“劳动力短缺”,而是原来的单调不变的劳动力无限供给走到了尽头,一个更加正常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简而言之,制造业所面临的工资压力上升了,并且会持续下去。不过,这并不是什么灾难,而是很普通的经济现象。

有关的数字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基本的人口统计数据。2003年末,中国的总人口数为12.9亿;按照户籍计算,大约有9亿人属于农业人口,其中有接近8亿人的户口在农村(其余的绝大部分农业人口集中在小城镇)。即使只以农村户口为基数,那么总的农村劳动人口(15~59岁)也有5亿人。

有关的学术研究表明,要维持现有的农业产量,只需要1~1.5亿的劳动力就足够了。这意味着在中国的5亿农村劳动人口中,可能有4亿是理论上的“富余”劳动力。

因此,不足为奇的是,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农民在其他地方参与就业了。我们的相关估计显示,目前的农业劳动力其实只有3.75亿人左右,也就是说,有1.25亿的中国农民已经不种地了。在他们中间,有的人还留在本地的农村,从事其他业务,但大多数人则去了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工作。

短缺?

这样算起来,似乎还有大量的劳动人口仍然滞留在农村――至少有2亿人仍然处于就业不足的状态,他们完全可以成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新的后备军。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怎么会造成“短缺”呢?

乍一看,短缺似乎是不可能的。但问题恰恰就在这里。其实,绝大多数纺织、玩具和电子产品的制造企业都不会雇佣上了年纪的农民,以及任何上了年纪的人。在它们的工厂里,几乎所有的工人都是年轻人,尤其是女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研究报告表明,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大约3/4的工厂“只”雇佣18~26岁的女工。

如果对建筑业做一番调查,我们会发现一幅非常相似的图画,只不过,这个行业里的工人绝大多数是相同年龄段的男性。那么,在总数达1亿左右的农村流动工人中,有多少人的年龄在18~26岁之间呢?没有人知道确切答案,但按理说应该占了很大一个比例。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在中国的所有农村人口中,年龄在18~26岁之间的有多少人?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可以比较精确地算出,恰好也是大约0.9-1亿人。

此时,答案逐渐清晰了:在中国,26岁以下的男工和女工的劳动力供应正在迅速减少。在理论上,这个现象似乎不至于造成特别严重的影响(要知道,还有2亿的富余农民在等待工作呢),但是再仔细想想就会发现:绝大多数制造业企业过去雇佣的工人,都是每天工作10~12个小时,在拥挤嘈杂的集体宿舍中居住,每月只拿600元的工资(相当于75美元)。现在,如果工厂真的需要雇佣更多的劳动力,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农村来的女工们年满26岁以后,不再解聘她们,而是让她们在结婚和生育之后(和自己的家庭一起)继续工作下去,并且给她们提供更好的住房、福利……总之,这一切都要求支付更多的工资成本。

所以,真正的问题不在于“短缺”,而是劳动力的成本上升了。

价格的推动

我们的故事还没有讲完。在前些年里,看似无穷无尽的农村年轻劳动力供给把中国的工厂都给宠坏了。不但如此,劳动部的调查还显示,许多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已经有多年没有提高工人的工资:在六、七年以前,普通的月工资大约为600元,而到了2003年,工资水平仍然停留在600~700元之间。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农村的收入在这段时期里同样裹足不前。在1992~1996年期间,农民的收入翻了一番多,从每月80元增加到每月200元左右。但是,到2001年的时候,农民的月收入依然只有212元,以往5年的增幅微不足道。这个收入水平可以被视为所谓的“保留工资”,它反映了把农民从农业中吸引出来所需要支付的最低报酬,保留工资的长期低迷影响了制造业工资水平的提高。

那么,农民家庭的收入又是由哪些背景因素决定的?简单来说,在1996~2002年期间,农产品的平均价格下跌了1/3左右,那是中国经济在“硬着陆”以后的年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经济泡沫破裂之后,GDP的增长速度大大降低。根据我们自己的估算,真实的增长率甚至降到了3%左右,直到90年代末期,增长速度才逐渐恢复。国内需求的萎缩与农业产量的增加结合在一起,结果就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下跌。

对于出口导向的制造商来说,这段时期海外市场急剧扩大,而本地的工资水平又能维持在如此低廉的水平上,自然是极大的利好。

然而,工资水平保持低迷不变的好时光已经过去,而且似乎将一去不复返了。过去18个月以来,农产品的价格强劲攀升了25%,价格的提高最终将传导到工资上面,使得农民的月收入在过去两年里增加了将近40%。

到2005年以后,由于宏观经济的降温、农业生产的丰收以及官方执行的提高谷物产量的政策,我们预期食品的价格会出现轻微回落。但是,这种情况恐怕只能起暂时的减速作用,从长期来看,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和进口的增加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结论:工资上升可喜可贺

过去,中国的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基本上是水平的。虽然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劳动力需求在不断上升,但由于还有无限多的年轻农民在等待就业机会,他们会接受既定的工资水平。而现在,由于农产品价格和农村收入的增加,加上26岁以下的单身工人的富余人数减少,雇佣新的劳动力(与留住现有的工人)的边际成本就上升了。

这种情况对整个制造业来说将意味着什么呢?是劳动力的绝对供给干涸了吗?如我们以上所分析的那样,当然不是的,工厂并非雇不到工人,而是要增加自己的工资成本。那么,这会导致工业利润的下降吗?从微观的层面来看的确如此,因为单个工厂并不能随便提高产品的售价,而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利润固然会减少。但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如果所有的工厂都被迫提高工资,那么整个市场的产品售价也就会相应提高。也正是由于类似这样的原因,我们的研究队伍倾向于认为,在未来5年以内,中国有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通货膨胀,而不是过去几年里所常见的通货紧缩。

最后,在中国与自己的邻国(如越南、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争夺低端的出口产业时,工资的上涨会导致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丧失吗?从短期来看,这还不至于过分令人担心。不过,站在长期的立场来看,我们却认为,中国迟早有一天会丧失在低端出口产品方面的竞争力――但这是一种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是发展成功而不是失败的标志。回顾过去的历史可以发现,东亚的其他经济体也走过了类似的历程,在工业化后期,它们都相继放弃了原来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而更多地转向电子和重化工业。

总的来说,最近以来的有关劳动力问题的议论实际上是一个象征,说明正常的经济规律在发挥作用了,中国大陆迈上了邻近的经济体在前些年所走过的路程。我们希望表达的是,工资的上升并不值得忧虑,反而是应该祝贺的事情。

上一篇:21世纪中国经济展望 下一篇:Apple iPod苹果iP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