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情感与自信心的培养方式漫谈

时间:2022-01-22 01:08:42

初中数学情感与自信心的培养方式漫谈

摘 要:对数学的情感和自信心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科的看法所引起的心理状态,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产生情感才能引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情感和自信心是相辅相成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将数学情感和自信心的培养作为重点内容。下面,本文将就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情感和自信心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感;自信心;培养

初中数学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数学知识讲解给学生,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情感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新课改的要求中提出让教师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要全面发展学生,对此,本人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将决定人的一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对学习感到厌烦,尤其是对数学更是失去了学习兴趣,不认真听讲,从而导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针对这一现象,就要要求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在学习上有着良好的学习动机,就对激发出对学习强烈的欲望。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多向学生介绍世上的伟大数学家,从而让他们以数学家为榜样,积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动力,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的相关理念;二、有坚持不懈的学习意志。如果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一旦遇到那种比较困难的题目,就对学习失去信心,这说明他没有顽强的意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自觉克服学习中的障碍,积极面对数学所带来的新的挑战;三、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兴趣。一个人要想达到自己的预定目标,就要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学习也是一样,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将情感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科的相关特点来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教师可以通过对伟大数学家的故事讲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比如小组讨论,才艺展示等,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始终对数学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进一步达到教学目标。

三、培养学生自信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一定程度上从那种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放下自己的教师架子,给学生一个活跃的、平等交流的课堂,在过程中和学生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去进行数学的探索,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因此,教师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势。正所谓:“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学生都各个有着自己的特长,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有些学的数学成绩很差,甚至连最基本的知识都不会,这就会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出现学生进度跟不上的问题,所以,在数学讲授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来进行教学大纲的制定,要做到确保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都保持一致的进行新知识的讲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那些学习基础不稳定的学生,教师只需要让他们会做简单的题就好,比如,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的代入消元法课题讲解时,可以向学生讲这样的例子:七年级一班与二班的同学去植树,结束以后调查发现,两个班一共值了57棵树,而且一班还比二班多值五棵,问两班各值了多少棵?通过题目中可以找到等量关系:一班+二班=57,二班+5=一班,因此就会根据假设的不同出现两种解法:解法一、x+(x+5)=57,解法二、x+y=57,x-y=5,根据这两种解法观察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解这道题时,教师只需要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写出方程式即可,这样会让他们认为这道题很简单,从而激发出他们进一步探讨的兴趣。又或者在他们好的科目上下功夫,比如数学差的语文成绩好,那就在教学过程中用语文的讲课方法来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这样不仅可以让那些学生接受数学,还能促进他们语文的积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过程中的自信心,促使其成绩逐渐提高。

2、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安排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积极思考相关问题,从而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研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直到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问题的发现、分析并解决,让学生亲自去感受数学的魅力。由于数学看起来比较复杂,许多学生会其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那种一步到位的教学方法,可以尝试采用“小目标,多鼓励”的形式进行教学。

3、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数学学习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磨掉学生的自信心,产生挫败感,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克服这种心理,要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并且还要针对他们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同时,对于那种基础差的学生要经常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还要格外注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促进他们对数学本身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结语:

总之,要想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自信心,就要在一定程度上下功夫,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从而培养他们的情感和信心。同时,通过对上述的系列描述,也想要告诉其他教育人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会创新,让自己不断奋斗在教育前线,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蒋继春.初中数学学习中情感与自信心的培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7)

[2] 李军.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学生情感与自信心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35)

[3] 李军.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情感与自信心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2(07)

[4] 连金崽.初中数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和自信心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16)

上一篇:浅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有效提问的认识 下一篇:浅谈构建初中思想品德课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