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言 更要领会文化

时间:2022-01-28 12:49:16

学习语言 更要领会文化

摘要:学生学习英语常常是重视词汇、语法的掌握,表达时也是中国式的英语,其根本原因是缺乏英语文化的基础。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和语言意识的培养,对于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提出培养学生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文化意识;语言意识;培养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外国人讲中文时,由于不了解中国文化,闹出莫名其妙的笑话。虽然他们也按照中文的字面规范表达了意思,但是词不达意。例如,两人在吃饭时,出现Let's go Dutch.这样一句话,如果学生只是从语言的字面上来翻译,那么就会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但如果教师能根据这句话的来源、背景知识来引导学生,解释说这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AA制”,学生一下就明白了。在我国通常用鼠来比喻胆小的人,故有胆小如鼠的说法。而在英语中,则用兔来比喻胆小,因此该成语在英语中译为as timid as a rabbit。这就是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语言表达的差异。要全面去了解一个国家深厚的文化,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学习一种语言,具备主动的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却是必须的,只有把目标语的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学习,才有可能做到运用自如,避免因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各种表达误会。

一、语言意识与文化意识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语言意识不同于语感,语感更侧重于强调“语言经验”,而语言意识侧重于“角色转换”,以“洋腔洋调”来领悟语言和使用语言。如果学生具备了语言意识,则可以做到“换位思考”,从而提高用词的精确性和得体性,具备近似于目的语的词语选用能力,使他们的词语表达更加地道,避免出现中国式的英语。我们的学生询问别人姓名时,常说“What's your name?”,指着一本书问同学“What's this?”,像这些不能获得新信息或解决任何问题的交际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在海关或签证时才会问你“What's your name?”这类问题。而象下列这些问题更是英美人的禁忌语

What's your age?

How much do you make per month?

How much did that dress cost you?

Why don't you have children? Where were you last night?

How much do you weigh?

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

从表面上看,这些语句表达清楚,语法规范正确,似乎是活学活用课本知识,不能说不正确,但是这就是学生英语的通病,不懂得中西文化的差异,称为“正确的废话”,实际上,中国的国情可以问这些问题,而外国人是避而不谈的。

同样是狗(dog),汉语里那是个骂人词汇,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腿子”、“狗眼看人低”,而在英语里,狗却是人类忠实的朋友,Lucky dog是“幸运儿”的意思;人疲劳时可以用dog tired来形容;形容一个人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常用“老黄牛精神”,在英语里,则用“马”:work like a horse。同样,形容人健壮时,中国人说“健壮如牛”,而英语中却不用牛(ox), 而用as strong as a horse。形容一个人的饭量大时,中国人说“象猪一样能吃”;在英语中则说eat like a horse。

二、培养语言意识与文化意识的途径方法

学生对于英美文化了解得不多不深,应该利用各种机会与外国人交流对话,以增加英语的真实体验,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化的情感态度。

1.充分利用英语教材及课文进行“文化渗透”

教材是传播英语国家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在校生来说,教材中介绍的人物,名著,风景,风俗等内容是学习英语文化的主要材料。教师要紧抓教材,同时扩展延伸课外读物,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学习英语文化的空间。课文中的语篇大多选取英语国家的人们撰写的美文,这些文章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极好材料,因为它们富有“乡土气息”,语句表达、语意内涵都体现着文化信息。另外,课文的注解也是学生了解文化的一种渠道。注解经常对一些文化背景进行解释和说明,以方便学生理解。

2.推荐阅读文化作品,积累文化意识培养的素材资源

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国家民族的生活、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最生动最丰富的材料。所以要有计划地安排学生阅读一些有代表性的经典的英语国家的文学名著作品。可以先从简写本开始,从有英汉对照的读本开始,循序渐进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也可以推荐学生读一些英美国家的社会背景知识的经典著作,如《圣经》,《莎士比亚》等,使他们积累相关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提高文化鉴赏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广泛开发网络资源

互联网上的大部分信息是以英语作为媒介传输,为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知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生可以在国际网站找到笔友,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或参加网上用英语进行的交流活动,增强英语的表达能力,提高英语文化意识。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直接让学生观看英文版经典影片,如《音乐之声》(Sound of Music)、《哈里・波特》(Harry Potter)、泰坦尼克号(The Titanic)等,了解和学到许多与英语文化有关的语言交际的方法和手段,有利于正确认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提高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重要。文化意识的培养途径看似复杂、繁琐,但只要按照《标准》提出的有关要求,全面展开英语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就能使学生增强对西方文化的敏感性,提高英语文化意识,得体地运用英语语言,得心应手地开展交际活动,进入一种像使用母语一样熟练、自然、自如应用英语语言的境界,逐步把高中生培养和造就成一流的跨文化交际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琳,Simon Greenall. 英语《新标准》[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吕良环.《外语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3]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上一篇:开放思品课堂 彰显德育魅力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背诵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