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

时间:2022-08-03 01:26:20

提高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

内容摘要:应用文写作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但是,由于高职院校一味强调专业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以及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性质及职业院校的学生特点,导致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不高。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教学措施。

关键词:培养 高职学生 应用文写作能力 思考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经不在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新的形式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宗旨的教育,注重传授实用性知识及实践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由于应用文写作教学并不属于专业课教学,在高职院校强调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的大背景下,应用文写作作为大学语文这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虽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却处于边缘化状态,很难得到重视;即使在大学语文这门基础课程中也只是处于从属或附加的地位。这将使高职院校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被弱化。

一.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被弱化的原因

(一)脱离学生实际,过于强化专业实践技能训练

应用文写作的实践性很强。但是,由于应用文写作教学并不属于专业课教学,在高职院校强调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的大背景下,应用文写作作为大学语文这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虽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却处于边缘化状态,很难得到重视;即使在大学语文这门基础课程中也只是处于从属或附加的地位。这将使高职院校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被弱化。同时,高职院校在选择教材等方面却脱离实际。比如说在讲述具体文种的时候,理论性过强,本来学生就觉得公文距离他们很遥远,看课本又看不懂,就更增加了他们的厌烦情绪。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学方法的缺失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从事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教师往往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自身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应用文写作教育,更缺乏应有的应用文写作的实战经验,所以应用文写作部分的教学乏味无力,在教学中这部分内容往往是一晃而过,犹如蜻蜓点水一般,应付了事。由于应用文写作具有特定的对象、内容和形式,写作方式相对固定、规范,所以大部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讲讲写作格式和注意事项,给学生归纳几个条条框框,然后提供几篇范文,让学生生搬硬套。而学生认为应用文的文学性不强、枯燥乏味,觉得有些内容在中学阶段已学过,有些内容与己无关,学无所用,因此学得没劲,练习写作时也就是强迫自己依照范文鹦鹉学舌、依葫芦画瓢,应付了事。总之,应用文写作教学在高职院校基本处于“教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教无效,学无用”的状态。

正是上述原因,致使应用文写作在十分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高职院校里不受重视,处于十分尴尬和无奈的境地。致使应用文写作作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具有的一种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在十分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高职院校,处于十分尴尬和无奈的境地。如何改变应用文写作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这种尴尬地位和边缘化状态,是我们从事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教师所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二.对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着教师授课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的“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因此,要改变高职院校应用文教学边缘化的现状,就需要每一位从事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教师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做起:一是教师要潜心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并加强自身的写作实践。只有教师自身真正掌握了应用文写作的技能,才能将本领教给学生。二是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与应用文教学有关的师资培训,加强交流和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三是任课教师要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与学生同步练习、同甘共苦,增加实践的机会。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的“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二)根据专业的特点,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

在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许多教师在学生入学时以及日常交谈中经常对其进行文化课学习重要性的教育,帮助学生认清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但这仅仅是一些理性教育。学生还是缺乏感性认识。要真正使学生感受到文化基础课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就需要教师根据学校的性质和专业的特点帮助学生了解专业课的内容和特点,并发掘其与文化基础课间的联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的兴趣。

例如,我们在对计算机硬件与外设专业学生讲授“文案策划”这一应用文文体时,先指导学生了解文案策划的特点;然后让他们通过网络等方式收集相关的文案策划书案例,再按文案策划的特点进行分析评价,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最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利用老师提供的素材,设计一个文案策划书。结果证明,通过“学习理论――收集范例――评价分析――设计作品”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但对应用文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掌握,而且直接感受到应用文在专业课中的实用价值。这样,不仅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浓厚了,而且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也有所提高。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如果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就会尽力求索、知难而上,就会视学习为乐事。既然兴趣对学习者来说如此重要,那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尤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很有用”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指出的“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要教会学生写应用文,就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可是,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照本宣科,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也很难使他们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用途,这甚至使本来准备认真学习的学生也产生了厌倦心理。所以,应用文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应用文写作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间确实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刘畅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瓶颈及突破 中国成人教育2009(10):113.

[2]王前新 高职教育的发展与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研究 2004.3.

刘榴,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师。

上一篇: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素 下一篇:纺机:把握困境中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