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别样引导

时间:2022-01-25 10:23:06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别样引导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把综合性学习列为各学段的五大教学内容之一。该文在阐述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裨益及其个性化引导策略的基础上,以两个具体案例,就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别样引导作一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 引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就课程性质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语文课程与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紧密联系,其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除了课堂以外,课外也有无限广阔的时空。著名语文教育家张鸿苓先生在《语文教育学》中指出:“人们在语文课堂以外运用语言文字所进行的心理活动(内部语言)和生活、学习、工作等交流活动(外部语言),都是课外语文活动。”新课标也把综合性学习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为各学段的五大教学内容。鉴于综合性学习的重要地位,笔者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就引导初中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了别样的探索与实践。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裨益

新课标强调:“综合性学习应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即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都有所发展。除此以外,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以下三方面也是大有裨益的。

1.有效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所处的环境密切联系,从校内到校外,从家庭到社会,从群体到个体,从现实到网络,只要有语言文字运用的地方都可以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要挖掘和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转换语文教学方式,拓展语文教学内容,注重积累语文教学素材,为校本课程的建设打下基础。

2.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密切师生关系。

如果教师能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在与学生一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生坦诚交流,理解、引导、关心、支持学生,做学生的朋友、伙伴,把他们随意、盲目的课外活动引导到语文学习的轨道上来,则不仅能收获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还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喜爱,增进师生感情,密切师生关系,还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头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如果把初中生比作粗糙石头的话,教师则是那载歌载舞的温柔之水,教师不应生硬地命令、要求学生,而是要在他们粗糙的生活里融入关注和柔情,使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

3.在引导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实现因材施教。

宋代学者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学生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也都有着千差万别,因此学生在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从内容到方式都有很大差别,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也各不相同。针对学生的特点,作个性化的引导,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不但可以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还能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语文素养。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个性化引导策略

新课标强调:“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及终身学习语文打下基础。笔者认为,引导一般学生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非难事,关键是要让学生及其家长正确认识综合性学习活动对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而在引导特殊性格学生参与活动时,更要从提高能力和培养情感两方面着手。

1.对于活泼好动学生的引导。

很多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在课上即使能暂时管住他们的身体,却很难在课后改变他们的爱好。笔者从多和他们交心开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他们的课外活动因势利导到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来,在收获些许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例如可以通过看电影、玩游戏、逛网吧、运动、网聊、聚会、甚至是分析早恋等等,让他们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爱好,参与蕴涵丰富人文素养的不同类型活动。

2.对于“宅男宅女”的引导。

也有很多学生整日宅在家里,课余生活都在户内进行。户内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有限的,离不开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和言情、武侠等课外读物,这些课外活动本身蕴藏着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对此加以合理引导,使其语文化,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网络上有人流传这样的说法:玩一年的QQ远胜于学一年的语文。这种说法的正确性有待商榷,但对于整日以电脑为伴的同学,引导他们丰富自己的QQ签名、QQ空间、微博或博客等,也是极好的语文学习的机会。

三.引导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践案例及反思

【案例1】向某,女,小学六年级就开始早恋,家长年近半百,劝阻无果。青春期男女生随着第二性征和的发育,出现性好奇和接近异性的欲望虽然很正常,但这样的早恋冲动是不理智的,常会随着好奇心的满足而结束。恋爱中的人情绪是多变的,于是笔者引导她每天写“恋爱日记”。结果初二上学期的某一天,向某给我看了她前一天刚写的日记,其中总结了自己恋爱两年多的得与失,并表示自己已下决心要结束写这种日记的生活。恋爱日记,应该记下很多的美好,可却让过早恋爱的向某饱尝了个中苦涩,向某收获的不仅是抒写情感的能力,更学会了冷静思考、理清思绪,端正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反思】一些收不住心,总想往外跑的学生,他们无法静下心来梳理自己的情绪,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该不该做、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的问题,也许“逼”他们动笔是让他们安静下来认清自己的好办法,也是引导他们学语文的有效途径。爱运动的,可引导他们谈自己参与运动的心得体会,并带动班内、校内那些不喜欢运动的学生,或走向社区,宣传运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宣传活动,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喜欢网聊的,可选取适当的论题,让他们自行组织辩论,准备充分后自行推荐部分成员组成两支团队,进行现场辩论PK赛,以此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提高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喜欢看电影的,引导他们评论电影情节、人物、主题、经典对白等,把他们认为值得一看的电影推荐给同学,若进一步引导他们写观后感,则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喜欢聚餐的,引导他们说出自己不愿意回家吃饭的原因及选择美食的过程,并把性价比高的小吃推荐给同学,提高他们分析、比较和作出正确选择的能力;至于对那些早恋的同学,恋爱过程中的烦恼肯定比甜蜜多,引导他们写恋爱日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点滴情感写下来,以此来提高他们梳理思绪、表达情感、理智思考的能力,等等。

【案例2】周某某,成熟、内向、敏感、多疑,属于那种几乎足不出户的宅男。该生并不像他母亲所想的那样乖,在书房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电脑游戏和QQ聊天上。考虑到该生比其他同学要成熟,在班级的影响力也不小,于是笔者从合理引导他上网着手。首先请周同学帮忙利用家校路路通平台,每晚给班级全体同学发一次短信,提示回家作业。其次根据需要,适时给班级同学家长群发温馨提示、节日祝福等,比如提醒家长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时间,提醒家长及时督促、鼓励孩子认真学习,提醒家长督促孩子遵守交规、慎重交友等,具体内容由周某自行编辑,在QQ上发给教师过目,然后群发给家长。得到老师重用的周同学课外任务完成得很出色,后来笔者又把班级博客的管理工作移交给他,让他负责及时更新,并号召班级同学多多访问,发展人气。在笔者的鼓励、帮助、信任下,周某把老师额外增加的几项工作都完成得很出色,与此同时他的网络时间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打游戏少了,学习积极性高了,语文能力也有所提高,性格逐渐开朗起来。

【反思】对于课后整日与电视为伍的同学,可引导他们多看文艺、访谈、新闻类栏目,品味、点评主持人的台词,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节目所表现的人物的心路历程、美好品德中得到感染和触动,哪怕是只看电视剧或动画片等,也能从中受益。如此看电视的同时不仅完成了写作素材的积累,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熏陶,有益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对于专注于言情、武侠、漫画等课外读物的同学,则引导他们关注书中的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经典对白等,并进行及时的批注、摘录或点评。对于以网络为伍的同学,则更需要适时适度的正面引导,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用来为语文学习服务,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参考文献:

[1]张鸿苓.语文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28.

王丽,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中学教师。

上一篇:餐饮风投盛宴变“剩宴” 下一篇:国俗语义视角下的汉英习语及其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